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聚焦数据安全议题,引发与会者深度探讨。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各行各业的普及应用,其潜在的安全风险正呈现出日益复杂的复合型特征。行业专家指出,即便是看似普通的图片、文字等数据,经过AI模型的深度处理后,可能被轻易解析出个人身份信息、社交关系网络等高度敏感的内容,为隐私泄露埋下隐患。
网络安全领域权威专家进一步强调,AI大模型的安全防护体系需从数据安全、基础设施安全以及模型算法安全三大维度协同构建。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个人数据的潜在风险最为突出。以常见的合影照片为例,若未经处理便上传至云端,人像识别技术很可能从中提取出每个人的身份特征,进而被不法分子用于精准诈骗或身份盗用等恶意行为。
央视新闻平台特别提醒广大网民,应自觉规避在社交网络平台发布含个人隐私信息的图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火车票票面、身份证件照片以及带有地理位置标记的图片等。同时建议,在分享家庭老照片或涉及未成年人影像资料时,务必隐去姓名等直接识别信息,以最大限度降低隐私泄露风险。面对AI技术日益增强的隐私窃取能力,每一位网民都应提升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基本的数据保护方法,共同构筑智能时代的安全屏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