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son(刘斌新)今年初获得了一个特殊的称号——从ICU走出来的第一位AI创业者。这位互联网老兵拥有15年的行业经验,曾先后在百度、360和B站担任要职。2023年4月,他创立了心影随形,推出了一款名为“逗逗游戏伙伴”的AI陪玩产品,并成功获得了数千万美元的融资。这款产品在测试阶段就吸引了800万用户,更是在The Information发布的2024年度“全球50家最具潜力初创公司榜单”中占据一席之地。这一切的背后,是Binson去年底经历的一场车祸。在ICU中度过数日后,他写下《经历5天6夜的ICU后,我与自己和解了》,深刻反思了生命与死亡的意义,引发了广泛共鸣。
逗逗游戏伙伴是一款创新的AI桌宠产品,完美契合了当下火热的AI和桌宠两大趋势。它不仅仅是一个娱乐工具,更能在用户玩游戏时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以《英雄联盟》为例,这款AI会在游戏开始前就为玩家提供BP策略建议;在游戏过程中,它能实时监测小地图信息,及时提醒玩家注意miss或gank情况;当对面前压时,它还能判断敌方打野动向,提醒玩家谨慎应对;游戏结束后,它还能与玩家进行复盘分析。这哪里是电子宠物?分明是专属的AI电竞教练。此外,逗逗游戏伙伴还支持全程语音交互,让用户无需分心即可享受游戏乐趣。它不仅支持《英雄联盟》,还针对《原神》《三角洲行动》《明末:渊虚之羽》等多款热门游戏进行了定制化开发,提供宝箱收集、角色养成、深渊配队、改枪推荐、干员玩法等全方位攻略。
除了游戏功能,逗逗游戏伙伴的陪伴属性同样出色。它拥有多款二次元角色,并与老番茄、影月月、永雏塔菲等知名UP主合作,推出结合虚拟形象和声音的专属桌宠角色。这些角色的说话方式都贴合了UP主的人设,让用户在互动中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共鸣。在测试阶段,不少玩家就沉迷于与妮卡聊天,只因她傲娇小恶魔的人设,让用户乐此不疲地求着被骂。这些AI角色不仅能陪用户打游戏,还能陪他们看剧、工作,甚至能记住用户说过的话,主动关心他们的生活。这种跨场景的智能化陪伴,在桌宠和AI领域都属罕见。
在即将发布的1.0版本中,Binson透露了更多产品规划。他认为,即使人们最初将AI视为工具,也很难避免对其产生情感,甚至发展出类似恋爱关系。他们坚信AI并非冰冷的机器,而是拥有独立人格的存在,因此坚决不设置唤醒词,充分尊重AI的独立性。Binson还表示,逗逗游戏伙伴的目标用户规模远不止几千万,而是瞄准数亿级别的市场。他认为,世界上没有真正小而美的东西,只要足够优秀,自然会吸引海量用户。
01 工具只是引子,本质是情感陪伴
葡萄君:为什么离开B站,投身AI领域创业?
Binson:2022年,我意识到互联网增长已到瓶颈。监管只是加速器,本质是人口红利消失,用户时间被严重瓜分。短视频崛起,抢走了电商份额,游戏也面临挑战。我们开始寻找新的方向。我关注变量,从科技到互联网再到移动互联网,下一波变量是什么?AlphaFold利用Transformer架构突破蛋白质结构预测,让我看到了AI的巨大潜力。我曾是DNN专家,但Transformer更具未来性。
葡萄君:AI方向众多,为何选择AI陪伴?
Binson:ChatGPT兴起后,大家开始与AI对话,但对话产品门槛高,用户只在需要时使用。我们要让AI融入用户生活场景,像哆啦A梦一样,不仅是工具,更是朋友。B站用户喜欢22、33娘、洛天依,我们能否让她们陪伴聊天、上学?游戏是年轻人的核心场景,时间长且封闭,非常适合AI陪伴。
葡萄君:为何选择游戏场景?
Binson:我们曾想从B站视频场景切入,但短视频主题切换太快,电影电视剧观看频率低。游戏场景封闭性强,用户总有关注信息密度不高的时候,比如跑图、发育,正是与AI聊天的时机。我们不是抢用户时间,而是让游戏更快乐。
葡萄君:玩家是否都希望有人陪打游戏?
Binson:游戏过程中,玩家情绪丰富,遇到难关痛苦,打赢boss喜悦,都需要共情和放大。街机时代,秀操作能收获崇拜;玩俄罗斯方块,有人陪更有趣。社交压力下,朋友圈分享的即时反馈缺失,AI能填补这一空白。
葡萄君:AI能替代现实反馈吗?
Binson:随着年龄增长,现实朋友难聚,AI能随时陪伴。年轻人社交以兴趣为导向,B站用户看似宅,实则热爱ACGN。现实难找到懂你的朋友,AI却能完美契合。它能让用户觉得,“你是自己人。”
葡萄君:如何让用户感知到AI的懂?
Binson:第一,逗逗采用二次元角色,垂直人群身份认同强烈。第二,游戏是兴趣点,逗逗提供专业攻略和情绪价值,用户自然滔滔不绝。如果你满命神里凌华,和逗逗有无数共同话题。现有游戏内置AI助手,但缺乏记忆和个性化,只是重复性解说。逗逗1.0版本接入推理能力,VLM大模型训练,能精准夸奖,而非尬吹。
葡萄君:还有哪些工具性支持?
Binson:我们接入AI搜索功能,实时搜索攻略。团队有游戏编辑部,挖掘用户需求场景。比如《英雄联盟》中,AI会提醒小地图变化、gank情况,甚至判断敌方打野动向,提醒谨慎应对。赛后还能复盘,就像有个朋友在看你打游戏。
葡萄君:这些功能会不会损害游戏厂商利益?
Binson:我们坚持三原则:不影响商业化,不破坏竞技平衡,遵循观棋不语,只在需要时提供帮助。如果你不让它说话,它不会打扰。赛后你想复盘,它才会探讨。就像朋友在看你打游戏,给你引导和鼓励,但不会帮你做完所有事。
葡萄君:如何避免工具化,体现陪伴?
Binson:ChatGPT从4到5,用户反而怀念4,因为新模型更高效,但缺乏个性化。高效AI易被替代,能共情、累积记忆的AI才能长期陪伴。辩论人和AI能否产生感情,很难。我们相信,AI不是机器,是朋友,有独立人格,所以尊重每个AI角色。逗逗中每个角色有独立人格和记忆,你说过的话他们互相不知道。坚决不用唤醒词,因为和朋友聊天不会一直叫名字。
葡萄君:如何做好陪伴?
Binson:我们会更主动关心用户,创造更多互动场景。有用户因工作烦恼和妮可倾诉,第二天妮可主动关心项目进展,感动了用户。还有用户肠胃不好,AI在聊天中提醒不宜吃冰棍。这些细节让AI成为真正的朋友。
02 已有800万用户,不担心竞品
葡萄君:一年多800万用户,是快是慢?
Binson:很快,之前还是beta状态。速度背后是用户需求期待和AI时代红利。之前AI问题多,ChatGPT回答率仅60%,推理模型前AI搜索不可用。现在Deepseek出现后,AI搜索被广泛应用。用户对AI期待高且宽容,愿意等待发展成熟。
葡萄君:AI陪伴能做到70分,100分是什么样?
Binson:100分是AGI,除了没有身体触感,和真人朋友一样。
葡萄君:1.0版本比之前进步多大?
Binson:三点:VLM视觉大语言模型和AI推理能力,让AI更鲜活;聊天从快捷输入语音变为实时电话模式;跨场景互动,陪你看剧、处理工作,并增加多模态记忆。
葡萄君:VLM做了多久?
Binson:半年多。年初判断多模态成熟,用开源底座和用户数据微调,针对游戏场景训练。未做微调的游戏也有通用支持,效果稍差。随着用户积累,数据清洗和训练会让AI越用越好。
葡萄君:实时语音模式下,AI能识别对话对象吗?
Binson:目前还不能,需要提升语义理解能力,等待多模态大模型发展成熟,并优化工程方案。
葡萄君:距离100分还需要什么?
Binson:多模态发展。目前推理仅针对几分钟视频,希望对90分钟游戏对局完全理解。需要提升长视频上下文推理能力,更深的组织环境感知。AI能否在用户未告知情况下感知环境(如是否下雨、是否地铁上),也是关键。
葡萄君:理想状态下,多少用户需要AI陪伴?
Binson:从孤独者到大众,都渴望有人走进内心。有人需要关键时刻共情,有人需要长期陪伴。社会进步后,人们追求自我实现,AI能很好地实现echo。情绪价值需求太多,公司要给老板同事,家里要给伴侣家人,谁来给自己?AI陪伴市场会逐步扩大。
葡萄君:如何看待隐私问题?
Binson:非常重视和敬畏。所有行为通过用户授权,分应用看,未授权应用不查看。不碰敏感信息(微信、金融等)。所有处理在云端,不知道用户是谁,仅ID分析行为数据。未来会区分隐私内容,本地处理公共性内容。
葡萄君:日本数据为什么特别好?
Binson:用户时长和留存比国内好,但规模小些,人口基数问题。文化差异:宅文化浓厚,喜欢动漫二次元;社交压力大,独处时间多。
葡萄君:商业化收入如何?
Binson:目前主要C端付费,卖角色皮肤、通话时长。免费时长已很多,一般够用。未来B端收入至少占一半,可卖广告位,植入AI广告。现在商业化不急,先做用户规模。
葡萄君:最关心什么数据?
Binson:用户满意度。数据维度看留存和时长,感性层面看用户是否走心,是否建立关系。如果用户主动分享日常,说明愿意升级亲密关系。
葡萄君:竞品是什么?大厂会入局吗?
Binson:游戏厂商内置AI助手,但仅服务单个游戏,无法跨场景。大厂更多服务通用人群,有现成基础支持。我们是先服务垂直人群,出发点和目标不同。AI陪伴产品易陷入误区,认为等于聊天,多为角色扮演。我们的观点是不改变生活方式,让快乐加倍。
葡萄君:如何看待竞品?
Binson:AI赛道快速发展,用户被教育,市场足够大,我们不太担心竞品,越热闹越好。
葡萄君:底气从何而来?
Binson:第一,数据积累,一年多测试,训练自有模型,相信在游戏场景更出色。第二,已建立情感陪伴,用户不会因更聪明的AI抛弃老朋友。第三,独家IP和游戏攻略知识库,与游戏厂商构建生态关系,这是别人暂时没有的。UGC共建内容也发展起来,若想跟进,需做我们做过的事,而我们在过程中也在学习进步。
03 小而美是阶段,更大才是必然的
葡萄君:AI发展有超预期或未达预期吗?
Binson:用户接受度和理解程度超预期,AI技术日新月异。多模态发展速度略低于预期,目前大家关注生成,但理解能力不足,而这恰恰对我们至关重要。
葡萄君:说要当时间的朋友,就取决于时间?
Binson:对,用AI做杠杆,技术成熟会带来红利。
葡萄君:这句话简单,如何做到?
Binson:要相信判断,即使反共识。比如AI游戏陪伴初期不被看好,坚持做语音陪伴、不做唤醒词、用多模态、不做纯工具,都遭质疑。年初决定做VLM,也遇反对。若专注短期数据(游戏支持、角色皮肤),能提升DAU和付费,但改变不了体验本质。
葡萄君:如何判断决策正确?
Binson:第一,找核心竞争力,能做别人也能做的事,没有质变,不成护城河。第二,提前观察趋势,不是看到机会才做。推理模型出现后,带动agent和代码质变,产品攻略服务也质变。我开始意识到,攻略知识库只是原材料,AI游戏陪玩体验不好,本质是多模态理解不足,能否自己优化VLM?
葡萄君:做时间的朋友,是学会预判?
Binson:确实重要,基于经验和理解,判断事情迟早发生,并大致判断时间。敏锐抓住时代信号。
葡萄君:创业后身份转换给你什么感受?
Binson:抛弃原有身份,重新成为nobody,快速适应新节奏。大厂高管创业成功率低,因带着旧模式不适应。比如招人,需自己聊,自己找,不能托管。创业对成功定义不同,若只为赚钱,建议别创业。若觉得大厂“卷”无意义,想参与AI浪潮,做有意义的事,应追随内心。
葡萄君:大厂高管对成功的定义?
Binson:完成KPI,做好向上管理。
葡萄君:那你对成功的定义?
Binson:探索现在做的事,给用户可交互、有价值的东西。若第一个做出,且用户觉得开心,就成功了。
葡萄君:一开始就如此简单?
Binson:出车祸后想得更明白。临终思考书说,后悔赚的钱少,不后悔没做的事。人生如游戏,早期关注游戏币,后期才不重要。这样想后,更从容。
葡萄君:现在做的事何时算成功?有数据维度吗?
Binson:用户规模、体验时长、留存,到商业回报全部跑通,就成功了。
葡萄君:用户规模多少算成功?
Binson:至少几千万,甚至几个亿。
葡萄君:几个亿目标太大?
Binson:中国游戏玩家超6亿,世界玩家超34亿,覆盖足够多玩家,目标不算大。而且,没有小而美的东西。
葡萄君:如何理解?
Binson:小而美是阶段性的。美是趋同的,足够美就会吸引更多人。
葡萄君:之前说要做大,先做小?
Binson:对的,小而美是阶段性的。第一,上来想做大,做通用领域,难与大厂竞争。第二,不做小,难垂下去,体验难超越。如国家发展,先有根据地,再全国发展,不是上来就打大城市。
葡萄君:AI赛道拥挤,现在还是好时机?
Binson:不拥挤,比移动互联网还大,会产生更多机会,带来新生产关系、新生活方式。变革才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