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光锥智能(ID:guangzhui-tech),作者:姚悦,编辑:王一粟,微新创想经授权转载

“没有艺术,全是物理!物理让你快乐,不是吗?”近日,在世界计算机图形会议SIGGRAPH 2023上,英伟达创始人、CEO黄仁勋宣布,将生成式AI与仿真模拟平台Omniverse结合时,兴奋程度堪比他宣布“AIGC是iPhone时刻”。不同于大语言模型仅限于图文应用,基于物理规律的仿真模拟平台让生成式AI可以直接应用于现实世界。除了黄仁勋,美国斯坦福大学李飞飞团队近期也将大模型接入机器人,不仅实现机器人与环境高效交互,还能在无需额外数据和训练的情况下完成各种任务。

“基于物理世界模拟的生成式AI,是生成式AI 2.0。”跨维智能创始人、华南理工大学教授贾奎对光锥智能表示,与具身智能的结合,生成式AI将发挥更确定性的作用。随着通用能力的增强,AI有望打破商业化的“魔咒”。

当生成式AI学会物理,将生成式AI与物理世界结合并不容易,其中涉及的技术链条非常长。首先,需要对物理世界基本规律的掌握,才能将真实世界建模到仿真模拟平台。仿真模拟平台不仅能仿真物理场景,还能模拟真实世界中物体之间相互作用、运动和变形。而生成式AI的加入,会让仿真模拟平台拥有“预演”能力。

“人类从小就知道的物理常识,AI却不知道。”黄仁勋表示,“生成式AI和仿真模拟平台结合,就是要让AI的未来能够在物理上扎根。”黄仁勋进一步解释,让AI在虚拟世界中学习如何感知环境,并通过强化学习来理解物理行为的影响和后果,让AI实现特定目标。这就需要用生成式AI,预测物理世界中的千万种、甚至上亿种可能性,形成有价值的合成数据。

比如机械臂需要通过3D视觉的“眼睛”才能精准抓取,但如何排除环境变化的干扰,认出待抓取的物体(比如工厂里的零部件)?通过仿真模拟平台掌握了“光线对场景目标的反射、折射影响”等物理规律,生成式AI就能预测模拟出一个瓶子,在不同场景光照下,周身不同的反光程度;同一光照下,金属、塑料、木制品等不同材质物体表面呈现的状态;一堆钉子,所有可能出现的散落状态……

再次,需要将所有数据,都在仿真模拟平台中用AI都跑一遍。这一步,就是在训练3D视觉大模型。区别于大语言模型,3D视觉大模型对于理解和推理视觉场景的组成特性至关重要,需要处理对象之间的复杂关系、位置、以及现实环境中的变化等。最后,再连接上机械臂等具身智能的硬件,才能让其学会智能化操作。

可以看到,生成式AI与物理世界结合的整个技术链条,不仅涉及物理学、图形学、计算机视觉、机器人多学科交叉,还包括数字孪生、几何深度学习、运动学解算、混合智能、智能硬件等多维前沿技术。相应的,整个产业的链条也比较复杂,需要从数据到模型,再从模型到部署。

在这些环节中,有一个节点和此前AI的路径非常不同,那就是“合成数据生成”。用基于物理规律的生成式AI合成的数据,去训练大模型,将给实体产业带来跨越式的革命。

不用一张真实图片,训练3D视觉大模型为什么不直接用真实数据训练大模型?目前,行业内多数基于3D视觉的机械臂,其控制系统的算法训练所使用的就是真实数据。因为商业隐私等问题,这些真实数据很难在通用数据中获取,基本都是企业自行采集。然而,自采真实数据,首先在“效率和成本”这两个运营的关键指标上,性价比就非常低。这是因为,终端应用场景碎片化,数据根本不能通用。采集真实数据,企业就需要一个一个行业,一个一个工厂,一个一个场景的“地毯式”采集。而且,采集回来的数据也不能直接用,还需要进行一系列处理。这个过程中,甚至产生了“人工智能悖论”。

“采集真实数据,AI技术的成本构成中,半数以上都是数据成本,而对数据的采集、清洗、标注、增强等处理过程,往往是大量人力堆积的结果。”有分析人士就曾指出,人工智能的本质是代替人工的智能。“讽刺的是,这样的AI具备显著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征。”

如果用合成数据呢?“用五六年、上千个案例积累的真实数据,通过合成数据,几天几周就能完成。”贾奎告诉光锥智能,相比于人工采集与标注数据,合成数据的成本能够实现几个数量级的降低。最关键的还是,在训练效果上,合成数据能够更优于真实数据。由于本身就是基于物理规律合成,合成数据天生自带绝对精确的标注,这就意味着,AI学习起来效率非常高。另外,合成数据的“全面性”是真实数据难以比拟的。

“生成式AI 2.0可以创造无数个世界,而且可以让这个世界快速演进。”贾奎表示。而落地到3D视觉行业,机械臂就犹如有了“上帝之手”,可以掌控一切过去未来。

“当然,这不能是物理世界的规律之外的。”贾奎强调。

“目前,我们不使用一张真实图片,就可以完成机械臂复杂场景作业的3D视觉模型训练。”贾奎告诉光锥智能,完全使用合成数据训练的模型引导机械臂的柔性操作,可以实现现场99.9%以上的稳定抓取。也正是因为此,合成数据,被称为大模型的“数据永动机”。

当前,除了3D视觉领域,许多领域也都因通用数据缺乏和噪点多等问题,开始尝试使用合成数据。但也有对合成数据抱有强烈质疑的观点,称如果没有经过精心调试,在训练时大量使用,会引发模型崩溃,造成不可逆的缺陷。

从技术演进的角度,合成数据不会是大模型的唯一解。但贾奎指出,“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之前,合成数据就是目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最好办法。如果还采用人力堆砌的真实数据,在包括3D视觉在内的很多领域,AGI(通用人工智能)永远不可能实现。”

打破AI的商业化“魔咒”

在机器视觉领域,对合成数据的需求更加旺盛,生成式AI 2.0能够释放的价值也就会更大。作为机器视觉非常重要的感知手段,3D视觉对于合成数据的需求就十分迫切。

“在一堆相似的零件里‘找不同’,物体换一个材质、颜色,都需要去调整参数。”一位3D视觉从业人士表示,不同领域的需求不同,使得落地场景过于碎片化,只能做完一个项目再重新定制另一个项目。这就意味着,企业很难通过着力解决一个或几个项目需求,就能形成标准化产品。也就无法进而通过快速复制,打入并拓展市场,追求利润规模。边际成本难以降低,会将一家技术公司,变成项目公司,最终拖垮。

“魔鬼”藏在细节中。传统3D视觉感知有多脆弱?贾奎向光锥智能描述,“机械臂在抓取过程中,如果有人路过产生光线变化,任务就可能失败。”这是由硬件3D相机的成像原理造成的,3D相机成像容易受环境、物体形状、材质、颜色、散射介质等影响,而且这一问题短时间内难以解决。

“解决一个问题可能是一百步,但最后一步付出的努力可能跟前面99步加起来是一样的。”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杨帆曾表示,企业大部分的精力都需要用来应对小部分长尾问题。但现在,“通用性能力很强的生成式AI 2.0,能够解决长尾问题,对于产品标准化至关重要。”贾奎表示。

相较于行业传统定制化开发的模式,企业基于生成式AI 2.0,就可以利用通用大模型,实现产品模块化开发,做到开箱即用地部署,进而实现同行业直接拓展,不同行业也能有效复用。3D视觉行业的商业化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与此同时,数据、开发、部署、硬件、行业拓展,每一个环节的成本也都实现骤降。

而在生成式AI 2.0的催化下,3D视觉一旦爆发,也就意味着,在机械臂、机器人、无人驾驶、元宇宙等等高度依赖3D视觉技术的垂直场景,都将加速吃到AI的红利。不少数据已经印证了这一点,像数据标注、合成数据、工业机器人、机器视觉等领域,全球市场规模都在高速增长,尤其是合成数据的年复合增长率甚至都超过了30%。

这背后,实际上是生成式AI 2.0的战略价值,已经受到了科技和众多制造业巨头的高度重视。从西门子、福特等老牌制造企业,到英伟达、特斯拉、谷歌等一众科技巨头,再到Waabi等明星初创公司,都开始纷纷在工业、机器人、无人驾驶、医疗、零售等诸多领域,探索生成式AI 2.0更大的可能。

与此同时,资本的热情也被极大地调动起来。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国外合成数据的相关融资,累计已接近8亿美元。在国内,合成数据相关企业也同样引起了资本的注意。2022年6月,跨维智能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融资金额数千万元,成立不到一年时间累计融资近亿元;今年7月,光轮智能也宣布完成天使+轮融资,融资金额累计数千万元。

可以说,从会作诗到学物理,生成式AI 2.0正在开启一个产业数字化的宏大未来。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最新快讯

2025年11月15日

11:21
科技媒体Notebook Check最新报道,三星正式发布Galaxy Book5 Edge笔记本电脑,这款专为移动办公和重度使用场景打造的旗舰机型,凭借其出色的性能和便携性,迅速成为业界焦点。机身厚度控制在15.5毫米,重量为1.66公斤,虽然较前代略有增加,但依然保持了较高的便携性标准。 该机型最大的亮点在于内置5G调制解调器,通过多功能卡槽支持SIM卡...
11:21
2025年11月15日,外卖平台饿了么通过APP界面更新,疑似对竞争对手美团的近期营销活动作出回应。当用户在饿了么APP中搜索“美团”或其昵称“小黄”时,页面会自动跳转至一个名为“天天必爆18.8”的特价活动专区,并配以“好好吃饭才是正经事”的醒目标语。这一操作被业界解读为饿了么对美团近日发起的致敬饿了么改名送花领券活动的巧妙反击,双方在品牌营销层面的竞争再...
11:21
距离《密特罗德究极4:超越未知》正式发售仅剩不到一个月,任天堂近日发布了令人期待的全新概览预告片,为玩家们揭开了萨姆斯在神秘Viewros星球上的冒险序幕。这段精彩预告片不仅展示了游戏独特的视觉风格和震撼的关卡设计,更首次披露了萨姆斯与银河联邦士兵并肩作战的全新合作机制,预示着这个系列经典的“孤胆英雄”探索风格将迎来颠覆性的转变。 据悉,Switch 2版《...
11:21
2025年11月14日,科技巨头谷歌正式宣布对欧洲市场的广告技术服务进行重大调整,这一举措被视为对欧盟此前反垄断处罚决定的积极回应。根据欧盟监管机构此前作出的裁决,谷歌面临可能被强制拆分的严峻风险,此次技术调整正是为了避免这一极端后果。据悉,谷歌将全面优化其广告技术的运营模式,确保完全符合欧盟最新的监管要求,从而化解长期积累的监管压力,保障业务在欧洲市场的稳...
11:21
Mercury Research最新发布的权威报告揭示,AMD在2025年第三季度x86处理器市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双重大突破。其总出货量市场份额首次攀升至25.6%的历史里程碑,而台式机CPU市场份额更是强势突破33.6%,创下历史新高。尽管英特尔目前仍以74.4%的绝对优势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但AMD凭借锐龙9000系列在高端台式机市场的卓越表现,以及移动处...
11:21
2025年11月15日,证监会官方网站发布重要公告,宣布中信证券已完成对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辅导工作。作为一家积极寻求资本市场的企业,宇树科技计划在境内市场进行首次公开募股并实现上市,为此委托了中信证券作为其专业辅导机构。经过中信证券团队系统全面的辅导,宇树科技及其核心管理团队已全面掌握发行上市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深刻理解信息披露与承...
10:44
2025年11月15日,全球零售巨头沃尔玛正式宣布其首席执行官董明伦将于2026年2月1日卸任,开启职业生涯新篇章。根据公司官方公告,现任美国业务负责人约翰·弗纳将接棒董明伦,出任沃尔玛新一任首席执行官。这一重要人事调整不仅预示着沃尔玛管理层将迎来历史性变革,更彰显了公司对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坚定决心。董明伦在公开声明中特别强调,弗纳凭借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厚积...
10:44
近日,公安部发布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征求意见稿,其中针对新能源汽车提出了一项备受关注的新要求——"默认工作状态"。根据规定,乘用车在启动后应保持百公里加速时间不小于5秒的性能状态。这一条款迅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在舆论关注下,起草工作组负责人及时进行了澄清,强调新规的核心目的并非限制车辆本身具备更强的加速能力,而是通过技术手段规范车辆启动瞬间...
10:44
科技媒体Tom's Hardware于11月15日独家报道,微软正式宣布将就英国竞争上诉法庭的一项关键裁决提起上诉。该裁决判定,用户拥有合法权利转售Windows和Office等软件的永久许可证,明确驳回了微软关于此类行为构成"版权侵权"的诉讼主张。这一里程碑式的判决不仅颠覆了微软长期以来的商业策略,也为全球软件行业带来了深远影响。 案件起因可追溯至2021...
10:44
诺基亚正式宣布一项重大战略调整,计划在2030年前逐步关闭其位于德国慕尼黑的核心研发基地,并同步裁撤超过700个研发岗位。这一决定标志着这家芬兰巨头在全球研发布局上的深刻变革,也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据德国金属工业工会IG Metall最新披露的信息显示,裁员将采取分阶段实施策略,最早将于2026年在德国境内削减300多个职位,后续剩余岗位将根据公司战略需求...
10:14
微新创想11月15日重磅报道,知名影视制作团队影视飓风Tim的领军人物,在拥有1400万粉丝的互动问答视频直播中,收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粉丝建议——去相亲角体验一把。这一建议迅速引发了热议,Tim不仅欣然接受,还精心准备了一份简历,亲自前往相亲角参与活动。事实上,让粉丝指定内容并由影视飓风团队或Tim亲自实现的互动形式,一直是影视飓风粉丝问答视频中的传统环节。...
10:14
11月14日,微博热搜榜上演惊险一幕,#冷美人退赛#话题强势登顶榜首,迅速引爆全网关注。据权威媒体报道,湖南张家界七星山景区举办的荒野求生挑战赛中的热门选手"冷美人"杨朝芹,因体检不合格遗憾退出比赛。现场知情人士透露,幸好有热心路人及时扶住昏迷的她并送往医院,冷美人苏醒后第一句话竟是"这是哪?要去哪里",言语间透露出对比赛的不舍与遗憾,她反复说着"不甘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