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贵州贵阳黔灵山公园发生一起令人瞠目的事件,一位老年市民竟在公园内公然给野生猕猴喂食白酒,这一荒唐行为迅速引发社会关注。据现场目击者描述,老人手持一瓶已开启的白酒,将酒液直接送到猕猴嘴边,一边喂食还一边戏谑地夸赞猴子的”酒量”,其行为极具挑衅性。更令人咋舌的是,一位男子竟跟随其后,掏出一包槟榔试图”招待”猴群,两人的异样举动引得围观群众纷纷侧目,有人拍照有人摇头,现场气氛十分诡异。
针对这一事件,黔灵山公园管理处迅速作出回应。工作人员表示将立即展开全面调查,并已启动影像资料采集程序,将相关证据完整移交林业部门依法处理。同时强调,猕猴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生存环境不容破坏。公园方面重申,严禁游客投喂野生动物,尤其禁止喂食酒精类饮品,一旦发现此类行为,管理人员将立即上前制止并予以教育。工作人员呼吁广大市民,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切勿因一时好奇而酿成不可挽回的生态事件。
在短视频平台上搜索发现,类似喂食野生动物的案例屡见不鲜。更有趣的是,部分猴群已展现出惊人的”酒文化”,不仅能够自行开启酒瓶,甚至能豪饮两瓶而不倒,堪称”酒仙猴”。这一现象背后,其实有着科学的解释。研究表明,猴子的肝脏中确实存在与人类相似的酒精代谢酶,如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理论上可以将酒精分解为乙醛再转化为无害乙酸排出体外。然而,与人类相比,猴子的酒精代谢效率低得多,醉酒和酒精中毒的概率显著更高,过量饮酒可能对其神经系统造成永久性损伤。
更值得警惕的是,酒精会严重改变猴子的行为模式。摄入酒精后,猕猴会变得异常亢奋甚至狂躁,攻击性大幅增强。近年来,因游客投喂导致人猴冲突的事件频发,轻则抢夺食物抓伤游客,重则可能引发更严重的伤害事故。专家提醒,野生动物与人类的生活环境截然不同,任何看似友好的投喂行为都可能扰乱其自然习性和生态平衡。保护野生动物的正确方式是保持距离观察,欣赏它们在自然状态下的真实面貌,切不可因一时兴起而破坏生态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