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的崛起正悄然重塑全球生产力格局,这一观点由以悲观著称的「末日博士」经济学家Nouriel Roubini颠覆性提出。这位素来预测经济危机的权威人士出人意料地表示,AI技术正蓄势待发,将释放出惊人的长期生产力红利。Roubini指出:「尽管我们不断谈论技术创新、机器学习、自动化等概念,但这些创新并未在整体生产力数据中体现。美国生产率增长长期停滞在1%左右,甚至出现下滑。但未来十年,我们将见证生产力的显著飞跃,我坚信技术进步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增长机遇。」
本周内发生的两件大事生动印证了AI的经济潜力。麦肯锡最新研究揭示了生成式AI的巨大价值,该技术可应用于16个业务领域,预计每年能创造2.6万亿至4.4万亿美元的经济效益。研究显示,生成式AI能够胜任超过2100项具体工作,包括跨部门协作等复杂任务。麦肯锡专家强调:「这项技术将重新定义工作本质,通过自动化60%-70%的常规工作活动,大幅提升员工效能。当前AI与其他技术的结合,正逐步实现工作流程的智能化转型。」
在商业实践层面,软件巨头Salesforce推出了革命性的GPT企业产品,旨在全面提升企业生产力。该公司在纽约投资者日上正式发布「AI Cloud」平台,该平台能帮助营销人员自动生成个性化客户内容,并支持开发人员实现代码自动生成等应用场景。Salesforce还展示了即将在协作平台Slack中上线的新AI功能。公司CEO Marc Benioff表示:「我们经历了云计算、社交媒体、移动技术等多次技术浪潮,但AI带来的变革将是前所未有的。它不仅将推动行业创新,更将产生深远的经济积极效应。」
然而,专家们也提醒AI发展存在滞后效应。Roubini警告称:「AI的影响不会立竿见影,未来两三年内仅靠AI技术难以实现经济增长激增。从中长期看,技术反而可能引发通缩压力。在看到AI真正促进增长、抑制通胀之前,我们可能面临长达十年的滞胀期。」高盛的最新预测显示,生成式AI将在未来十年内自动化全球约3亿个工作岗位,引发就业结构深刻变革。但该机构同时指出,尽管短期内会出现就业调整,10年后美国劳动生产率仍将提升1.5%,全球GDP有望增长7%。这一预测与Roubini形成有趣对比,揭示了AI发展过程中的复杂经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