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市场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各路玩家纷纷亮出看家本领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连线出行(ID:lianxianchuxing),作者:王慧莹 ,编辑:子夜,微新创想经授权转载。在本地生活这片巨大的蛋糕面前,外卖市场再次掀起腥风血雨。继抖音高调入局后,微信也通过小程序试水,两大巨头搅动市场格局。7月8日,据亿邦动力报道,微信旗下小程序外卖项目“门店快送”将在12个城市上线,覆盖北京、上海、成都、重庆等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知情人士透露,微信近期加速扩张步伐,密集招商连锁门店及前置仓商家,计划8月开启第三批城市运营。
早在今年2月,微信便在深圳、广州内测“门店快送”,合作商家包括肯德基、喜茶等知名品牌。微信的入局策略颇具深意——通过高知名度品牌背书,快速积累用户信任。但腾讯官方明确表示,此举仅为帮助消费者发现附近小程序商家,具体履约仍由商家负责。微信更像是一个流量入口,将商家汇聚至“门店快送”小程序,测试期内更承诺不收取平台抽佣,并承诺提供千亿级流量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微信在履约配送环节选择了“轻运营”模式,与顺丰、达达等第三方合作。这种模式虽能快速切入市场,但在运费和时效上与美团、饿了么的自建体系存在差距。外卖业务本质上是重资产运营,需要完善的配送体系和成千上万的商家支撑,绝非一日之功。
抖音外卖同样面临挑战。近期抖音开启自配送试点,覆盖武汉、郑州等城市,主要针对连锁品牌。与其他平台不同,抖音自配送全程在平台内完成,用户端显示“商家自配”。这是抖音调整1000亿GMV目标后的新举措,旨在弥补第三方配送效率不足的短板。
外卖江湖战火重燃 美团、饿了么积极防御
面对新玩家的强势入局,美团和饿了么迅速启动防御机制。美团内部成立专门小组研究抖音策略,4月17日起在全国20多城市上线团购配送业务,直指抖音核心领域。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团加大直播投入,推出“神抢手”外卖聚合直播间,通过低价策略和高效转化提升竞争力。第三方数据显示,美团商家直播订单转化率超30-40%,核销率超90%。今年618期间,星巴克、海底捞等品牌通过美团直播实现销量和品牌新客的显著增长。
饿了么则提出六大商家扶持举措,包括好店好商品扶持、阳光商家投资、商家学院等。消费侧推出免单活动,如北京地区“达到36度雪糕免单”等,通过精细化运营巩固市场地位。
竞争升级 资金与运营能力成关键
本地生活市场潜力巨大,艾瑞咨询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35.3万亿元,但线上渗透率仅12.7%。即时零售市场更是增长迅猛,预计2025年开放平台模式规模将突破万亿。抖音、微信的加入使竞争维度升级,核心在于谁更快、谁更便宜。
配送效率是外卖业务的命脉。美团、饿了么坚持自建配送团队,而新玩家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完善体系。价格战同样激烈,抖音去年下半年以来频繁发放9.9元团购券,美团则推出最低价商品和商家返佣计划。但降本增效的大趋势下,如何平衡重资产生意与企业整体盈利能力,成为所有玩家必须面对的难题。
这场本地生活攻守战远未结束,新玩家需要补齐配送、运营短板,老玩家则需持续巩固优势。坚持到最后的,才能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