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新创想(idea2003.com)3月31日 消息:今年早些时候,备受瞩目的“美版今日头条”BuzzFeed宣布将人工智能程序ChatGPT纳入内容创作体系,这一举措引发了广泛关注。BuzzFeed首席执行官 Jonah Peretti 强调,该技术将致力于维护内容的高品质标准。在接受采访时,Peretti指出,人工智能在数字媒体领域存在两条发展路径,其中一条是显而易见却令人沮丧的选择——即利用技术大幅削减成本,通过生成大量质量远低于记者原创的SEO文章来获取低廉的产出成本。然而,Peretti也明确表示,这种模式从长远来看注定会失败,因为大量低质量内容会带来令人窒息的压抑感。

事实上,BuzzFeed首次尝试使用人工智能创作的内容——一系列将用户输入转化为定制化响应的小测验——堪称一次有趣的实验,成功避开了其他出版商在使用该技术时常见的诸多错误。然而,这些生成的内容似乎并未达到Peretti所承诺的“保持高标准”的目标。本月,BuzzFeed悄然开始发布完全由AI生成的文章,这些文章呈现出明显的SEO导向特征,内容平淡无奇且高度相似,令人啼笑皆非。以其中一篇关于新泽西州开普梅的文章为例,标题就采用了“现在,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开普梅?”的句式,紧接着以疑问的口吻介绍:“那是什么,蛋黄酱品牌吗?”这种陈词滥调的内容显然与BuzzFeed员工的专业水准相去甚远,或许正因如此。

当Peretti最初宣布BuzzFeed采用AI技术时,他向CNN承诺这将带来“更个性化、更有创意、更有活力的”内容体验,并表示公司真正有才华的员工将能与人工智能协同工作,从而实现比以往更出色的娱乐效果和个性化服务。Peretti强调,人工智能的使命是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而非取代他们。尽管每个AI测验都同时署有两位作者的名字——一位人类记者和“Buzzy the Robot”,但上述旅行指南的署名方式却显得格外突兀,仅标注了“Buzzy”,并在旁边附注说明这些文章是与一名人类员工“合作撰写的”。

BuzzFeed的一位发言人向我们透露,这些AI生成的文章是该司正在进行的一项“实验”的一部分,旨在探索其AI写作助手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整合非创作者的言论。BuzzFeed的实验方法如下:首先,公司向编辑部门以外的员工发放了一份内部调查问卷,询问他们如何撰写自己最喜欢的被低估的旅行精选。随后,将收集到的回复输入公司的AI软件,最终生成一篇主帖和若干分帖。BuzzFeed发言人说:“我们正在继续试验人工智能进而‘增强人类创造力’,并尝试新的形式,允许任何人(无论是否具有写作或内容创作背景)在我们的网站上贡献他们的想法和独特的观点。”这种新的创意工具支持与人工智能和人类编辑合作的协作写作过程,将释放UGC [用户生成的内容] 的创造潜力,因此我们可以拓宽我们发布的想法和观点的范围。”随着我们工具的迭代,未来的格式将继续有内置的方式让人类作为合作者和编辑参与其中。”

根据Peretti在1月份发给BuzzFeed员工的备忘录,他还明确表示人类作家不会被取代,而是说人工智能将与“像我们这样有创造力的人类”协同工作。他写道:“需要明确的是,我们看到人工智能的突破开辟了一个创造力的新时代,它将允许人类以新的方式利用创造力,创造无限的机会和应用。”虽然这些测验在某种程度上符合这种精神——它们没有使用人工智能批量生成文章,而是将其作为一种工具,让人类员工为读者生成定制化结果,这是一个有趣的想法,即使执行起来并不稳定——但这些糟糕的旅行指南显然有些差劲。它们读起来就像是Peretti在1月份说他试图避免的那种内容工厂生成的作品。它们非常像一个实验,目的是看看人工智能是否已经成熟到足以取代BuzzFeed的人类创作者。相反,它们读起来就像是对Peretti在1月份所说的他试图避免的内容工厂类型的概念证明。那种沉闷的现实,再加上它们是由非编辑人员制作的,这让它们感觉非常像是一个实验,看看人工智能是否已经成熟到足以取代BuzzFeed的人类作家。但谁知道呢。也许我们遗漏了AI工作中的一些隐藏宝藏。

最新快讯

2025年11月13日

16:04
《商业内幕》最新报道揭示了一项令人担忧的趋势:语音与动漫风格的AI陪伴应用正迅速渗透年轻群体,其潜在风险不容忽视。Perplexity CEO阿拉文德・斯里尼瓦斯在芝加哥大学的一场重要活动中发出警告,指出这类应用通过深度记忆用户互动历史并模拟自然对话,营造出极强的沉浸式体验。这种虚拟关系的诱惑力可能导致用户过度依赖,逐渐弱化对现实世界的感知,甚至使大脑更容易...
16:04
福耀科技大学与厦门大学正式宣布启动2026年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计划招收约32名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生,共同培养未来科技领域的杰出人才。该项目创新性地采用双导师制,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和科研平台。学生将在厦门大学度过充实的第一年,系统完成课程学习,夯实学术基础;随后转至福耀科技大学,在产业界与学术界深度融合的环境中开展科研工作,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紧密...
16:04
在HBM4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三星电子与SK海力士正全力推进第七代高带宽内存技术HBM4E的研发进程。据业内专家预测,随着HBM4E技术的成熟,高带宽内存市场将迎来重大转折,从传统通用型产品向高度定制化模式演进。未来逻辑裸片的设计将更加灵活,能够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进行定制开发,这标志着内存行业进入个性化定制的新时代。 两家韩国巨头计划加速研发步伐,目标...
16:04
近日,针对网络上流传的东土科技在中东地区承接数十亿元项目的传闻,公司官方平台迅速作出澄清,明确表示该消息纯属虚假不实信息。东土科技在官方互动平台发布声明,强调目前公司海外业务发展一切正常,各项业务指标均处于预期范围内。公司同时承诺,若未来出现达到信息披露标准的重大合同或订单,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及时向公众披露最新进展。 从最新财务报告来看,东土科技2...
16:04
科创板成立四年来成绩斐然,上交所副总经理傅浩最新数据显示,该板块已成功迎来592家上市企业,累计总市值突破10万亿元大关,累计融资规模更是高达1.1万亿元。作为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成果,科创板在短短四年内便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构建起完善的产业链生态,充分彰显了其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价值。 在集成电路领域,121家上市...
16:04
近期,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就金丹科技旗下蒋栋梁团队研发的玉米基可降解骨钉技术展开询问。对此,金丹科技方面迅速作出回应,明确指出相关报道内容未经公司官方确认,且与当前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已正式要求相关媒体进行更正。公司特别提醒广大投资者,应以官方网站及官方公告发布的信息为唯一参考依据,保持理性投资心态。 从最新财务数据来看,金丹科技在2025年前三季度取得了亮眼...
16:04
11月13日,弥费科技正式在上海证监局完成上市辅导备案,标志着这家半导体领域的创新企业迈出了冲刺A股的关键一步。本次辅导工作由国泰海通证券独家负责,为后续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奠定了坚实基础。值得关注的是,就在一个月前的10月31日,弥费科技刚刚成功斩获近3亿元人民币的Pre-IPO轮融资,其中前沿投资作为领投方展现了对其发展潜力的深度认可。 作为国家...
16:04
稳健医疗(SZ300888)于11月12日发布重要公告,宣布其全资子公司深圳全棉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将启动一项规模宏大的投资计划,拟投资约20亿元人民币,用于建设一座年产2万吨水刺无纺布及水刺棉的生产基地。该项目占地面积广阔,约为1000亩,将分两期进行建设与运营。 首期工程预计于2028年9月正式投产,而二期项目则计划在2033年全面投入运营。为确保项目的顺利...
16:04
11月11日,顺络电子在一场机构调研活动中向外界展示了其在AI服务器元器件领域的综合实力。公司代表透露,凭借在材料研发、高端设备应用、创新设计以及精密制造工艺等方面的深厚积累,顺络电子已成功为多家AI服务器厂商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元器件解决方案。这一战略布局不仅覆盖了国内顶尖的服务器制造商,更延伸至海外知名功率半导体模块企业,形成了全球化的业务网络。 目前,顺...
16:04
辉锐光电近日成功完成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高精尖投资和动平衡资本,这一重要里程碑为其在工业级激光金属增材制造领域的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作为行业内的技术先锋,辉锐光电专注于激光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致力于为能源电力、工程机械等高端制造领域提供高性能金属零部件的增材制造设备及专业技术服务。 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持续创新,辉锐光电自主研发的成套激光金属增...
15:30
Valve今日正式揭开了专为PC游戏打造的Steam Machine硬件的神秘面纱,这款创新设备致力于将PC的强大性能与主机的便捷操作完美融合,为全球玩家开启全新的沉浸式游戏体验。在一场备受瞩目的媒体发布会上,Valve不仅详细解读了Steam Machine的核心技术特性,还分享了其未来的战略布局,展现了公司对游戏生态持续创新的决心。 然而,Digital...
15:30
日产汽车正在对下一代GT-R的定位进行深度思考,计划将其打造为品牌旗舰象征而非大规模量产车型。受全球高端电动车市场增长放缓的影响,日产目前尚未确定推出纯电动R36 GT-R的具体时间表。尽管在2023年发布的Hyper Force概念车中,日产展示了搭载固态电池、输出1341马力的四驱电动系统构想,并明确将其视为R35的电动化继任者,但产品负责人吉约姆·卡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