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1日上午,备受瞩目的2025Inclusion·外滩大会在上海黄浦世博园区隆重启幕。这场汇聚全球科技精英的思想盛宴,在开幕主论坛上迎来了重磅嘉宾——2024年图灵奖得主、被誉为”强化学习之父”的理查德·萨顿教授。他发表了题为《人工智能的”经验时代”》的主旨演讲,为与会者描绘了一幅激动人心的科技未来图景。
萨顿教授在演讲中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观点:人类数据红利正面临枯竭,人工智能正迈入以持续学习为核心的全新”经验时代”,其发展潜力将远超人类想象。他指出,当前主流的机器学习方法大多依赖于被动接收和静态转移的人类知识,这种模式正在触及其发展天花板,既无法产生原创性知识,也无法适应持续学习的需求。
这位人工智能领域的泰斗级人物认为,真正的智能应当源自智能体与世界的直接交互。他生动地解释道:”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学习方式,正是通过观察、行动和奖励这三种信号的循环往复来实现的。”萨顿教授将这一过程定义为”经验”,并深刻指出:”经验是一切智能的核心与基石。”他强调,强化学习为我们打开了通往这个”经验时代”的大门,但要充分释放AI的无限潜能,还需要攻克持续学习和元学习这两大尚未成熟的关键技术。
面对外界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偏见、失业甚至人类灭绝的种种担忧,萨顿教授展现出惊人的乐观。他明确表示:”这些恐惧被严重夸大了,背后往往隐藏着某些组织和个人出于私利的操纵。”这位智者特别强调,人类最卓越的能力在于协作——正是这种能力创造了经济繁荣、市场活力和政府治理等伟大成就。他预言:”未来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共同繁荣,将源于去中心化的协作模式,因为拥有不同目标的智能体可以通过协作实现双赢。”萨顿教授以充满力量的语言呼吁:”我们必须主动寻求、全力支持并将协作制度化,因为协作是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源泉。”
在展望人工智能的未来时,萨顿教授提出了四条具有前瞻性的预测原则:首先,全球范围内尚未形成统一的AI发展共识;其次,人类终将真正理解并创造智能;第三,人类智力水平将在不久的将来被超级人工智能或超级智能增强的人类所超越;最后,权力和资源将不可避免地流向最聪明的智能体。基于这些原则,他得出结论:”人工智能对人类的替代将是历史的必然。”
萨顿教授将宇宙历史巧妙地划分为四个时代:粒子时代、恒星时代、复制者时代和设计时代。他认为,人类的独特贡献在于将”设计”推向极致——创造出能够自我设计的智能体。在他看来,人工智能是宇宙演化的必然进程,而人类正是开启第四大时代——”设计时代”的催化剂和先驱。最后,这位人工智能领域的先驱者以充满激情的号召结束演讲:”让我们以勇气、自豪和冒险精神,迎接人工智能带来的无限可能!”
这场思想盛宴不仅为与会者带来了前沿的科技洞见,更激发了人们对人类与人工智能未来关系的深刻思考。在2025Inclusion·外滩大会的舞台上,科技与人文的碰撞,正预示着一个智能新纪元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