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全天候科技(ID:iawtmt),作者刘宝丹,编辑张晓玲,经微新创想授权转载。马云通过创立阿里巴巴,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购物习惯与生活方式,成为享誉全球的企业家与商业领袖。2019年正式退休后,他逐渐淡出公众视野,过去四年频繁游历欧洲考察、担任大学教授,这些看似寻常的行程背后,却隐藏着更为深邃的思考。今年3月归国后,阿里巴巴掀起史上最大规模的组织变革——“一拆六”,随后,轻装上阵的马云又传出投资新能源的新动向。7月20日,一米八海洋科技正式成立,天眼查数据显示,持股80%的大股东为1.8 Meters,而持股10%的杭州大井头贰拾贰号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由马云持股99.9%。正是这家公司,揭示了马云的最新动向。7月28日,一米八海洋科技投资了一米八海洋科技(舟山)有限公司,而1.8 Meters在5月和7月分别成立了一米八农业科技(海南)有限公司和一米八海洋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以“一米八”为关键词的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马云的新投资版图逐渐清晰。

一米八海洋科技的经营范围主要涵盖两大领域:一是海洋产业,包括水产养殖、食品销售、水产品冷冻加工;二是新能源,涉及海上风电、太阳能发电、储能及装备制造等。其中,以技术和研发为核心的新能源领域是马云关注的重点。尽管他尚未披露具体目标,但这一选择本身就彰显了他的雄心壮志。

从行业前景来看,中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发展势头强劲,政策、技术、市场布局持续释放积极信号。政府鼓励加快推动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并赋予其立体设权。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报告,2022年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8.0%,其中并网风电增长11.2%,并网太阳能发电增长更是高达28.1%,成为所有发电类型中增长最快的领域,正是马云瞄准的赛道。储能市场同样备受瞩目,不仅是马斯克、宁德时代等科技巨头的布局重点,更是未来发展的关键领域。马斯克今年3月发布的宏图计划3中,明确提出240TWH的储能目标,并宣布在上海生产商用储能电池;宁德时代近年来研发投入呈翻倍式增长,储能电池出货量连续两年全球第一,已成为其第二增长曲线。目前,储能市场仍处于商业化初期,但根据“十四五”规划,新型储能将在2025年大规模商用,2030年稳居全球前列,全球储能市场或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随着低碳时代的到来,新能源发电面对的是一个需求持续增长的全球市场。更重要的是,新能源行业正加速向高科技行业转型,迅猛的技术迭代背后蕴藏着巨大的商机。然而,这也意味着竞争将异常激烈,且是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在风电和储能领域,欧洲起步较早,美国政策支持力度巨大,尽管中国追赶速度迅猛,但在技术快速迭代的背景下,留给后来者的时间窗口并不宽裕。

作为退休后的新选择,马云入局以海上风电、储能为代表的新能源行业,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一位前阿里员工表示,电商增长已接近天花板,马云必然会寻找市场空间广阔且代表未来的赛道,而新能源正是其中之一。尽管阿里有关人士向华尔街见闻表示,马云创立的一米八海洋科技与阿里巴巴集团无任何关联,但追随马云新事业的伙伴大多与阿里有关。例如,一米八海洋科技的个人股东包括胡晓明、邓中华、林志峰、陈泽松,他们曾担任阿里云和蚂蚁金服的高管,或负责阿里数据与产品相关工作。此外,马云的新投资方向与阿里系的业务方向高度契合。无论是阿里云、菜鸟还是盒马等业务,都与新能源、新科技紧密相关。今年以来,阿里云先后与南网总调合作布局电力调度业务,又成功研发出可精准预测风电场风速及发电功率的AI算法。

退休后选择与原公司业务方向一致、相互补充的事业,是许多商业大佬的惯常做法。近两年,科技行业创始人纷纷退休或退出一线,他们或追求其他梦想,或为公司寻找新可能。例如,黄峥退休后投身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为拼多多寻找新的未来;张一鸣、刘强东、宿华等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马云进入的是一个高度竞争的高科技行业,如果说在电商领域他是开创者,那么在新能源行业,他则成为了一个追赶者。无论如何,他踩准了风电产业爆发的节点入局,不仅为新能源行业带来更多关注,也将激发新的想象。

几年前,在与马斯克的那场著名对话中,因对科技的低估,马云饱受网友批评。他曾说:“我不是搞高科技的人,我是讲生活的人。”如今,马云也开始投身科技,并加入了马斯克所狂热推崇的新能源行业。没有马云的时代,只有时代的马云。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最新快讯

2025年10月28日

22:52
10月28日消息,近日,媒体报道了武汉一位63岁大爷的独特锻炼方式头顶重达56斤的石磨骑车。这位大爷表示,自2000年起,他便开启了顶石磨运动的锻炼之旅,目的纯粹是为了强身健体。笔者通过查阅过往报道发现,大爷的日常锻炼堪称重量级”。他每天都会头顶一块重达五六十斤的石磨,投身于各类运动项目之中,登山、跑步、骑行都不在话下。据了解,...
22:52
微新创想10月28日消息,据媒体报道,iPhone 18 Pro系列影像将迎来双重升级。首先是主摄,爆料称iPhone 18 Pro系列主摄支持可变光圈,这将是苹果史上第一款支持可变光圈的机型。据悉,可变光圈技术是通过物理调节镜头光圈大小来控制相机传感器的进光量。在暗光环境下,光圈开大能接收更多光线;在明亮场景中,光圈缩小防止过...
22:52
微新创想10月28日消息,就在今日,鸿蒙智行官宣达成百万台交付,与此同时,问界旗舰SUV车型M9也达成交付超25万的里程碑。也就是说,一车独占整个联盟的四分之一,此时距离其上市不过21一个月,月均交付突破1万台,考虑到这是一台均价超50万的SUV,其中含金量有多高不言而喻。新款问界M9于今年3月上市,提供增程和纯电两种动力,其中...
22:52
2025年10月28日,备受瞩目的溜溜果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再度扬帆起航,向香港交易所递交了新一轮的上市申请。此次备受市场关注的申请,将由中信证券与国元国际携手担任联席保荐人,共同为溜溜果园的资本市场之路保驾护航。作为一家在果品深加工领域深耕多年的企业,溜溜果园此前已多次尝试叩开资本市场的大门,此次重启上市计划,不仅彰显了其坚定的资本化决心,更体现了公司对未来...
22:52
2024年12月31日,津投城开正式宣布一项重大资产重组计划,拟以象征性的1元价格将旗下房地产开发业务的相关资产及负债整体转让给城运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交易的标的资产评估值竟为-23,896.08万元,意味着津投城开实际上是在以1元代价“出售”一笔价值近24亿元(负值)的亏损资产包。这一创新性交易的核心目的在于通过剥离长期拖累公司业绩的房地产板块,实现战...
22:52
2025年10月28日,资本市场传来多家上市公司的最新业务动态,多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协创数据在互动平台披露,当前云算力服务需求持续旺盛,旗下服务器出租率已攀升至高位,显示出市场对高性能计算资源的迫切需求。与此同时,腾景科技也透露,半导体设备订单量持续饱满,业务增长势头良好。值得关注的是,天准科技旗下苏州矽行的明场检测设备已成功应用于存储芯片制造领域,...
22:52
2025年10月28日,OpenAI传来重大动态,其创始人Sam Altman将在公司即将到来的盈利化重组中,被排除在股权分配之外。这一决策背后,是公司为加速商业化进程而进行的股权结构调整,但令人意外的是,作为OpenAI灵魂人物和CEO的Altman并未获得任何新股份。尽管如此,他仍将保留CEO职位,继续掌舵公司的技术战略与未来发展。这一安排或体现了Ope...
22:52
2025年10月28日,中国领先的科技企业京东集团与行业知名工业品制造商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共同签署了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此次合作聚焦于工业品供应链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将充分发挥京东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先进技术优势,与德力西电气深厚的工业品生产制造经验及全球服务网络形成互补,通过构建协同高效的数字化供应链体系,为工业品行业带来...
22:52
佳能中国正式官宣,备受瞩目的“2025 佳能影像嘉年华”发布会将于11月6日盛大举行,届时将揭晓备受期待的全新EOS R6 III相机以及RF45mm F1.2 STM镜头的详细规格。据多方消息透露,这款备受期待的EOS R6 III将搭载高达3200万像素的CMOS传感器,并配备先进的6.5级防抖系统,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加稳定流畅的拍摄体验。此外,该相机还支...
22:18
2025年10月28日,金石资源在官方互动平台上发布重要信息,详细阐述了其下属企业江山新材料公司近期产能调整的背景与原因。据公司公告,由于前期六氟磷酸锂市场价格持续低迷,市场整体需求疲软,江山新材料公司为应对这一不利局面,主动对部分生产线进行了全面的技术改造升级。这一举措虽然短期内导致公司锂电材料产量有所下降,但长远来看,将有效提升生产效率,优化成本控制体系...
22:18
2025年10月28日,备受瞩目的医药行业消息传来,金城医药正式公告其子公司金城泰尔的瑞巴派特片以及金城金素的注射用头孢唑肟钠成功进入第十一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的候选名单。此次采购活动由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联合采购办公室牵头组织,覆盖全国多个省份的药品采购需求,标志着金城医药在医药领域的又一重要突破。 作为国内医药行业的领军企业,金城医药此次中选不仅彰显了其...
22:18
2025年10月28日,申菱环境通过官方互动平台正式宣布,其自主研发的高性能环境调控设备已成功应用于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该项目作为全球可控核聚变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旨在通过模拟真实聚变环境,推动清洁能源技术的商业化进程。申菱环境此次提供的设备,在极端温度、高辐射等严苛工况下仍能稳定运行,为实验装置的精准调控提供了可靠保障。 此次合作不仅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