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新创想(idea2003.com) 8月9日电 华特迪士尼公司近日宣布成立专项工作组,深入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旗下各业务板块的应用潜力,旨在通过智能化手段优化成本结构并革新客户服务体验。这一举措正值好莱坞编剧与演员持续进行罢工抗议之际,使得人工智能技术在影视行业的应用前景备受瞩目。
迪士尼方面希望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有效控制电影与电视制作的持续攀升的成本压力,据悉,单部大型电影的发行成本有时高达3亿美元之巨。人工智能技术不仅能显著提升客户支持效率,还能在迪士尼主题公园中创造前所未有的互动体验。早在2021年,迪士尼就曾展示过一款名为”格鲁特”的漫威角色主题自由漫游机器人,该机器人能够与公园游客进行自然互动,充分展现了人工智能在娱乐场景中的创新应用。
目前,迪士尼官方网站已发布多个职位空缺,明确寻求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人才,这充分体现了该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布局决心。这些职位覆盖了公司的电影制片厂、主题公园运营以及广告团队等多个核心业务部门,其中广告团队特别期望构建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的智能化广告系统。
据三位消息人士向路透社透露,迪士尼的人工智能特别工作组早在编剧协会罢工之前就已成立,其核心目标是在企业内部开发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并积极寻求与前沿科技初创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尽管迪士尼发言人未对路透社的报道作出公开回应,但一位匿名”内部支持者”向该媒体表示,传统媒体企业必须掌握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自身业务需求相结合的能力,否则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严峻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迪士尼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但好莱坞编剧和演员群体对生成式人工智能仍持谨慎态度,担忧其可能威胁到创意工作的本质。将演员表演等创意工作实现自动化,或将成为与美国演员工会和美国编剧工会等行业工会在合同谈判中面临的核心争议点。今年11月曾有报道指出,迪士尼研发的一项神经网络技术能够自动调整演员的年龄特征或实现年轻化处理。此外,迪士尼还在积极开发名为”数字人类”的先进技术,该技术通过计算机生成的人性化替身,能够精准复制屏幕上的人类表演。
然而,一位消息人士向路透社强调,这些人工智能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辅助和增强人类演员的表现力,而非取代演员角色。作为拥有百年技术创新传统的企业,迪士尼始终走在行业前沿,其技术探索历史可追溯至1928年《蒸汽船威利》中首次实现的同步配乐。基于此,迪士尼认为人工智能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位曾与迪士尼深度合作的匿名高管向路透社坦言:”迪士尼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早已持续多年,其探索范围涵盖了当今所有热门话题:我们能否开发工具来辅助电影制作、游戏开发或对话机器人?人们能否在主题公园中实现更智能的互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