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1日,中国北方重要的对外开放门户——天津临港综合保税区迎来重大进展,正式通过国家验收。在这一历史性时刻,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制造基地作为核心项目成功纳入该保税区范围,标志着中国海油在高端海洋装备制造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作为中国海油首个获批进入综合保税区的建造场地,该基地的落成不仅将极大提升企业海洋工程装备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更将为”蓝色能源”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此次验收通过,意味着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制造基地正式获得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全部功能,未来可享受关税减免、税收优惠等政策红利。作为国家级的战略布局,该基地的保税区定位,将为企业构建起高效畅通的进出口通道。通过整合全球供应链资源,基地能够实现原材料、设备部件的快速通关,同时大幅缩短产品出口周期,预计可将供应链效率提升30%以上。这种制度创新将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增强中国海油在全球海洋工程市场的价格优势。
从产业升级角度看,天津智能制造基地的保税区升级具有多重意义。一方面,它将推动海油工程从传统装备制造向智能化、模块化生产转型,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集群;另一方面,通过保税区政策支持,基地有望吸引更多国际高端制造企业入驻,构建起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生态。据测算,未来五年内,该基地有望带动区域相关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创造上万个高质量就业岗位,成为天津港乃至京津冀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这一战略支点将为中国海洋工程装备走向全球市场开辟全新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