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着30多度的高温,“立秋”却以水灵灵的姿态悄然而至!自2020年“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成为流行风尚以来,无数年轻人纷纷加入打卡行列。历经六年,“秋一杯”热度非但没有消退,反而演变为全新的“互联网赛博习俗”。今年更是创下疯狂纪录——有网友感慨,方圆十里内无论是店内还是店外,全是忙碌的外卖小哥,点一杯奶茶竟需等待四个小时!店内订单如“瀑布”般倾泻而出,店员根本无暇核对,贴错标签、拿错单子的状况屡见不鲜。这种“无心插柳”的失误,却意外点燃了网友们的晒单热情。毕竟每一杯“错版奶茶”都堪称限定隐藏款,带来的惊喜与愉悦感简直爆棚。更有硬核外卖小哥亲自上阵,不仅抢单配送,还挽起袖子现场摇奶茶,场面十分火爆。
这场盛况的背后,主要有两大推手。首先,三大外卖平台纷纷“放大招”,推出各种免单福利,刺激消费欲望。其次,茶饮品牌也各显神通,益禾堂买奶茶送黄金,茶百道抽奖送汽车……而作为“秋一杯”上届的优胜者瑞幸,立秋当天更是豪销2000万杯!店员在线“直播”称,已堆满400多单,咖啡机与人都“燃”起来了!已拿到奶茶的网友纷纷晒图,表示第一口可以等,但朋友圈必须马上更新!
其实,对于主营咖啡的瑞幸而言,在“秋一杯”话题中并无太多先天优势。然而,它却巧妙把握契机,在竞争激烈的节点中脱颖而出,将节点营销升级为年度级营销事件。下面,我们就来剖析瑞幸的“突围”策略,看看有哪些值得借鉴的思路。
### 产品顺“时”而为,用限定风味拉满仪式感
在大多数国人的认知里,桂花是秋天的专属感官记忆。只要桂花香飘四溢,便知秋天已至。瑞幸敏锐捕捉到这一时机,主推的鲜萃轻轻桂花和金桂花香拿铁,都围绕“桂花”这一季节风味展开。消费者喜爱桂花味产品,一方面源于其清香独特的口感,另一方面则因为这类产品自带“当季限定”“一期一会”的时令光环,充满稀缺感。更值得一提的是,瑞幸在季节限定的基础上,还加入了产地限定——所有产品均采用中国桂花之乡咸宁的金桂,双重稀缺的叠加,让这次“秋一杯”的吸引力直接拉满,错过真要等一年!
### 联名顺“势”而为,在“共情”中激发购买欲
素有“联名狂魔”之称的瑞幸,这次将“秋天的第一杯”与热门IP《浪浪山小妖怪》联名。这部脱胎自《小妖怪夏天》的电影,虽未延续前作故事,却讲述了四只小妖化身假冒版唐僧师徒踏上取经之路的喜剧故事。影片以轻松幽默的外壳包裹着打工人共情内核,口碑在各大平台表现优异。瑞幸的联名策略尤为巧妙,精准捕捉了观众对几个小妖的“意难平”。例如,电影中四只小妖没有正式名字,被打回原形时也让不少观众感到失落。瑞幸顺势而为,推出杯套等周边,将小妖们的形象融入其中,并用“华容道”周边暗喻他们能勇闯难关。此外,与秋日场景完美融合的纸袋,也展现了四小只安静赏秋的画面,这些细节成功吸引了电影粉丝。
### 玩转“玄学”营销,赋予饮品更多社交属性
更关键的是,瑞幸不仅承接了电影传递的情绪,还在职场焦虑、生活压力的共情基础上,找到了与消费者沟通的“支点”——围绕“诸邪退散”“大富大贵”展开互动,为“秋一杯”注入更多意义。例如,瑞幸借小猪妖之口喊出“桂花开道,诛邪退散”,直白传递转运心理;而“大富大贵”则巧妙化用“桂花饮品+小食大福”的谐音双关。这些情感引导不仅让每一口奶茶都成为秋日好运的加持,更赋予了产品丰富的社交属性,使其成为传递祝福的最佳媒介。
### 写在最后
不难发现,瑞幸应对“秋一杯”的策略并非简单的节点借势,而是一场高度协同的“系统化作战”。在产品力层面,瑞幸锚定具有节令属性的原材料,如桂花、荔枝、杨梅等,用稀缺性更强的产品提升消费者仪式感。同时,“咖啡+非咖”的双线布局,降低了消费者的选择门槛,无论年龄或时段,都能找到合适的产品。在IP选择上,瑞幸敏锐捕捉当季话题黑马,如《浪浪山小妖怪》中的小猪妖,并通过联名周边传递IP情绪,唤起消费者共鸣。在社交价值上,瑞幸用各种方式赋予饮品“情绪价值”,将其转化为社交货币,让产品成为传递美好祝愿的载体,成为节日表达情感的优选。正是产品、IP和社交价值的协同发力,让瑞幸在“秋一杯”及214、520、38节等关键营销节点持续领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