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明亮公司(ID:suchbright),作者:步摇,微新创想经授权转载,头图来源摄图网

尽管质疑声不断,库迪咖啡仍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扩张。8月8日,这家新晋咖啡品牌正式宣布进军国际市场,首店落户韩国首尔江南区。据官方介绍,库迪咖啡将采用直营、联营和区域合伙人三种模式开拓海外市场,同时启动全球合伙人招募计划。

对于这一重大战略布局,库迪咖啡首席策略官李颖波表示,过去十个月,国内门店数量已突破5000家,仅关闭15家。他认为,这一数据充分验证了库迪的商业模式,为国际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就在8月4日,库迪咖啡战略委员会主席陆正耀还在朋友圈庆祝品牌达到5000家门店里程碑。更早的7月16日,库迪咖啡在安徽马鞍山当涂县举行华东供应链基地揭牌仪式,当时门店总数已超过4500家,预计7月底将达5000家。

自2022年10月22日首店开业以来,库迪咖啡仅用9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了5000家门店的宏伟目标。这一速度令人瞩目,更值得一提的是,库迪是目前唯一一家业务覆盖中国所有省份的咖啡品牌。根据极海数据,库迪已进驻31个省份、307个城市,平均客单价仅为12元。近90天内,库迪新开门店达2699家,而同期关闭173家门店。

回顾发展历程,2022年库迪新增104家门店,总门店数达到108家。2023年,库迪开始加速扩张。第一季度新开908家,第二季度猛增至2727家,截至第三季度已新增1365家。极海数据显示,截至8月初,库迪总门店数分别为1016家、3655家和4922家,8月4日正式突破5000家大关。

在门店分布上,杭州、成都、重庆、北京和上海是库迪拓店最多的前五个城市。与瑞幸偏重广东不同,库迪选择在浙江和川渝地区发力。杭州以174家门店位居榜首,成都和重庆分别有168家和136家,北京和上海则各有123家和120家。值得注意的是,库迪前十大门店城市中,除深圳外均为非一线城市,包括宁波、西安、天津和武汉等新一线和二线城市。

从城市级别来看,库迪的扩张重心明显偏向新一线、二线和三线城市。在395家一线城市门店中,北京和上海分别有123家和120家,数量与五线城市(315家)相差无几。新一线城市的门店数量最为突出,达到1442家,其次是二线(1188家)和三线(938家),四线城市目前有644家。

省份分布方面,浙江省以609家门店领先,江苏省417家紧随其后,广东省369家,四川省和山东省分别有314家和286家。

在门店选址策略上,库迪与瑞幸高度相似,均优先选择办公区。全国范围内,库迪门店中有39%位于办公区,29%在购物中心,25%在住宅区,5%在学校。一线城市中,办公区门店占比高达60%,购物中心仅20%,住宅区17%。新一线城市办公区占比45%,二线城市进一步下降至40%,购物中心门店比例则相应上升,新一线城市为26%,二线城市达29%。

三线城市中,办公区门店占比降至23%,购物中心门店增至37%,小区店比例上升至32%,学校门店占比与二线城市持平。值得注意的是,新一线城市中,杭州和成都的选址策略存在明显差异——杭州71%的门店集中在办公区,仅9%在购物中心;成都则相反,购物中心门店占32%,办公区仅29%。这一差异反映出库迪在不同城市的选址逻辑存在本地化调整。

门店增长速度方面,2023年库迪的扩张速度明显快于瑞幸。前三季度新增门店分别为908家、2727家和1365家,而瑞幸同期新增分别为1050家、1136家和764家,保持稳定增长。库迪在二季度单季新增门店超2000家,但第三季度回落至1000多家,波动幅度较大。近90天内,库迪关闭173家门店,变化率达25%,门店密度23%,而瑞幸关闭109家,变化率仅5%,门店密度42%,显示出库迪在门店管理上仍需提升。

在门店总数上,库迪前三季度分别为1016家、3655家和4922家,瑞幸同期分别为9390家、10392家和11133家。对比发展历程,瑞幸从2017年首店开业到2021年突破6000家门店用了4年时间,而库迪仅用9个月就达到5000家,扩张速度惊人。

从城市级别分布看,瑞幸在各个层级城市均领先于库迪。新一线城市超3000家,二线城市超2000家,一线城市2208家,而库迪目前主要布局新一线、二线和三线城市,一线城市门店数量相对较少。尽管如此,库迪与瑞幸在各省分布比例上存在相似性。浙江省以609家门店领先,江苏省417家,广东省369家,而瑞幸广东门店达1567家,浙江和江苏分别有1165家和1161家。尽管竞争激烈,库迪仍在新一线和二线城市展现出巨大潜力。

在选址策略上,库迪与瑞幸高度重合,部分源于相似的价位定位和租金占比逻辑。有分析指出,库迪团队部分成员来自瑞幸,可能直接借鉴了其选址经验。数据显示,一线城市中库迪办公区门店占比60%,瑞幸64%;购物中心占比20%和17%;住宅区占比17%和13%。新一线城市中,库迪办公区占比45%,瑞幸48%;购物中心占比26%和22%;小区门店占比24%和16%。校园店方面,瑞幸新一线城市占比12%,库迪仅4%。三线城市中,两者购物场所门店占比均超30%,办公区占比约20%,住宅区占比30%,学校门店占比瑞幸12%高于库迪7%。
总体来看,库迪的选址逻辑与瑞幸高度一致,从一线城市到新一线再到三线城市,两者共享着相同的选址逻辑,这也解释了为何两者会正面交锋。尽管库迪以惊人的速度扩张,但部分加盟商并未从中受益。今年5月,库迪推出9.9元优惠活动,但近期已暂停并上调咖啡价格1-2元。瑞幸最新财报也宣布将9.9元活动持续两年。面对强大的瑞幸竞争,即便拥有相似的团队基因、价格定位和选址逻辑,库迪可能已失去最佳扩张时机,能否成为”瑞幸2.0″仍待观察。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