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笔记侠(ID:Notesman),作者:杨洋,编辑:少将,微新创想经授权转载。让我们先思考一个问题:每天清晨醒来,你对新的一天是充满期待,还是毫无波澜?这个问题的答案,请暂时留在你的心中。再问一个问题:你热爱游戏吗?我个人就是一个游戏成瘾者,在大四那年整整一年都沉浸在游戏中。为什么人们会对游戏如此着迷?回顾第一个问题,我们常说人生如戏,但为何大家对人生却缺乏同样的上瘾感?这两者之间的差异究竟是什么?答案就在于攻略。游戏有攻略,才能玩得尽兴,而人生却充满未知与意外,许多变数难以预料。

一、AI,突破了人类的向外认知
五六年未见聚光灯的我,如今拥有三个身份:认知成长研究者、AI创业者,以及在各大商学院EMBA任教。丰富的经历让我对AI有了独特的理解。当前的AI浪潮,实际上突破了人类智能的一半——对常识和语言的理解。人类对信息的认知过程极为复杂,而AI在认知智能上的突破,是从内到外的探索。从内到外的层面,向外认知被称为humachine,许多对外的事物都在模仿机器。我们向内做的,则是认知沟通。这一波AI的突破,正是在向外认知上实现了突破。ChatGPT、Midjourney等技术的出现,让机器能够替代人类完成“向外认知”的任务。然而,在“向内认知”上,不仅AI无法触及,认知科学也难以深入。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探索空间。

举个例子。很多人认为我是科学家或企业家,但在初中、高中同学眼中,我曾是学渣,甚至被开除过两次。我人生的一半时间,是早晨不愿起床的挣扎;另一半时间,才是对清晨充满期待。成绩差时,老师常批评我智商低,但高三考上985后,我并未得到赞扬,班主任甚至怀疑我作弊。那年我用了五本“秘籍”,却不知哪一本有效。这让我开始思考:人生究竟是什么?后来攻读物理学博士,连续两年物理、数学满分,老师评价我为数学天才。13年前,徐小平在美国向俞敏洪推荐我时,称我是天才。这些评价让我陷入困惑:我到底是天才,还是蠢材?最终,我选择了认知探索之路,从2006年至今。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人生导航仪,让每天醒来都对新的一天充满期待。

二、教育,值得用精准医疗的方式重做一遍
接下来,谈谈教育的最新进展。以升学为例,高考结束后填报志愿时,如果你问ChatGPT你的分数能上哪些学校,答案可能会让你失望。AI只会建议你关注更多信息,这是典型的信息缺失和逻辑链断裂问题。我们团队做了大量工作来解决这个问题。对AI而言,这算个小问题,因为基于强规则逻辑;但另一个问题却更难——如何让机器理解每个大学专业的内涵?人的成长中,输入和输出是什么?这对AI来说是个难题,因为存在大量信息缺失。比如,吉林大学哲学专业毕业生最多的是做HR,而非哲学相关职业;中南民族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最多的是去互联网公司做产品经理。这些数据揭示了认知的挑战。

2019年,俞敏洪与我交流时,认为中国教育模式存在问题:孩子成绩不好就补课,没有其他方法。但补课的有效率仅为24%,76%的学生毫无进步。他认为教育应像医疗一样,先诊断问题,再针对性解决,而非盲目补课。GPT可以沟通了解,但孩子缺乏判断力;寻求专家帮助,特级教师也无法精准定位问题。当前教育行业的科技化水平极低,对人的判断仍停留在“巫医时代”。苏格拉底说,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因此,我们需要用靶向医疗的方式重做教育,确定每个人的独特特性,定位问题,唤醒自我成长的能力。用AI精准医疗的方式,为每个人定制AI靶向成长方案。

目标有三:
1. 精准认识每个人的独特特性;
2. 借助AI诊断,精准定位问题,定制靶向提升方案;
3. 唤醒自我成长的能力,比成为优秀的考试机器更重要。

我们是如何做的?
第一步:全面检测。基于MECE®成长诊断技术,对个人和家庭进行8大模块共248项检测,让问题无处遁形。许多孩子的问题都能在父母身上找到影子,因此父母也需要纳入检测范围。
第二步:诊断靶点。对标全国150万优等生和后进生的500多个问题维度数据,诊断最核心的问题卡点与提升思路。我们研发了100多个医疗级诊断模型,精准定位每个孩子的靶点。
第三步:靶向开方。针对已明确的问题靶点,根据个人特质制定靶向提升方案。教育行业缺乏“千金方”,而AI为个性化问题提供了新可能,但前提是大量认知数据的采集。
第四步:靶向督学。像西医一样有量化标准的复诊,让变化一目了然。追踪所有复诊问题,全部量化,用数字化手段实现突破。我最大的成就感,就是将许多过去被视为艺术、玄学的东西用数字化呈现。

三、全方位去判断,才能找准问题
很多时候,所谓的艺术,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其背后的规律。一旦掌握了规律,艺术就不再是艺术。比如,AI绘画为何比人更厉害?并非机器懂艺术,而是其数字计算能力和数据掌握远超人类。

1. 三个孩子的故事
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案例。前年第一次见面时,孩子成绩300分,老师认为没救了,学校已放弃他,教培机构也不收。连续两年,家里花了20万补课费,却毫无进步。但他性格乖巧,有学习能力,有成长意愿。体系测试后,我们发现他并非无药可救。与他沟通后,他哭了,说我是唯一一个认可他的人。半年后,他进步了200分,但从未补课,只是因为我给了他攻略和方法,他照着做。这个例子证明,很多时候,无药可救的孩子从不好到变好,只差临门一脚。

第二个孩子。年级第25名,数学成绩一般,在及格线左右。父亲说是因为记忆力差,但我认为不对。进一步询问发现,孩子小学时学过珠心算。学珠心算的孩子,80%概率初高中数学差,因为将左脑数字逻辑计算切换到右脑图像计算,违背数理逻辑。后来,孩子用3个月时间重新构建数字推理能力,成绩提升至年级第5名。

第三个孩子,某教育巨头老板的独生女,成绩不好,总分300分,各科基础薄弱。家里有钱有资源,但成绩依旧差。母亲认为孩子早产4个月,大脑发育不完善,但测试发现孩子大脑功能正常,只是情绪管理问题和逻辑推理能力弱。我研究了全球智商题,发现智商低不代表不聪明,可能是思考逻辑或思维习惯问题。解决方案是停止学校节奏学习,重构底层能力,并改善家庭环境。孩子成绩不好,往往源于父母。

2. AI时代,有必要重新认识每个人
我们对一个人问题的判断,若仅凭经验,就像盲人摸象。只有全方位判断,才能找准问题。过去,我见过太多孩子,每个孩子都不同,都有自己的特点。几乎没有全面不优秀的孩子,但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亮点和天赋。学习成绩真的值得追求吗?如果每个人都能活出精彩人生,就不必卷。但现实中,传统补课效率极低,大多数老师也无法准确判断孩子。有的校长自认为了解孩子,但我反问:既然你了解孩子,你也应该了解自己,你的天赋是什么?说不清自己天赋的人,没有资格说了解别人。自己都不了解,怎能了解别人?

在AI时代,我们有必要用工具重新认识每个人。以我自己为例。我很笨,细节感知差,脸盲,玩打牌、连连看都不行,有严重的阅读障碍症。但其他方面很强,能回答高考后老师的问题。高考逆袭并非天才,只是幸运地唤醒了自己。有人生攻略的人,注定拥有开挂的人生。没有生来不优秀的学生,只有缺少慧眼的老师。当你觉得自己或孩子不优秀时,请打消这个想法,这只是认知不到位,缺少慧眼,需要重新认识。

四、就业难,难在哪儿?
再看就业问题。2022年,官方公布的应届大学生就业率是23.6%,今年毕业人数更多,预计更低。问题出在哪里?企业需要创造价值的人,但大学培养的是这样的人吗?比如我,大学所有课95%都是浪费,只有高等数学有点用。从小学到大学,学了那么多课,一大半没价值,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金钱,但教育经费并未创造价值。

举个例子。小宋医生本硕7年读完临床医学,在同济医院工作两年后想离职。问他原因,他说看到主任30年如一日在科室,看不到未来。测试后发现,他脸盲、思维发散,但数学能力不错,擅长做医生。他的问题不在于不优秀,而是选择错误。他是万里挑一的乔布斯型人才。很多企业找不到创新人才,其实人才就在眼前。问题不在于没有人才,而在于不知道人才在哪里。

黄金职业发展方向有五大条件:性格适合、天赋擅长、收入满意、你喜欢、能力胜任。若满足这五点,人生会很开心。求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补齐黄金职业发展方向的拼图。前面四点是做选择题,最后一个是无论什么选择都要有的。这就是我们的人生攻略。

五、人对了,管理就很简单
我在EMBA任教时,常讲管理。其实,管理没那么复杂。人找对了,管理就简单;人找错了,管理就复杂。管理是什么?有人说是艺术。比如,我以前不会画画,觉得绘画是艺术。但现在AI也能画出好画,这还是艺术吗?管理中,两件事最重要:认知判断能力和组建团队的能力。认知判断能力从小培养,而组团队的能力呢?ChatGPT对此的描述很理想化,但现实中,杰克·韦尔奇说选人成功率不到60%,高途CEO陈向东说创业中犯错都是因人。中国企业用人正确率仅30%。组团队容易吗?ChatGPT说得简单,但AI的向外认知强,向内认知弱,因为缺乏数据和模板。AGI的实现,一定是通用底层技术+垂直领域深耕,通过连接和聚合形成“上帝”,而非独生的“上帝”。

举个例子。这两个人谁更接近董宇辉?推理能力和词义理解能力强的人,特别会说。这两位同事都是985毕业,左边的从不吵架,右边的入选奇葩说海选。这就是对人的认知判断。那么,你在组团队、管理时,用的是什么呢?

再比如,优秀老师是什么样的?很多学校拼命招清华北大的学生,他们能成为优秀教师吗?师范院校培养的,会比非师范院校培养的更好吗?No。清华北大的硕士、博士未必比其他学校学生更优秀。还有,和蔼是很多学校挑选老师的重要指标,但与优秀无关。

结语
AI可以解决很多对外问题,但无法解决对内问题。我们成长走了太多弯路。76%的学生成绩始终无法进步,72%的大学毕业生后悔填的志愿,76%的2022届大学毕业生未能就业。75%的研究生学历有害无益,薪资不增,人生选择面缩窄。错觉无处不在:70%的企业平均用人错误率,90%的临终老人后悔年轻时缺少努力的方向。如果我们都有自己的方向,就不需要卷。

每个人都需要定制一份AIGC成长攻略,活出更精彩的自己。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新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最新快讯

2025年08月18日

07:04
2025年8月17日22时15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以雷霆万钧之势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9组卫星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一壮丽时刻不仅彰显了我国航天技术的卓越实力,更标志着我国在卫星互联网领域迈出了坚实一步,为构建全球领先的卫星互联网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发射任务是我国卫星互联网工程的重要里程碑,...
07:04
周一亚市早盘,现货黄金迎来小幅高开,展现出市场在当前环境下的避险情绪。与此同时,WTI原油和布伦特原油分别低开0.5%和0.6%,反映出市场对供应过剩问题的持续担忧。黄金价格之所以获得支撑,主要得益于全球投资者在不确定性增加时对这一传统避险资产的青睐。而原油市场则因供应预期过剩,导致投资者信心受挫,价格承压下行。这一对比鲜明地揭示了不同资产类别在当前市场环境...
07:04
阿尔及利亚东北部泰贝萨省近日遭遇强烈地震灾害。8月17日20时11分,该地区突发里氏5.8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0公里,震中位于奈格林地区东南方向。这场突如其来的天灾并未止步,仅11分钟后,当地又发生4.7级余震,震中位于奈格林东南26公里处,进一步加剧了地震的破坏力。 值得庆幸的是,截至目前,相关部门尚未收到任何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报告。这一消息在地震频发的...
07:04
智利国家铜业公司于8月18日正式宣布,旗下RAMP ADIT53矿井与埃斯梅拉达矿井计划于周日全面恢复运营。该公司已向相关矿业监管机构正式提交申请,以批准安第斯诺尔特和迪亚曼特矿区重新启动生产。此次重启举措的核心目标在于显著提升铜矿产能,同时确保全球市场铜资源供应的持续稳定。作为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国,智利此次矿业运营的恢复对于稳定国际铜价、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05:44
今年以来,ETF市场迎来了一股拆分热潮,已有12只ETF产品陆续公告将份额进行拆分操作。多家基金公司近期密集发布相关通知,这一系列举措旨在通过降低单位净值的方式,有效降低投资者的心理门槛,从而增强ETF市场的整体吸引力,吸引更多资金流入。然而,业内专家指出,拆分份额虽然能带来“变便宜”的直观感受,却更像是一种制造市场热点的营销手段,其本质并不能提升基金的真实...
04:37
2025年8月18日,公募FOF基金市场迎来显著变化,其投资策略正逐步向股票型基金倾斜,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表现。根据最新数据统计,今年超九成的FOF产品均实现了正收益,部分产品更是以高达34.28%的年度收益率脱颖而出,展现出强大的投资能力。这一优异表现背后,是FOF基金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和灵活调整。 市场排名前十的FOF基金普遍呈现出明显的投资偏好,...
03:21
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规模再创新高,总余额已突破36万亿元大关,达到36.23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4%。这一显著增长反映出保险资金运用的活跃度和市场信心的持续提升。 在各类投资中,人身险公司的股票投资表现尤为亮眼。其股票投资余额增至2.87万亿元,环比增长超过2000亿元,投资占比也随之提升至8.81%。这一数据不仅体现了人身险公...
01:41
8月18日10时整,琼州海峡客滚船正式恢复运输服务。这一重要决策是基于南海热带低压带来的风雨影响已显著减弱,经交通运输、海事等部门联合评估并达成共识后作出的。为保障恢复后的运输安全与效率,湛江海事局已全面启动应急预案,将加大对关键航道的巡查频次与力度,并优化船舶调度机制,确保每一艘过海船只都能在安全有序的环境下运行。 为方便旅客出行,建议广大过海人员提前通过...
01:41
2025年8月18日,香港天文台正式发布黄色暴雨警告,提醒市民高度关注即将到来的强降雨天气。此次预警范围覆盖香港大部分地区,预计未来数小时内将迎来持续性的强降雨。气象部门特别强调,此次暴雨可能引发城市内涝、山泥倾泻等次生灾害,建议市民尽量减少非必要外出,做好各项防汛准备。相关部门还呼吁车主注意交通安全,避免驾车涉水,同时加强巡查重点区域,确保排水系统畅通。市...
00:35
2025年8月17日,备受瞩目的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100米与4x100米决赛圆满落幕,再次见证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巅峰对决。在这场科技与速度的较量中,由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自主研发的具身天工Ultra以全自主参赛模式惊艳全场,不仅以绝对优势夺得了100米赛跑的冠军,还在4x100米接力赛中与队友默契配合,助力团队勇夺亚军,充分展现了我国在人形...

2025年08月17日

23:30
2025年8月17日,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全球人形机器人运动联合会在万众瞩目下正式宣告成立这一举措标志着人形机器人领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联合会旨在搭建一个国际化的交流平台促进全球范围内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创新与突破同时推动体育赛事与前沿科技的深度融合为人类探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未来开辟了无限可能。 就在同一天赛事主办方也发布了令人振奋的消息宣布将...
23:30
8月17日,中信建投证券最新研报深入剖析了本轮始于6月23日的慢牛行情,揭示了其未来可能呈现的两种演化路径。第一种路径是市场经历阶段性回调整固后,有望延续稳健的慢牛格局,为投资者带来持续的价值回报。第二种路径则相对严峻,若市场因交易过热导致泡沫累积,或因行业结构出现恶化迹象,可能引发大幅回调,从而终结本轮行情的上涨趋势。 研报进一步指出,当前市场整体呈现出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