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电商在线(ID:dianshangmj),作者:王亚琪,微新创想经授权转载
近日,苹果手机因缺失内置地震预警功能再度引发热议。8月6日凌晨,山东德州平原县发生5.5级地震,多地民众感受到明显震感。在此次事件中,华为、小米、OPPO、vivo等国产手机纷纷展现出内置地震预警功能,而苹果手机却未能提供相应服务,引发网友质疑:”售价高昂的苹果手机为何没有配备地震预警功能?其他品牌都能实现,苹果为何落后市场需求?”随着讨论热度攀升,如何开启手机地震预警功能的话题迅速登上微博、知乎、小红书等社交平台,成为热门话题。众多科普帖中,国产手机与苹果手机的对比尤为突出:华为、小米、荣耀等品牌用户只需在手机设置中简单操作,即可开启系统内置的地震预警功能;而苹果、三星用户则需要”自行下载相关APP”才能获得类似服务。
8月6日至8月8日,地震预警APP在APP Store连续三天蝉联榜首,下载量一度超越铁路12306。根据七麦数据统计,iOS榜单前五名中竟有三款与地震预警相关,显示出市场对这一功能的强烈需求。苹果手机为何没有内置地震预警功能?这一功能究竟如何发挥作用?记者注意到,目前APP Store排名第一的”地震预警APP”由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研发,该机构也是多款国产安卓手机地震预警功能的合作方。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创始人王暾近期接受采访时透露,8月6日当天,新开通地震预警功能的用户数量预计达到六千万至一亿。
地震预警如何实现
严格来说,苹果手机并非完全缺乏地震预警功能。苹果客服曾表示,iPhone系统确实具备地震预警功能,但该功能目前仅在地震频发的日本、海地等地区开放。由于中国大陆地区存在技术限制,因此无法使用。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原因,本质在于技术适配性问题。苹果手机的地震预警功能采用”Cell Broadcast”(小区广播)技术,该技术中的”小区”并非指传统社区,而是指基站。在基站覆盖范围内,通过指定频道向公众广播简讯,无需SIM卡或网络连接,只要用户拥有可接收信息的设备并处于接收范围内即可收到警报。电影《铃芽之旅》中地震发生时所有人手机同时响起警报的场景,正是基于这项技术实现的。
根据维基百科信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已实施基于小区广播技术的定位警报系统。然而,我国尚未全面推广该技术。国内预警系统主要依靠数据网络和LBS定位(基于位置的服务),需要通过APP接收警报,其优势在于移动性和范围不受限。已实施小区广播技术的国家/地区,来源:维基百科
为什么华为、小米等手机无需下载APP?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官网对此有详细说明:”基于灾害预警领域影响力,减灾所与小米、华为、OPPO、vivo等手机厂商合作,实现了对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的灾害预警功能的系统级接入。”这意味着,国内预警系统依然依赖数据网络和LBS定位,但已将预警功能内置在手机设备中,无需用户自行下载APP。
8月6日2时33分,山东德州市平原县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中国地震预警网提前数秒向距离震中31公里的德州市区民众发出预警,而距离震中约300公里的北京民众也提前70余秒收到警报。记者了解到,尽管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是民营科技企业,但中国地震预警网由中国地震局与其联合建设。从这个角度看,苹果用户下载”地震预警”APP获取的数据源与国产手机并无差异,只要开启APP的”Critical Alert”通知权限,同样能达到预警效果。
如何挑选工具类APP
在行业内,地震预警与地震预报存在本质区别。地震预警是利用电波比地震波传播速度快的原理,在地震发生时向目标发出警告,以减少伤亡和次生灾害。这意味着公众收到预警时,地震已实际发生,因此有”大震跑不了,小震不用跑”的说法。但《西北地震学报》研究表明,3秒预警可减少14%伤亡,10秒预警减少39%,20秒预警可减少高达63%伤亡。地震预警通知虽无法像天气预报那样提前15天预告,但能帮助公众快速寻找避险场所。
减灾所曾制定避险策略:20秒预警时,2楼以下住户关闭火源疏散至楼外安全地带,3楼及以上住户就近避险,保护头部躲避在就近的活命三角区,待地震波过后再疏散。王暾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强调:”一个原则是要到就近安全的地方避险,不要跳楼,不要乘坐电梯。”
另一方面,我国已建成15391个地震预警站、3个国家级中心、31个省级中心和173个地市级信息发布中心。全球规模最大的地震预警网主体工程已完工,并在京津冀、川滇闽等地区试点,预计今年年底全面竣工验收。
工具类APP成为生活必需品
不仅是地震预警,工具类APP已成为公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以天气预报类APP为例,运营”墨迹天气”的墨迹科技在2014年至2017年1-9月收入分别为4473万元、1.27亿元、2.10亿元和2.23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92.9万元、2499万元、2053万元和4729万元。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周期内墨迹天气互联网广告信息服务收入占比高达94.84%-98.99%,盈利模式较为单一。
对于地震预警这类具有公共属性的服务,用户在下载APP时应谨慎辨别市场信息。记者发现,APP Store上存在多款带”地震预警”字眼的APP,部分存在收费、广告推送行为。通过下载界面查阅开发者信息,可基本辨别APP的开发背景。从实际操作看,苹果用户获取地震预警功能需要手动下载APP,这无疑削弱了用户体验。虽然难以断言苹果、三星未内置功能是”傲慢”,但如何更好地适应不同国家/地区的消费市场,做好本土化,确实是更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