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赛道:浪潮之巅的角逐与机遇

AI赛道从不缺乏追梦者,创业者名单持续刷新,从”AI四小龙”时代的汤晓鸥、印奇、朱珑、周曦,到大模型爆发后的王慧文、李开复、王小川、杨植麟、闫俊杰、唐杰,再到当下炙手可热的90后王兴兴、彭志辉、肖弘、郭文景,无数名字涌入这场AI浪潮。推动这股浪潮加速前进的还有资本力量,红杉、高瓴、英诺天使、毅达、蓝驰等投资机构活跃在AI一线,与创业者并肩作战。背后是一个数万亿规模的庞大产业链,试图重构整个经济生态。

AI产业链可分为三层:基础层(算力、算法、数据)、技术层(大模型、平台工具、通用技术)和应用层(机器人、移动/穿戴设备、无人机及各行业落地场景)。这三层环环相扣,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机遇与投资逻辑。据烯牛数据统计,今年8月AI领域共发生投融资事件163起,披露融资总额76.8亿元,数量同比增加66起,但融资金额下降43%。智能机器人赛道投融资数量居首,达33起,AI医疗、芯片与算力紧随其后。表面看投资人出手更频繁,实则”掏钱”更趋谨慎。

AI产业链上有人卖铲子、有人挖金子。谁淘到了真金?谁又只是在陪跑?我们与多位投资人交流后发现:技术层已成为大厂的游戏,投资机构机会寥寥;基础层需要深厚产业积累与耐心,如今多由国资和人民币基金主导;应用层则被普遍看好,其核心在于对商业本质的洞察。对于投资人来说,仅仅”保持在场”已远远不够:要么跑得足够快,把握窗口;要么扎得足够深,搭建生态。停留在中间地带,反而风险最大。

技术层:大厂的游戏,创投的夹缝

大众印象中的第一波AI热潮要从2016年AlphaGo战胜李世石说起。这一事件将AI热度从产业界推向全民,投资机构对一切搭上”AI”的项目怀有极大热情,AI四小龙商汤、旷视、依图、云从逐渐广为人知。第二波AI创投潮源于大模型爆发,这也是技术层最具代表性的赛道。2022年11月底,ChatGPT横空出世,上线两月用户破亿;2023年3月,GPT-4推出,速度之快令人惊叹,直接引燃了国内大模型创业热情。不到一年间,国内市场迅速进入”百模大战”。

大厂派百度”文心一言”、腾讯”混元”、阿里”通义千问”等大模型相继发布。创业派自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创立光年之外后,百川智能、零一万物、月之暗面、Minimax、阶跃星辰、智谱AI等”AI六小虎”涌现,一度成为互联网大厂和投资机构追逐的焦点。但也有投资人早期就预判,大模型更像是一场”大厂的游戏”。

原因有三:一是投资额巨大且风险较高。零一万物天使轮估值10亿美元;月之暗面天使轮融资20亿元,8个月后A+轮融资超10亿美元。如此规模投资,除红杉中国等超头部基金,通常只有腾讯、阿里、美团这样的互联网巨头能够承担。二是投资窗口期非常短暂。部分项目在短短几个月内估值翻倍,机构常常还没来得及完成决策,就已经面临”投不起”的局面。以MiniMax为例,2022年7月Pre-A轮估值5亿美元,2023年6月A轮估值12亿美元,数月后B轮估值涨至25亿美元。三是大模型的回报周期长,变现路径模糊。基金需要考虑退出问题,相比之下,大厂拥有海量数据、雄厚资本和庞大用户基础,投资大模型对它们来说是生死攸关的必选项——它们都害怕成为”AI时代的诺基亚”,抢占大模型先机,就是握紧通往未来的门票。

基于这三点,有的早期机构选择谨慎观望。英诺天使合伙人王晟曾直言:”从OpenAI发布ChatGPT开始,我们就判断,这场战争最终赢的就是大厂。创业者的机会要么是卖给大厂,要么偏向某些垂直领域,这两个都决定了投资价值不会特别大。”如今,国内通用大模型市场逐渐收敛为”基模五强”:字节跳动、阿里巴巴、阶跃星辰、智谱AI和DeepSeek。DeepSeek依托幻方量化的资本优势,走开源与工程优化路线;字节、阿里坚持自研;智谱与阶跃星辰除了获得国资支持外,前者拿到腾讯、小米、美团、阿里的钱,后者投资人中也有腾讯身影。

在大模型投资份额争夺战中,大厂联手成为投资史上少见的场景。腾讯押注Minimax、智谱、百川智能、阶跃星辰、月之暗面;美团在收购光年之外后,又投资了智谱和月之暗面;阿里投资了月之暗面、Minimax、智谱、百川智能和零一万物。现在,技术层为数不多的留给机构的投资机会,是垂直模型。相比通用大模型,垂直行业模型的商业化路径较为清晰。清智资本创始合伙人张煜表示:”只要真能降本提效、帮客户解决问题,行业模型是能赚到钱的。”据他透露,清智在行业模型赛道投的五六个项目都已产生收入,个别实现了盈利。当通用大模型的故事逐渐让位于垂直模型,属于创投机构的机会才真正显现。

基础层:卖水人赚翻了

如果说大模型的终局是大厂的游戏,那么把视线拉回更底层的基础层,情况又如何?AI基础层包括算力(AI芯片/硬件厂商、云计算平台)、数据(数据服务与处理,数据提供商)、模型工具链(AI开发框架,MLOps平台,向量数据库)以及安全与合规(AI安全、伦理与合规)。这些听上去”重资产”的赛道,普遍特点是需求确定、技术壁垒高、回报周期长。投资机构选择的是最经典的”卖水逻辑”。

在19世纪美国的”淘金热”中,真正挖到金子的人寥寥无几,但卖铲子、卖水的人赚得盆满钵满。AI产业链也很相似:项目能否跑通未知,但基础层的”卖水人”几乎稳赚不赔。以两家代表性公司为例。2025财年,为众多AI厂商提供算力的英伟达全年营收1305亿美元,净利润728亿美元,毛利率高达75%。在最近公布的2026财年Q2报告中,单季收入467亿美元,净利润264亿美元。被称为”国产AI芯片第一股”的寒武纪也实现业绩爆发,2025年上半年营收28.81亿元,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毛利率55.93%。股价在8月底曾短暂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股王”。

当然,这些头部企业估值高企、资本门槛极高,但投资人仍可以通过布局上下游更细分的环节,如高速互联、光电芯片、先进封装等,分享到产业增长的红利。在投资层面,不同类型机构打法各异:阿里、腾讯这类产业资本,看重的是被投企业能不能和自身业务形成协同。比如阿里陆续投资了寒武纪、地平线、深鉴科技等企业,因为阿里在电商、支付、云计算等业务中涉及大量的AI应用场景,对算力和算法的需求极大。投资基础层不仅能满足自身业务需要,也相当于是对阿里云业务核心优势的巩固和延伸。

人民币基金为AI基础层的主流投资机构,它们深耕产业,会基于深入研究进行早期和后期的结合式布局。例如,同创伟业一方面重点布局具备确定性、符合IPO要求、业绩增长稳定,且符合政策导向的成熟项目;另一方面投早、投小,关注AI新技术、新架构和新人才。由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内部混合所有制改革组建而成的毅达资本,在支持关键技术自主可控的同时,寻找AI产业链上关键环节的”必需品”。比如毅达近期投资企业南智芯材,是一家专注大尺寸铌(钽)酸锂材料的企业。毅达看中的是它在AI光电芯片、AR显示和高速通信等领域核心材料的战略价值。

毅达资本合伙人周喆介绍,在算力层,毅达重点布局端侧/推理侧AI芯片、服务器CPU(特别是基于Arm和RISC-V架构)以及光互联、散热材料等企业。”沿着市场端需求反推底层技术,提升投资确定性。”这种沿产业链布局的做法,不仅能为被投企业导入产业资源、挤压估值泡沫,更能在交叉验证中捕捉产业拐点,有望获得更高投资回报。

整体而言,目前投资人普遍认同基础层投资的两条确定性主线:一是”国产替代与自主可控”,覆盖光电芯片、高速互联、先进封装等领域;二是基础设施完善后,应用层将创造更大价值空间,又会拉动底层算力需求。更贴近终端应用市场、产品可快速迭代并专注于解决具体问题的企业有望快速崛起。”聪明的钱,卖水、修路、搭桥。”基础层的”卖水逻辑”,为它们提供了更稳健的回报。

应用层:最热闹的竞技场,从具身智能到低空经济

如果说技术层投资成为大厂的游戏,基础层是国资和产业资本的长期布局,那么应用层则是投资人当下真正大施拳脚的方向。不同场景与AI的结合,正在催生一批新机会。最火爆的细分领域是具身智能。8月,梅卡曼德、松延动力、聆动通用、智平方等多家机器人、具身智能公司接连完成新一轮融资。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也传出上市动向,将资本热情推向高点。

在王晟看来,如今机器人的核心价值已从硬件转向”AI智能”。负责认知决策的”大脑”借力大模型的突破突飞猛进,而负责运动控制、实时响应的”小脑”却因技术路线尚未统一,发展明显滞后。”现有的小脑技术路径,很可能在未来两三年内被完全颠覆。”基于这一判断,英诺投资了自变量机器人(自研机器人本体与模型协同发展)、千诀科技(”软”见长,强调”大脑”的通用性与适配性,支持多种硬件平台),还在核心零部件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布局,以构建协同生态。他预测,到2026年下半年,市场评价标准将从”讲故事、发Demo”转向商业化落地。无法验证应用场景的公司,将被淘汰。

光速光合合伙人蔡伟则认为:具身智能的终局将是”百花齐放”。”因为它要和使用场景甚至长尾场景结合。”举例来看,养老陪护机器人需要轻柔的触感和情感交互能力,而仓库搬运机器人更需要强大的负重和导航能力。这种根本性的需求差异,对机器人的形态、技能、智能水平、可靠性要求和成本都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要求。

低空经济是另一条备受资本关注的赛道。2025年上半年,低空经济赛道共发生融资事件52起,同比增长48.6%,涉及金额17.4亿元。其中无人机板块独占17起,融资金额近9亿元。合肥创新投、招银国际、中科创星、招商局创投等机构活跃出手。尽管多数项目仍处早期阶段,还没有开始商业化,但在低空经济被纳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政策利好,以及地方试点的推动下,市场预期被大幅拉高。资本押注的正是”先卡位、再兑现”的故事。

与此同时,AR行业也正悄然回温。近年来AR领域几经起伏,”年年是元年”的调侃从未停歇。但现在,多个信号表明它正走向成熟。周喆的态度转变颇具代表性。他从曾经的AR怀疑者,如今已成为小米AI眼镜的日常使用者。”骨传导耳机功能解决了我的刚需,拍照和AI互动功能也很有意思,非常期待后续带光波导AR的AI眼镜推出”,这一体验的背后是整个行业的实质性进展。一方面,计算机视觉、语音助手与AI Agent的融合大幅提升了人机交互体验;另一方面,更具说服力的信号来自供应链。据周喆观察,多家海外大厂已开始在中国积极布局产能,这通常被视为辨别行业虚实的关键指标。”下游品牌可以讲述故事、炒作概念,但光子晶体等上游核心元器件的资本开支和产能布局无法造假。”

结语

AI投资已步入深水区。热潮未退,但资本正回归理性,从追逐模型参数与宏大叙事,转向关注真实场景和稳定营收。基础层”卖水人”凭借高壁垒和稳定需求,持续享受行业红利;技术层的竞争格局初步稳定,盈利能力成为当下挑战;应用层则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生态,机器人、无人机等赛道不断诞生新机会。未来,能够穿越周期的,不会是估值虚高的故事大王,而是那些真正理解产业痛点、具备工程化能力与商业化耐心的参与者。AI的终局,不是垄断,而是共生。技术、资本相互支撑,共同推动产业生态向前。

最新快讯

2025年11月16日

23:40
2025年11月15日,中环新能源控股集团与美国海明威家族基金会旗下盈智海明威增长收益基金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启新能源领域的全球合作新篇章。此次合作将充分发挥双方在资源整合、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的独特优势,加速推动中环新能源的全球化战略布局,为全球绿色能源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为深化双方合作,盈智海明威基金及其关联企业已初步计划以产业投资方式认购中环...
23:40
SK启方半导体,作为SK海力士旗下专注于8英寸晶圆代工的核心企业,近日正式宣布完成对SK集团内部碳化硅技术领军企业SK powertech的深度整合,成功迈入高性能SiC晶圆代工这一前沿领域。此次战略整合不仅标志着SK启方半导体在半导体产业链布局上的重大突破,更彰显了其推动下一代功率半导体技术发展的坚定决心。 依托SK启方半导体在先进工艺优化与良率提升方面长...
23:04
2025年11月16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圆满落下帷幕。本届盛会不仅规模再创新高,更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据统计,累计入场人次突破45万,这一数字充分彰显了公众对高新技术成果的浓厚兴趣与高度关注。展会期间,共有5000余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集中亮相,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科技盛宴。 在成果转化与产业对接...
22:33
广汽集团近日传来喜讯,其下属试验检测中心风洞实验室成功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严格现场评审,正式跻身国家认可实验室行列。这一重要里程碑标志着该实验室在技术能力和质量管理体系上达到了国际顶尖水准。据悉,该实验室严格遵循ISO/IEC 17025:2017国际标准建设,其出具的检测报告不仅获得CNAS权威认证,更具备ILAC国际互认标识,意味...
21:57
育碧公司就《纪元 117:罗马和平》游戏中一张引发争议的AI生成加载界面图像正式公开致歉,承认该图像因审核疏漏被误用于正式版本。尽管游戏在包装和说明中已明确标注“含有AI生成内容”,但玩家群体对图像质量表达了强烈不满。许多玩家指出图像中存在明显的面部扭曲、肢体缺失等典型AI生成痕迹,认为这与3A级大作的定位严重不符,质疑知名游戏开发商不应依赖低劣的AI工具进...
21:57
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举办的SC25超级计算国际会议现场,全球存储巨头希捷与西部数据同步发布了基于4U架构的百盘位JBOD存储新品,为数据中心提供更高密度、更高效的存储解决方案。希捷此次推出的Exos 4U100与4U74系统,凭借其卓越设计,最高可支持100个3.5英寸硬盘,当搭载Mozaic HAMR技术的32TB硬盘后,单机柜容量可飙升至3.2PB。这...
21:57
2025年11月16日,航空制造业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波音公司正式宣布其旗舰机型777X已获得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认证测试许可,成功迈入研发进程的关键新阶段。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由波音商业首席执行官亲自确认,不仅彰显了波音在航空技术领域的持续创新,更代表着全球航空业向前迈出了坚实一步。作为全球首款采用复合材料机身的大型宽体客机,777X的研制成功将重...
21:57
2025年11月16日,知名零售企业胖东来通过官方社交平台发布严正声明,明确表示公司从未授权任何第三方平台或个人账号进行网络直播带货活动。近期,一系列未经授权的侵权行为引发关注,大量网络账号擅自使用“胖东来”“东来”“DL”等品牌标识,并截取胖东来官方视频内容进行剪辑,以虚假宣传方式谋取非法利益。据胖东来最新通报,公司已监测到120个存在侵权行为的直播间,以...
21:57
在备受瞩目的“2025中国国产CT创新技术发展大会”上,联影医疗震撼发布了两大革命性CT平台——全球首款双宽体双源CT系统uCT SiriuX与国产首款光子计数能谱CT uCT Ultima。这两款尖端设备均实现了从核心算法到硬件设计的全链条自主创新,不仅刷新了国产CT的技术高度,更标志着中国在超高端医疗影像领域取得历史性突破。 uCT SiriuX凭借...
21:57
今日,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再创辉煌,位于广东的中国散裂中子源迎来重大突破——首台高能直接几何非弹性中子散射飞行时间谱仪顺利通过验收并正式交付使用。这一先进设备标志着我国在微观物质结构研究方面迈入新纪元,为科学家们探索材料科学奥秘提供了强大助力。 该谱仪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卓越的探测能力,能够精准捕捉物质内部微观运动的动态过程。通过创新的技术设计,它能够同步获取中子...
21:18
2025年11月16日,海南海口市交通运输和港航管理局正式发布停运预警,提醒市民琼州海峡即将面临寒潮影响。据气象部门预测,11月17日晚至19日期间,琼州海峡将出现8至9级阵风,风力强劲,对航运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受此影响,海口新海港、秀英港以及铁路南港等多个港口可能将采取临时停运措施,具体停运时间将根据实时气象条件进行调整。为保障出行安全,相关部门强烈建议有...
21:18
2025年11月16日,波音公司商务首席执行官正式宣布,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已正式批准波音777X飞机进入下一阶段的认证测试环节。这一重要决策不仅为该机型最终获得适航许可奠定了坚实基础,更标志着波音在旗舰飞机研发领域取得又一关键性突破。据悉,此次测试获批恰逢迪拜航展即将开幕之际,该航展将于11月17日至19日在阿联酋迪拜国际航空展中心盛大举行。 波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