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标志着炎热夏季的逐渐退场,凉爽秋季的正式登场。立秋时节,气候由热转凉,人体生理也随之发生微妙变化,因此饮食调理显得尤为重要。民间流传着”立秋四不吃”的说法,提醒我们在这个季节调整饮食结构,以适应身体的转变。
立秋进补”四不吃”包括:不吃生冷海鲜。夏季残留的寒气容易与海鲜中的寒性相叠加,损伤脾胃阳气;不吃寒凉瓜果。西瓜、甜瓜等寒凉水果虽解暑,但立秋后食用会加重体内寒气;不吃辛辣燥热。辣椒、花椒等辛辣食物会助长体内火气,与秋季干燥气候形成双重负担;不吃肥腻厚味。油腻食物难以消化,容易积滞体内,影响脾胃功能。
秋季气候干燥,昼夜温差逐渐增大,虽然夜晚凉爽,但白天气温仍较高。此时饮食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为原则,选择”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推荐食物包括:茭白清热解暑,南瓜润肺止咳,莲子养心安神,桂圆补益心脾,黑芝麻滋养肝肾,红枣补血益气,核桃强健筋骨。这些食材性质平和,既能补充营养,又不会给身体带来负担。
立秋作为由热转凉的转折节气,也是人体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秋季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主,帮助身体适应气候变化。推荐滋阴润肺的食物有:银耳滋阴润肺,百合清心安神,蜂蜜润燥止咳,豆浆养胃生津,木耳补血润肠。这些食材能够有效缓解秋季干燥带来的不适,维护身体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立秋后办公室空调依然普遍使用,人们在享受清凉的同时也容易患上空调病。尤其在立秋后,早晚温差较大,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腹痛、吐泻、伤风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状。建议空调使用不宜过度,早晚天气转凉时应适当调高温度;夜间睡眠时最好关闭空调或仅开启除湿模式,既能保持舒适,又能预防空调病。身体虚弱者可在办公室备一件薄外套,随时调节体温,保护身体不受凉。通过合理饮食和科学防护,我们可以顺利度过立秋这一重要节气,为健康秋季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