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霖成为阿里巴巴合伙人背后,他带领菜鸟做了三件关键的事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连线Insight(ID:lxinsight),作者:陈锋,编辑:子夜,微新创想经授权发布
阿里巴巴迎来重要人事变动。7月23日,阿里巴巴发布2023财年年报,蒋凡与万霖正式加入阿里巴巴合伙人团队。这一任命标志着阿里巴巴自年初启动的“1+6+N”组织架构调整取得阶段性成果,分拆出的6家子公司CEO悉数晋升合伙人行列。阿里云智能的张勇、淘天集团的戴珊、本地生活的俞永福、菜鸟集团的万霖、国际数字商业的蒋凡、大文娱集团的樊路远,这批核心高管共同构成了阿里巴巴新的合伙人阵容。
阿里内部对蒋凡和万霖的晋升并不意外。有员工透露早已知晓此事,许多阿里人认为”蒋凡和万霖成为合伙人,是水到渠成的事”。这一任命既体现了他们在各自集团的核心领导地位,更彰显了他们带领团队取得的卓越业绩。蒋凡领导的国际数字商业集团2023年营收达185.41亿元,仅次于淘天业务,其中阿里国际零售增速高达41%。而万霖带领的菜鸟集团,则成为阿里2023年增速最快的业务板块,过去6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2%。
相较于蒋凡的知名度,外界对万霖这位新晋合伙人仍较为陌生。曾长期与物流企业打交道的品牌负责人曾表示:”以前觉得中国快递业最低调的CEO是王卫,但万霖比王卫还低调。”如今,随着进入合伙人团队,万霖站在了聚光灯下,他在菜鸟的贡献、作用以及未来挑战,都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万霖进菜鸟,开启关键转折
自2013年成立至今,菜鸟经历了四次关键转折。最近的一次发生在今年上半年,先是拆分出阿里巴巴,随后获批启动上市,目标在12至18个月内完成。6月28日,菜鸟正式推出自营快递品牌菜鸟速递,正式进军快递市场。而最早、影响最深远的转折则发生在2014年初,万霖加入菜鸟担任副总裁,负责国内外供应链业务。在此之前,他担任亚马逊全球物流总监,负责分拨中心、末端优化和全球购等业务。
当时菜鸟物流刚成立,仍处于创业初期的混沌状态。2013年成立后的一年里,菜鸟在全国多地拿地,引发外界争议。外界质疑菜鸟提出”平台型物流”概念,既强调自己是互联网公司,又四处拿地,定位模糊不清。时任CEO童文红曾表示,在没想清楚发展方向时,菜鸟只能先解决最基本的需求:”商家最缺的是仓库,我们就先拿地,但怎么拿、拿了后怎么办都没想明白。”
万霖后来回忆,当时马云、张勇、童文红轮番”洗脑”,他只考虑了一个月就决定加入:”大家不是有一件很清楚的事情去做,而是有个愿景去打造、去实现,就很让我心动。”万霖的加入为菜鸟带来了国际化视野和物流业思考,在他的助力下,菜鸟的路径逐渐清晰。
2014年,菜鸟提出”三网”战略:地网,即建设全国仓储中心,搭建高标准仓储体系;天网,即建设物流数据平台,打通各参与方的数据分享;人网,即加快线下实体服务体系。2015年,童文红首次解读菜鸟战略,定位为”社会化物流协同、以数据为驱动力的平台”,明确五大战略:快递、仓配、跨境、农村和驿站。这些战略帮助菜鸟从混沌走向清晰。
2017年初,菜鸟易帅,万霖出任总裁,开启菜鸟生涯第二段。这一年,菜鸟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物流数据平台,中国70%以上快递包裹运行在菜鸟平台。9月,阿里投资53亿元增资菜鸟,持股比例从47%提升至51%,同时宣布未来五年投入1000亿元用于智能仓库、智能配送等建设。
推进三大关键战略:全球化、数智化、物流产业化
阿里官网对万霖的介绍是:统筹打造全球物流产业互联网布局,围绕物流产业化、全球化、数智化,带领菜鸟核心物流能力建设。万霖主导下的菜鸟,核心做好了三件事:全球化、数智化、物流产业化。
2017年1月,万霖全面负责菜鸟战略执行和业务运营。同年9月,阿里增资菜鸟至51%,同时宣布五年投入1000亿元。2018年,万霖主导发布第二个五年战略:”一横两纵”。一横指行业数字化升级,两纵指新零售智慧供应链和全球化供应链能力。
自那时至今,菜鸟战略始终聚焦全球化、数智化、物流产业化。在全球化方面,万霖坚持围绕海外物流枢纽、分拨中心等长期投入,建成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智慧物流网络。截至今年3月,菜鸟在全球布局六大智慧物流枢纽、15座自动分拨中心,跨境仓库面积超300万平方米,每月运营240多架包机,与全球60多个口岸合作建立智能清关系统。按订单量计算,菜鸟已成为国际第四大物流公司。
在数智化方面,万霖带领菜鸟深耕物流科技,从电子面单到供应链数字化、快递数字化等领域积累技术能力,面向多个行业输出数智化解决方案。
万霖,如何带菜鸟继续打仗?
2023年对菜鸟至关重要。一方面,上市计划明确,意味着菜鸟需要更透明地面对市场和公众;另一方面,推出自营快递品牌菜鸟速递,直接对标顺丰和京东,试图以性价比优势撬动高端市场。5月18日,菜鸟启动IPO时,万霖在内部信中提到”二次创业”,告诫团队保持冷静,回归初心。
从整个物流市场看,菜鸟接下来面临挑战重重。国内传统快递增长空间有限,2022年中国电商成交额仅增长6.2%,快递业务量增速从2013年的61.6%降至2021年的29.9%。尽管菜鸟仍通过”三通一达”占据约50%市场份额,并推出自营快递,但存量竞争将长期激烈。
国际业务有一定亮点,去年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8%,主要来自海外。但如何持续高速增长是个难题。物流企业加速出海,与国际巨头竞争加剧,都将成为菜鸟的挑战。今年一季度,菜鸟经调整EBITA亏损3.19亿元,虽较去年同期收窄,但持续投入仍将是菜鸟的动作。
在2023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万霖指出菜鸟将联合速卖通推出”全球五日达”产品,逐步实现跨境包裹5个工作日送达。此外,菜鸟还将重点投入海外物流能力建设、国内供应链产品升级等。如何让赚钱速度赶上花钱速度,对即将上市的菜鸟至关重要。万霖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