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至23日,2023 DEMO WORLD企业开放式创新大会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策源地——上海松江隆重举行。本届大会由微新创想主办,松江区经济委员会、松江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国家级上海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松江区泗泾镇人民政府、松江区佘山镇人民政府联合协办。大会以“拥抱开放”为核心主题,汇聚了200余家跨国公司及本土企业的创新领袖,共同聚焦开放式创新,通过主题演讲、报告发布、榜单评选、案例展示、需求对接等多元化形式,推动全球创新资源在生物医药行业的自由流动,加速全球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成长步伐。

大会期间,一场名为《聚焦企业创新生态,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的圆桌对话引发了广泛关注。对话嘉宾包括晶泰科技联合创始人及首席创新官赖力鹏、汇禾医疗创始人兼CEO林林、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董事总经理潘晓刚、浦发硅谷银行生命科学及医疗健康负责人叶丹丹、乐纯生物创始人兼董事长秦孙星,并由华盖医疗早期基金主管合伙人张翼主持。对话中,各位嘉宾分享了关于开放式创新的深刻见解,以下为精彩观点提炼:

一、以问题为导向,驱动创新实践
二、创新是初创企业的生命线
三、企业要实现最大价值,必须保持开放合作
四、股权与债权平衡,优化资本结构
五、开放式创新成本低于内部研发

以下为演讲与对话内容整理,由微新创想团队精心梳理呈现:

张翼开场致辞:”非常荣幸能与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疗健康领域的各位大咖共同探讨开放式创新这一宏大命题。在短短30分钟内,我们将分享生物医药企业在创新领域的思考与探索,为行业贡献宝贵经验。这是一个跨学科、跨行业的盛会,首先请各位嘉宾简要介绍所在公司与个人情况。”

赖力鹏介绍晶泰科技:”晶泰科技成立于2014年,源于麻省理工学院创新实验室,2015年回国发展至今已走过8年历程。我们通过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赋能药物临床前研究,在深圳、上海、北京设立办公室,波士顿设有研发中心,团队规模超过1000人,服务全球400余家药企与生物科技公司。晶泰的开放创新实践始于2021年,我们成立了创新平台,包含晶泰创新中心与晶泰投资部门。我们的创新驱动力源于临床问题,秉持敬畏之心,既尊重行业规律,又重视人才价值。我们与百奥赛图、长江生命科学等机构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探索AI+抗体设计、AI+肿瘤疫苗等前沿方向。”

林林分享汇禾医疗的创业历程:”汇禾医疗扎根松江本土,专注于心血管介入产品研发,首款介入三尖瓣修复产品即将进入商业化元年。作为初创企业,创新是我们的生存之本。我们始终将创新作为企业灵魂,吸引认同价值观的人才;同时将创新灵感转化为可落地的产品,为患者创造真实价值。创业四年,我们坚持原始创新,不为捷径所动,如今中国原创高端器械已走向国际市场。未来五年,我们将聚焦商业模式创新,将创新产品推向全球,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舞台。”

潘晓刚阐述阿斯利康的开放式创新战略:”开放式创新是生物医药行业的生命线,也是维持技术领先的关键。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前20制药公司45%的管线来自合作开发,2021年行业65%的销售额源于授权产品。中国创新药企发展迅猛,阿斯利康持续投入近10亿美元,引入近40个创新药。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成立于2020年底,管理30亿人民币基金,投资近20家初创企业,助力中国创新走向全球。我们与和铂医药、康诺亚、珂阑医药等开展深度合作,加速创新管线推进临床。”

叶丹丹分析生物医药产业生态:”浦发硅谷银行作为中国首家科创银行,始终以生态圈打法赋能企业。早期企业需要价值观一致的基金支持,中期企业面临资金与团队扩张的双重挑战,后期企业则需借助产业资源实现商业化。我们观察到,生物医药企业融资过程中股权与债权平衡至关重要。早期以股权为主,中期需引入银行杠杆降低股份稀释,后期可借助产业渠道触达更多患者。政府在此过程中可提供土地厂房配套、项目贷款、股权投资等多维度支持,构建协同创新生态。”

秦孙星解读生物医药上游创新:”乐纯生物成立于2011年,伴随中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从0到1突破卡脖子技术。我们坚持研发导向,在培养基、一次性生物反应器等领域实现国产替代。开放式创新是企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其成本通常低于内部研发。例如,并购几千万上亿的项目,可能只需三五人就能完成内部研发,但实际创新成本远超预期。中国生物医药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拥抱开放式创新,通过合作并购、技术引进等多元方式突破技术瓶颈。”

张翼总结发言:”今天各位嘉宾的分享让我深受启发,对国内医疗健康产业发展充满信心。作为投资人,我们始终关注行业变化与投资策略调整。开放式创新不仅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路径,更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感谢各位大咖的真知灼见,让我们共同期待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美好未来!”

更多大会一手信息,欢迎加入微新创想会员,现场聆听一线投资人、头部企业家的精彩分享,把握最新创投趋势!

最新快讯

2025年08月10日

15:05
8月10日,我国在隧道与地下空间领域迎来重大突破,首个垂直大模型正式问世。这一创新成果由中国中铁隧道局隧道掘进机及智能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其技术体系建立在海量工程数据之上,依托773条工程线路和1200亿条建造数据,实现了对复杂地下环境的精准解析与智能建模。作为我国在该领域的里程碑式成果,该模型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更为全球隧道建设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范式...
15:05
8月10日清晨7时25分,印尼北马鲁古省的杜科诺火山突然喷发,火山灰柱直冲高空约800米,喷发过程持续了整整62.38秒。这一突发性火山活动已将火山警戒级别提升至二级,意味着火山活动正处于活跃状态,存在进一步喷发的可能。根据火山监测部门的紧急通知,所有居民和游客被强烈建议远离火山口周边4公里半径的警戒区域,以避免火山灰、熔岩碎屑以及其他危险物质带来的潜在威胁...
15:05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依托中国先进研究堆,成功运用中子深度剖面分析技术,对全固态锂电池传统单层正极的关键缺陷进行了精准揭示。这一突破性研究首次通过实验直接观测并定量证实了显著的纵向锂浓度梯度现象,并在电极厚度方向上实现了锂浓度的均匀分布。该成果为梯度电极核心设计提供了坚实的实验依据,为全固态锂电池的基础科学认知和工程化应...
15:05
2025年8月10日,中国领先的AI解决方案提供商因赛集团正式宣布,其核心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已成功完成相关备案流程,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及算法备案。这一重要里程碑不仅标志着因赛AI在技术合规性上迈出了坚实一步,更意味着其应用场景将全面纳入规范化管理范畴。作为国内AI领域的先行者,此次备案工作的顺利完成,为因赛AI的合规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其商业化...
15:05
2025年8月10日14时03分,台湾花莲县发生4.5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23.73度、东经121.60度,震源深度为10千米。此次地震由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并发布。地震发生后,台湾多地居民感受到明显震动,部分地区出现短暂停电和道路轻微沉降现象。花莲县作为台湾地震活动频繁区域,此次地震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提醒当地居民需加强防震减灾意识。中国地震台网表示,此次...
15:05
8月10日13时30分,历经艰苦卓绝的奋战,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S104线兴隆2号桥正式恢复通车,标志着此次强降雨灾害中损毁的道路网络已全面恢复交通。在连续近200名救援人员与30余台大型机械设备的协同作业下,抢险团队以惊人的效率完成了道路抢通任务,确保了关键交通要道的畅通无阻。 S104线作为榆中县城连接兴隆山腹地及受灾严重的马坡乡的核心通道,其畅通对于后续...
14:12
近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正全面参与新藏铁路的勘察设计及可行性研究评审等关键工作。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我国铁路建设部门对国家战略的积极响应,旨在通过高效协同,加速推进铁路建设进程。新藏铁路作为一条连接新疆与西藏的战略性交通大动脉,其规划建设不仅对完善我国西部路网布局具有里程碑意义,更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4:12
8月10日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已强势突破9000亿港元大关,达到9008亿港元,标志着港股市场资金流向迎来重要里程碑。本周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为217.51亿港元,较上周环比大幅下降63.15%,显示出市场短期波动对资金流动的显著影响。 中银国际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南向资金已成为推动港股市场的重要增量资金来源,其投资偏好呈现明显特征,尤其对中...
13:42
自7月1日暑运正式启动以来,全国铁路客运量持续攀升,展现出暑期家庭出行热潮的强劲势头。截至8月9日,铁路12306官方数据显示,6至14岁儿童旅客累计乘车人数高达5512.6万人次,这一数字不仅印证了暑期亲子游的火爆,更折射出家庭出行需求的显著增长。暑期作为传统旅游旺季,铁路部门凭借便捷高效的运输网络,为广大家长和孩子提供了优质的出行选择,有效满足了家庭出游...
12:58
8月10日,浙江宁波金七门核电站传来重要消息,1号机组核岛混凝土浇筑正式启动,标志着这一重大能源项目的建设正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作为我国新一代核电技术的杰出代表,“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的新成员正式宣告动工,展现了我国在核电领域的持续创新与领先地位。 该机组采用国际先进的核电技术,设计运行寿命长达60年,是百万千瓦级机组的典范。整个金七门核电站规划建设中,将包含...
12:58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于8月8日至12日在北京盛大举行。8月9日,英伟达Omniverse与仿真模拟技术副总裁Rev Lebaredian在主论坛上发表重要演讲,强调中国在机器人领域已具备完整的产业发展基础,正引领全球迈入机器人新时代。Lebaredian指出,中国不仅拥有全球近半数开发者和研究人员,更汇聚了来自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高校人才,在技术...
12:05
人民财讯8月10日电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在体育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一场史无前例的赛事合作正在酝酿之中。据悉,粤港澳三地将携手探索联合申办世界杯的可行性,这一举措不仅将进一步提升区域体育影响力,更将促进三地深度融合。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成为这一合作的重要契机。2025年11月9日至21日,这场备受瞩目的体育盛会将首次跨越三地,在广东、香港、澳门同步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