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超市似乎正逐渐淡出历史舞台,这一话题意外冲上小红书热榜榜首。那些素人分享的空荡荡超市照片,无声地诉说着一个时代的落幕。大卖场曾是城市高速发展的标志,一站式采购也象征着都市生活方式,如今却已成为过去式。沃尔玛、家乐福等外资企业曾是这一领域的领跑者,如今也率先开启了闭店潮。2018年至2022年,家乐福关闭了至少80家中国门店;2021年,联华超市闭店249家,红旗连锁闭店146家,中百集团闭店130家。然而,关店并未解决问题,线下超市仍处于集体挣扎求生的状态。2021年,Top100超市中62家销售额出现负增长,比上年增加近一倍;2022年,13家商超上市企业中8家营收同比下滑。

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互联网超市正迅猛发展。天猫超市作为阿里自营业务板块持续加码;美团的即时零售主打线上超市概念,直击年轻人敏感神经;就连短视频平台抖音也开启了抖音超市。京东211即时达本身就能覆盖日常百货消费。实体零售很早就意识到,数字化转型是求生的必需。即便没有疫情,线上消费替代大卖场也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他们渴求互联网流量,而互联网也在积极拥抱线下,试图改造线下,向实体寻求增量。2018年是标志性年份,腾讯小比例投资家乐福、永辉超市、万达商业、步步高甚至海澜之家。阿里则从2016年10月以来,以投资或收购的方式将三江购物、联华超市、新华都、高鑫零售等纳入阵营。京东也投资了永辉超市、步步高等。几年时间过去,社区团购、互联网买菜等概念不断更新,巨头亲自下场抢占战略高地。然而,线下实体并未从与互联网的连接中获得增长,反而集体陷入闭店衰退的泥潭。泥潭中挣扎的步步高,拼命自救的永辉,即便是背靠阿里一片森林的高鑫零售,也仅仅是自保不掉队。

失控的步步高

“民营商超第一股”步步高,曾被腾讯和京东投资,此刻正于泥潭中挣扎。这家诞生于湖南的区域超市,因与段永平的”步步高”点读机重名,如果不是互联网巨头的注资,很多人并不知道它的存在。这种加持并未帮助步步高获得更大成就,反而近两年坏消息接踵而至。财务数据是最直接的体现。2020年开始,步步高营收出现负增速,2021年其年度净利润首次转负,2022年净亏损进一步扩大至25亿元。更糟糕的是,2017年至2022年,步步高的资产负债率由59.54%增长到81.42%。陷入泥潭的步步高,试图通过闭店改善财务危机。2022年,步步高关闭了139家门店,大多数亏损严重。闭店带来了强烈阵痛,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闭店进一步影响了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这项数据同比下降了15亿元。

就像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财务危机紧随其后的是股东和管理层动荡。今年1月,步步高发布公告称,湘潭市国资委成为公司的实控人。与此同时,创始人王填通过转让控股权套现5.18亿元,并在二级市场减持套现近亿元。王填已上岸,但困在亏损中的步步高却引来监管注意。今年6月以来,因2022年业绩不振、到期债务清偿等问题,步步高接连收到深交所问询函,以及湘潭中院对公司启动预重整的《决定书》。步步高陷入危机,更多人将矛头指向线上零售冲击。2013年至2017年,电子商务冲击线下实体零售,步步高经历着”迷失的五年”。彼时,王填开始关注行业数字化发展,步步高也朝着电商方向转型,但花费10亿元仍无进展。2017年底,步步高的电商项目被彻底关停。第二年年初,步步高接受了腾讯、京东的联合入股。当时”新零售”硝烟四起,腾讯在一个月内入股了三家实体零售巨头,步步高是第四家。

按照腾讯当时的投资逻辑,并不打算亲自下场做零售。马化腾对外解释称,”我们只做连接器、做底层的东西,用云、AI等基础设施来帮助你。”这和王填的期望一致。他将阿里、腾讯分别比作iOS系统和安卓系统,选择了更能保持独立性的安卓系统。2019年,步步高在长沙新天地梅溪湖店做智慧零售落地,推出”一小时达”线上下单小程序Better购,直到今天,步步高的线上销售主要阵地仍在该小程序。但这场联姻并未给步步高带来本质改变。2022年4月,腾讯和京东减持步步高,持股均降至5%以下。现在的步步高已没有五年前的雄心,如何改善资产负债结构、维持正常经营成为奢侈目标。

背靠森林的大润发

实体零售受到线上冲击时,大多数公司像步步高一样选择小比例注资以保持灵活性。高鑫零售和银泰百货是为数不多接受控股命运的。2017年11月,阿里以约224亿港元入股高鑫零售,直接和间接持有36.16%股份,成为该公司第二大股东。三年后,高鑫零售被控股,并入阿里财务报表,成为阿里”中国商业”组成部分。财务数据显示,直营收入在阿里中国商业占比已超过30%,被认为是阿里新的增长点。合并高鑫零售也使阿里团队规模从2020年9月底的12.2万人骤增至当年12月底的25.2万人。

高鑫零售的核心业务是大润发。二者的联姻是线上线下融合探索新路径的典型样本。但从结果来看,与其他线下实体类似,高鑫零售的命运并未被逆转。2022财年和2023财年,高鑫零售营收分别下探至837亿元和881亿元,净利润从约30亿元变成2022财年净亏损8.26亿元,这是上市以来的首次净亏损。大润发新零售总经理徐雷曾分析大卖场价值弱化:商品和服务同质化严重,到店消费时间成本昂贵,而很多需求在门口便利店或电商就能满足。大卖场作为一站式购物的吸引力和价值肉眼可见地在下降。

这种背景下,线上反哺线下成为必然趋势,也是高鑫零售加入阿里阵营的主要原因。高鑫零售对线上转型态度积极开放。2017年被他们认为是数字化元年。当年阿里战略投资后,一小时送达的互联网生鲜超市”大润发优鲜”APP上线。阿里进一步开放资源,大润发在2018年3月接入了阿里旗下淘鲜达,用户可直接定位大润发门店在线选购,周边1小时配送到家。当年年底,高鑫零售所有线下门店都接入了淘鲜达。之后,大润发又与盒马合作推出”日日鲜”板块,时任大润发新零售COO袁彬提到,该板块完全借鉴盒马经验。2018年,双方还打造了社区超市品牌”盒小马”,聚焦三、四线城市和县乡市场,2021年盒小马51%股权被大润发收购。2020年,”小润发”和”中润发”相继诞生,也离不开阿里支持。截至去年,大润发大卖场488家,中超Super超过10家,小润发100家。

2023财年,大润发三大策略是:多业态全渠道、线上履约中心和线下体验中心。他们将所有门店视作前置仓增量,阿里旗下淘鲜达、饿了么、天猫超市作为前端入口,意图打造不同时效的全渠道数字化卖场。2022财年,高鑫零售线上业务营收240亿元,占比29.1%。B2C业务单店日均单量超过1250单,同比增长12.8%。2023财年线上渠道业务继续实现双位数增长,继续缓解线下销售下滑。这个战略有一定效果,但不足以令高鑫零售改天换命。去年底,市界采访多位零售专家表示,尽管与阿里合作,大润发仍没能摆脱线下卖场客流下降的”疼痛”。2020年12月,大润发管理层发生变动,执掌23年的黄明端将CEO位置交给林小海,后者曾是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零售通总经理。黄明端的离任发言有些悲壮,”未来属于互联网时代和新零售时代,谁能带领大润发走向另一个高峰,谁就应该是大股东。”对于引入阿里,黄明端表示自己尽力了。高鑫零售2023财年报告中,阿里巴巴出现86次,他们很明白这位实控人和线上业务重要支持者的重要性。也许不能二次腾飞,至少阿里的存在,不至于让他们坠落。

永辉自救

跟步步高和大润发一样,永辉很早就意识到线上对实体零售的重要性。这几乎是所有线下商超的共同期望。2023年第一季度,永辉线上业务营收达40.2亿元,日均订单46.9万单,客单价提升6%。同期京东到家营收18.27亿元。从这个视角看,永辉触网似乎效果不错。然而线上微增长并未改变永辉整体业绩,过去两年仍在亏损线挣扎。2021年净亏损45亿元,2022年净亏损30亿元。所有线下商超中,永辉是最早拥抱互联网的。早在AT拥抱线下零售前,2015年京东就以46亿元战略入股永辉10%,双方期望建立联合采购机制,打通线上线下。目前京东持有永辉超市13.38%股份,腾讯投资亦持有5.27%股份。当时永辉超市总裁李建波表达了与京东合作的期待,希望能在消费品领域有机结合,为永辉带来更多新客源。

但历史经验显示,资本连接产生的合作很难同时满足双方战略诉求。合作两年多,永辉和京东更多基于京东到家的合作,并未实现理想状态。一位电商投资人分析,京东与永辉更多是抱团取暖,而非一方赋能另一方。2020年Q4永辉超市业绩恶化,净利润亏损2.34亿元,上市10年首次单季亏损。之后两年经营状况愈发艰难,三年闭店近400家,市值蒸发700多亿元。超级物种、永辉mini、仓储店等新业务探索失利。最重要的是,永辉核心品类生鲜不断受到美团、拼多多等线上巨头冲击,社区团购也分流了目标用户群。永辉在财报中将亏损归因于外部”社区团购低价扩张”,内部”主动调结构、降库存的影响”。

尽管如此,永辉是现存本土商超自救能力最强的。除了与京东到家等互联网渠道合作引流,永辉生活APP继续承担数字化转型重任。在所有尝试中,只有该业务被认为模式跑通并能赚钱。2023年第一季度,永辉生活自营到家业务覆盖门店数增加,销售额达19.5亿元,日均单量27.3万单。第三方平台数据分别为20.7亿元、19.6万单,自营渠道成绩与互联网第三方平台基本持平。永辉自救的核心还是门店网络和强大供应链能力。据说一般超市生鲜损耗率20-30%,通过原产地自采和直发,永辉损耗率长期保持在5%以下。也许正是看到这一核心竞争力,永辉成为互联网投资标的中,为数不多未被减持反而被持续加仓的实体零售。2022年京东持股比例增至13.38%,近日又有传闻京东与永辉接洽收购事宜。京东对线上线下零售探索不会停止,二次回归的闫小兵正是创新零售部负责人,拼拼、七鲜在此板块,永辉超市对京东价值显而易见。不过收购消息被京东否认。京东寻求零售创新,永辉积极触网自救,这是线上线下相向而行的最好说明,也是故事没有终结、还在继续的一个佐证。

要说明的是,商业世界自强则万强。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最新快讯

2025年08月05日

08:56
微新创想8月4日电 8月4日,陕西汉中市宁强县一快递站内发生惊险一幕,一名约10岁的小女孩在玩耍时不慎被传送带卷入,导致身体悬空,情况十分危急。这一事件不仅令人揪心,更敲响了公共场所安全防范的警钟。 据陕西汉中消防部门通报,事发时小女孩在快递站内嬉戏,被正在运转的传送带吸引,出于好奇伸手触碰。然而,传送带突然加速,瞬间将她的手臂卷入,导致身体被悬空拖拽。事发...
08:56
微新创想8月4日重磅报道,小米汽车近期推送的OTA升级中,一项备受关注的创新功能悄然上线,引发了广大车主的热烈讨论。据悉,此次升级不仅优化了系统性能,更在遥控钥匙功能上实现了突破性改进,让用户能够更便捷地掌控爱车。升级后的小米汽车APP新增了自定义按键设置选项,车主们惊喜地发现,原本的遥控钥匙第四按键迎来了功能定制化的全新体验。 这项便捷功能操作极为简单,只...
08:56
2025年7月,中国香港地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表现显著回暖,从上月的47.8回升至49.2。这一数据清晰地反映出香港制造业景气度正逐步复苏,展现出积极的经济复苏态势。PMI指数作为衡量制造业活动水平的关键指标,由权威机构标普全球市场财智发布,其波动直接反映了制造业的整体运行状况。此次指数的回升,标志着香港制造业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收缩阶段后,正迎来...
08:56
国金证券最新研究报告揭示,随着人工智能算力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数据中心供电效率正迎来深刻变革。第三代高压直流HVDC架构凭借其显著优势,正逐步成为行业标配。该架构不仅大幅提升能源传输效率,更有效降低系统损耗,为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支持。 分析指出,以海外科技巨头为代表的行业领导者正积极推动高压直流技术的商业化进程,其领先的技术积累和资本优势将...
08:56
2025年8月4日,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企业第四范式与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双方签署合资协议,共同成立能量晶体(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国内AI技术应用的创新先锋,第四范式将持有合资公司19%的股份,彰显其在此次合作中的核心地位。 能量晶体(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将聚焦于电力交易领域的AI技术服务,致力于打造智能化解决方案。依托第四...
08:56
2025年8月5日,A股市场迎来多份重磅公告,行业动态与资本流向备受关注。瑞可达发布最新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人形机器人业务销售收入将突破千万大关,达到约1000万元,彰显其在新兴领域的战略布局成效。与此同时,西菱动力明确将机器人零部件列为核心战略方向,相关业务规划正稳步推进中,未来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引擎。 在资本市场操作方面,宁德时代展现出强劲的护城河...
08:56
8月4日最新数据显示,共有27只个股获得券商买入评级,其中九号公司-WD、正裕工业、中国神华的预期涨幅最为亮眼,分别高达31.19%、30.84%和21.14%,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19只个股的评级维持稳定,7只个股迎来首次评级,另有1只个股评级得到调高。在券商评级覆盖方面,中国神华和九号公司-WD分别获得4家和3家券商的推荐,显示出市场对这两只股...
08:56
2025年8月4日,同源康医药-B(02410)成功完成配售923万股股票,配售价定为每股17.01港元,此次配售活动最终为公司募集到约1.55亿港元净额资金。这一重要融资举措将有力支持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为推动现有药物管线的研发与商业化进程提供坚实资金保障。 此次配售所得的净资金将按照明确的战略规划进行分配:其中60%将专项用于现有药物管线的研发投入与商业...
08:56
2025年8月4日,德林控股旗下私募基金宣布与新加坡领先科技公司Pangu Software Pte Ltd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斥资100万美元精准投资1041股普通股,并同步获得同等价值的认购期权。作为亚洲Web3游戏领域的创新先锋,Pangu Software专注于去中心化Web3游戏平台的研发,其旗下备受瞩目的产品包括突破性Web3游戏《Cyber Cr...
08:56
2025年8月5日,极智嘉-W(02590)正式发布最新业绩预告,透露出公司上半年营收的强劲增长态势。公告显示,极智嘉-W预计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将在9.95亿至10.3亿元人民币之间,较去年同期实现27%至32%的显著增长。这一亮眼表现主要归功于仓储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的大规模交付,彰显了公司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 在盈利能力方面,极智嘉-W...
08:56
2025年8月,中国白酒巨头金沙酒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经营困境。其核心产品摘要珍品遭遇大面积库存积压,经销商普遍陷入价格倒挂的恶性循环。多位业内人士透露,摘要珍品批价在短时间内出现断崖式下跌,部分产品单瓶价格四个月内骤降近20%,市场反应之剧烈令人咋舌。 山东、河南等主要销售区域的经销商们更是苦不堪言。他们反映销售压力空前巨大,许多库存积压严重,回本周期被无限...
08:56
2025年8月5日,备受市场关注的东阳光长江药业(股票代码01558)正式宣布其H股从香港联合交易所(联交所)撤销上市。这一重要举措标志着公司退市计划的顺利执行,同时也开启了股东权益转换的新篇章。根据公司此前公布的退市方案,所有H股股东将有机会按既定比例,以1股H股换取0.263614股东阳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要约人”)的H股股份。此次换股操作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