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正泰安能的主板上市申请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浙商领军人物南存辉距离收获第三家A股上市公司又迈出了关键一步。目前,南存辉旗下已拥有正泰电器和通润装备两家上市公司,彰显其深厚的产业布局与资本运作能力。成立于2015年的正泰安能,作为中国最大的户用光伏(屋顶光伏)开发企业,目前已成功服务超过100万户农村家庭,成为推动绿色能源普及的重要力量。公司曾获得国家绿色发展基金、鋆昊资本、红杉中国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的青睐,IPO估值一度达到600亿元,展现了其强大的市场潜力与行业地位。

### 浙商大佬的“光伏帝国”:从修鞋匠到能源巨头

1963年7月,南存辉出生于浙江温州乐清,作为家中长子,他13岁便辍学养家,在街边成为一名修鞋匠。1984年,21岁的南存辉迎来命运的转折点。这一年被誉为“中国现代公司元年”,柳传志、张瑞敏、王石等商界翘楚纷纷开启创业征程。南存辉也在此年与朋友贷款5万元,共同创办了一个作坊式的电器开关厂,这便是正泰电器的前身。当时,国内低压电器领域缺乏技术标准,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成灾。南存辉没有随波逐流,而是从上海聘请老工程师指导生产,严把质量关,并积极参与市里、省里及机械部的检查验收,最终成功获得国家生产许可证。16年后的2010年,正泰电器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南存辉迎来了第一家上市公司,此时的正泰电器已稳居低压电器市场的龙头企业地位。

### 转型之路:从传统电气到光伏能源

早在2006年,长期深耕传统电气设备的南存辉便敏锐地察觉到行业变革的契机,开始谋求转型。他成立了“正泰太阳能”(后更名为“正泰新能”),投身光伏电池组件的生产与销售,成为国内最早进入光伏领域的民营企业之一。然而,转型并非一蹴而就。南存辉邀请多位国外专家,经过五六年的反复论证与四五年的人才引进与技术研发,先后投入十几亿元用于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发。但出乎意料的是,民营企业对太阳能的热情过高,地方政府也积极推动,导致市场迅速产能过剩,竞争陷入红海。南存辉再次调整策略,从光伏电池制造转向电站建设,创新盈利模式。2009年,“正泰新能源”应运而生,专注于光伏电站的建设、运营及工程总包,逐步成长为国内最大的民营光伏发电企业。2015年,服务C端的“正泰安能”成立,为农村用户提供户用光伏系统的合作开发、勘测设计、安装及售后运维等全流程解决方案。此外,正泰新能承接了正泰太阳能的光伏电池组件业务,并获得鋆昊资本、高瓴资本、长江产业基金的投资。2023年7月,正泰新能完成20亿元C轮融资,投后估值飙升至130亿元,成为年内光伏赛道最大一笔融资。2022年,正泰电器完成对深交所上市公司通润装备的资产重组,取得控制权,并将光伏逆变器及储能等业务注入通润装备,使其成为南存辉旗下第二家A股上市公司,市值达50亿元。目前,正泰新能、正泰新能源、正泰安能、通润装备等光伏业务的合计市值(估值)已超过800亿元。若正泰安能成功IPO,将正式成为南存辉旗下第三家上市公司,进一步巩固其“光伏帝国”的地位。

### 两年估值暴涨9倍:正泰安能的崛起之路

自设立以来,正泰安能始终专注于户用光伏领域,通过代理商销售成套电站材料,或为第三方投资者及自然人业主提供光伏电站的勘察设计、建设及后期维护服务。目前,正泰安能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户用光伏能源运营服务商,拥有终端家庭用户超100万户,预计全年可产生近200亿度绿电。户用光伏电站主要面向乡村用户,为家庭带来长达20年以上的稳定发电收益。2020年至2022年,正泰安能的营收分别为16亿元、56亿元和137亿元,实现连年翻倍增长;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5亿元、8.7亿元和17.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48%、101%。毛利率分别为35%、29%、26%,呈现小幅下滑趋势。正泰安能获得多家知名投资机构的支持。2021年11月,公司完成10亿元融资,其中鋆昊资本投资2.4亿元,红杉中国投资1.5亿元,公司估值达60亿元。2022年11月和12月,正泰安能连续完成两轮融资,合计金额近40亿元,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出资约10亿元,融资后公司估值飙升至近320亿元。本次IPO,正泰安能拟募资60亿元,若发行不低于10%的股份,发行市值将约为600亿元,两年间估值暴涨9倍。正泰电器作为正泰安能的控股股东,南存辉合计控制正泰电器53.00%的股份,是正泰安能的实际控制人。绿色基金持有正泰安能发行后2.85%的股份,为第二大股东,按IPO估值计算,其持股价值达17.1亿元,较一年前的10亿元出资,实现71%的账面回报。红杉中国持有发行后1.99%的股份,价值近12亿元,两年间获得7倍的账面回报。本次IPO募集的资金将用于户用光伏电站合作共建项目、信息化平台建设、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助力公司持续扩大市场份额与提升运营效率。

最新快讯

2025年08月14日

07:12
中央气象台于8月14日06时再度启动暴雨橙色预警机制。根据最新气象预报,未来两天(8月14日08时至15日08时),我国南方多省将面临严峻的暴雨考验。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贵州等地区预计普遍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区域更将遭遇大暴雨袭击。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广东北部、广西东北部、湖南南部及江西西南部等地存在出现特大暴雨的可能,降雨量或将达到惊人的250至28...
07:12
2025年8月14日,风电行业迎来强劲复苏势头,多家核心零部件企业业绩表现亮眼。Wind数据最新监测显示,截至8月12日,11家A股风电零部件上市公司中,已有6家企业确认或预计半年度净利润增幅突破100%。这一显著增长不仅彰显了行业回暖态势,更揭示了产业链整体盈利能力的提升。 业内专家分析指出,此次行业复苏主要得益于两个关键因素。一方面,风电装机需求呈现明显...
07:12
南方基金近日宣布启动一项重磅自购计划,将斥资不少于2.3亿元人民币增持旗下多只权益类ETF产品。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基金公司对自身产品实力的信心,更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释放出积极信号。据最新数据显示,自2025年以来,公募基金通过自购方式净流入权益类基金的金额已累计超过27亿元,显示出行业整体对市场前景的乐观态度。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基金公司的自购行为具有多重积极...
07:12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于近日召开重要新闻发布会,对全新修订的《煤矿安全规程》进行权威解读。此次修订旨在全面提升煤矿行业安全生产水平,标志着我国煤矿安全管理进入全新阶段。 新版《规程》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明确要求煤矿企业必须配备专职技术负责人,并建立完善的安全技术管理体系。这一举措将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部分企业重生产轻安全的管理模式,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的主导作用,实现安全...
07:12
截至2025年8月13日20时,A股市场已迎来一股显著的分红热潮,共有65家上市公司陆续披露了2025年中期分红计划,总计拟派发现金红利高达829.02亿元。在这股浪潮中,行业龙头企业表现尤为突出,纷纷带头实施大额分红,成为本轮分红潮的中坚力量。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的披露,分红方案也逐渐增多,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企业盈利能力的持续增强,更彰显了其回...
07:12
8月14日最新消息,随着A股上市公司2025年中报的集中披露,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上半年的持仓情况逐渐浮出水面。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8月12日,已有264家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其中64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出现了QFII的身影。这一数据揭示了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二季度市场中的活跃度与投资偏好。 从具体操作来看,QFII在...
07:12
2025财年,思科公司交出亮眼答卷,人工智能相关业务收入突破10亿美元大关。这一骄人成绩不仅彰显了思科在AI领域的深厚积累,更印证了其前瞻性战略布局的巨大价值。作为全球领先的科技企业,思科始终将人工智能视为推动业务创新的核心引擎,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成功构建起完善的AI技术生态体系。从智能网络管理到自动化运维,从数据分析平台到预测性维护解决方案,思科AI技...
07:12
2025年8月14日,全球知名企业甲骨文正式宣布,将在美国西雅图地区的云业务部门实施规模达150人的裁员计划。这一决策是公司主动调整云业务团队结构的重要举措,核心目标在于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团队整体效能。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裁员主要聚焦于云部门,而甲骨文其他业务板块暂未受到影响。目前,关于受裁岗位的具体明细以及后续人员安置方案等细节,甲骨文尚未进行详细披露。...
07:12
2025年8月14日,北京时间,东方汇理最新披露的13F持仓报告揭示了其在第二季度的投资动向,为市场提供了宝贵的洞察。报告显示,东方汇理在二季度积极布局,新纳入了Sandisk和Cipher Mining等成长性企业,显示出对科技板块的持续关注。与此同时,该公司对特斯拉、Meta、奈飞、Palantir以及比特币概念股Strategy(MSTR)进行了大幅增...
06:12
2025年8月14日,美国交易所的铜库存迎来历史性突破,连续增长天数达到惊人的100天,这一数据不仅刷新了自1992年有记录以来最长连续增长纪录,更在金属交易市场掀起轩然大波。这一异常增长趋势的背后,是市场供应过剩与需求放缓的双重压力,引发了全球业界的高度关注和深入探讨。铜作为全球工业生产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其库存数据的波动往往被视为经济健康状况的重要风向标...
06:12
2025年8月14日,西太平洋银行正式公布了其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数据显示该行普通股一级资本充足率达到了12.3%,净息差则稳定在1.99%。这一系列关键指标不仅揭示了银行在本季度的资本实力,更直观展现了其盈利能力的稳健表现。作为一家在亚太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金融机构,西太平洋银行的这一成绩充分体现了其在复杂经济环境下的风险管理能力和业务发展水平。从资本充足...
06:12
截至8月13日,2025年基金分红总额已突破1415亿元,同比激增近40%,展现出基金行业的强劲发展势头。其中,权益类基金表现尤为亮眼,分红金额高达348.84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超过3倍,成为市场焦点。 权益类基金分红大幅增长主要源于两大核心因素。一方面,基金整体业绩表现显著提升,为分红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众多权益类基金在资本市场中斩获颇丰,为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