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3 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正式审议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法规将于 2023 年 8 月 15 日起正式施行。作为一部全面规范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关键文件,《办法》从大模型发展原则、技术治理、服务规范、监管责任及法律责任等多个维度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积极鼓励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领域的创新应用。在此政策背景下,三六零、百度、阿里巴巴等国内大模型领域的头部企业有望迎来新一轮高速发展期。
对于《办法》的出台,360 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表达了高度赞赏。他认为,《办法》的制定充分体现了有关部门对科技创新的鼓励和支持,为科技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政策保障和发展信心。他指出,《办法》不仅清晰界定了大模型技术的适用边界,有效规范了公众服务领域的应用,也为组织机构的研发和商业化应用提供了有力指导。当前,产业数字化已成为国家战略核心,大模型技术作为工业革命级别的生产力工具,应着力赋能传统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周鸿祎强调,大模型技术的真正发展机遇将集中在企业级市场,包括各类组织机构、政府部门及城市级应用场景,而《办法》的出台也表明国家对此类场景的研发与落地将给予大力支持。
一直以来,我国始终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的原则,在大力推动自主创新的同时,《办法》特别强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必须依法承担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的责任,切实履行网络信息安全义务。周鸿祎对此深表认同,他指出大模型技术如同“双刃剑”,在大幅提升生产力的同时,也伴随着数据安全、算法安全以及“幻觉”等带来的内容安全隐患等风险。
据悉,360 公司已对 OpenAI、微软、谷歌等国际知名企业的大模型技术进行了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评估结果显示,主流大模型普遍存在提示注入攻击等安全风险,可能被用于生成恶意代码、钓鱼邮件或漏洞利用程序等,存在显著的安全隐患。作为全球领先的数字安全企业,360 在人工智能安全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实力,涵盖框架安全、模型安全及生成式AI安全等多个层面。公司已累计发现并报告主流AI框架漏洞超过 200 个,影响终端设备数量超过 40 亿台。基于此,360 首次提出并建立了大模型安全风险评估体系“AISE”。周鸿祎表示,“加强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安全向善、可信可控,是创新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 360 持续攻关的核心方向。”
作为国内大模型行业的领军企业,360 提出了“两翼齐飞”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战略,即在持续突破核心技术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场景优势,积极抢占大模型商业化与场景化落地的先机。周鸿祎预测,大模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将呈现企业化、行业化、垂直化、小型化及专有化等特点,未来每个城市、政府部门和企业都将拥有专属的大模型系统。为此,360 已成功推出企业级AI大模型解决方案,并在税务、企业服务等关键行业率先实现落地应用,显著提升了生产力水平。在政策与市场双重利好因素的推动下,360 有望在未来进一步把握企业级AI大模型市场的爆发机遇,实现更大规模的发展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