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卡通煎饼竟敢标价65元?更令人咋舌的是,想要品尝它,年轻人需要排队4-5个小时,而且还是限量供应。在成都抚琴夜市上,海绵宝宝、玲娜贝儿、Labubu等萌态可掬的卡通煎饼摊前,早已是人山人海,成为了一处炙手可热的“网红打卡地”。当煎饼终于到手,许多年轻人却舍不得立刻品尝,而是像捧着稀世珍宝般小心翼翼地拍照留念。社交平台上,这些卡通煎饼从昔日街头小吃一跃成为“顶流”,引发了全网热议。图片源自抖音

年轻人究竟为何愿意为这样的煎饼一掷千金?背后又隐藏着怎样令人着迷的新消费逻辑?跟随「克劳锐」的视角,一同揭开这股潮流背后的秘密。卡通煎饼如何精准俘获年轻人的心?一个简陋的摊位,几口平底锅,却营造出堪比“网红餐厅”的排队盛况。这种火爆景象迅速从线下蔓延至线上,在小红书上,网友们主动分享排队攻略、定制体验和精美成品。图片源自小红书

如今,卡通煎饼早已超越了果腹的功能,蜕变为年轻人争相打卡的“社交货币”,甚至成为他们情感寄托的载体。一份煎饼何以拥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首先,它赋予年轻人强烈的参与感与个性化体验。不同于传统煎饼的标准化制作,卡通煎饼的魅力核心在于定制化。年轻人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挑选心仪的动漫、游戏IP形象进行定制。无论是《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哪吒,还是《原神》里的钟离,只要符合年轻人心中的“本命”,都能被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煎饼之上。图片源自小红书

更让年轻人沉醉的是煎饼的匠心制作过程。一个完整的卡通煎饼,从开始到完成需要15-20分钟。用巧克力勾勒轮廓,牛奶蛋液精心填充,根据图案形状层层叠加。在制作过程中,最先映入眼帘的是略显粗糙的背面,但当煎饼翻面后,一个精美的卡通形象便跃然眼前。这种反差带来的惊喜与视觉冲击,让年轻人纷纷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这份快乐。图片源自抖音

第三,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卡通煎饼为年轻人提供了丰富的情绪价值。当消费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更是自我表达和社交互动的载体时,卡通煎饼便成为了一个完美的“晒图神器”。一份独一无二的卡通煎饼,在社交平台上被年轻人精心展示,收获点赞、评论与认可,同时这种分享也进一步扩大了传播范围,吸引更多人来体验。而煎饼上的IP图案,更是年轻人对二次元文化、特定角色的情感寄托。这与之前小学生疯狂抢购的“军火”烧饼如出一辙。两者都凭借创意打破了同质化,让“吃”变成了一件能带来情绪价值的事。这种情感上的连接与共鸣,让年轻人愿意付出高价和时间。最后,限量供应的策略,进一步激发了年轻人的购买欲望和排队热情。每天限量60份,甚至有人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排队攻略”以及微信群叫号,将消费过程转化成了一种社交活动。图片源自小红书

对于年轻人而言,排队本身已成为一种独特的体验,一种为了“爱”而付出的证明。当他们最终捧到那份来之不易的煎饼时,这种仪式感让这份消费更有意义,更值得被记录和分享。高价与排长队的反差,让买到的年轻人感受到了无与伦比的价值与仪式感。煎饼果子也能变身“谷子”卡通煎饼的爆火,实际上是“谷子经济”在餐饮领域的生动实践。“谷子”一词源于日语“グッズ”(goods)的音译,最初指代动漫、游戏等二次元作品的周边产品。随着泛二次元文化的普及,这一概念逐渐泛化,泛指一切与个人兴趣、情感寄托相关的周边产品。根据《2025微博泛二次元内容生态研究报告》数据,2024年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达5.03亿人,泛二次元及周边市场规模达5977亿元。一个庞大且消费能力强劲的年轻群体正在崛起,他们更倾向于为“爱”买单,为兴趣付费。卡通煎饼正是传统食物“谷子化”的成功案例。它通过IP联名和定制,成了一种可吃、可玩、可收藏的“谷子”。年轻人们购买的,不仅仅是煎饼,更是对喜爱IP的支持,对特定文化的认同,以及一份独一无二的情感体验。在过去,消费者追求性价比,而现在年轻人的消费逻辑已经悄然转向“心价比”。他们更看重产品所能带来的情感满足、文化认同、自我表达以及精神愉悦。65元的煎饼,从食用价值来看,性价比或许并不高。但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购买的是一份与喜爱IP的深度联结,一份独一无二的定制体验,一份可以分享到社交平台的“谈资”。图片源自小红书而花了那多时间和精力到手的煎饼却不舍得吃,更能说明卡通煎饼的收藏价值远大于食用价值,是典型的心价比消费。值得注意的是,“谷子经济”的崛起,也为餐饮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传统的餐饮模式,仅仅提供美味的食物已不足以完全吸引这届年轻人。许多品牌早已开始尝试联名。一些品牌与热门动漫IP进行联名,推出限定套餐、周边产品。例如木木来电等主题餐厅,将餐饮与潮流艺术、二次元文化结合,营造沉浸式体验。这些尝试也证明了IP与餐饮的结合,能够产生巨大的商业潜力。图片源自小红书

卡通煎饼的爆火,深刻反映出当下年轻人消费逻辑的变革:从单纯追求性价比,到更注重“心价比”。他们愿意为情感、为兴趣、为文化认同、为自我表达而倾注金钱和时间。未来的餐饮竞争,可不仅仅是口味和价格的较量,更是品牌与消费者之间情感连接的比拼。餐饮品牌应该积极“懂年轻人”,用圈层文化建立情感纽带,提供情绪价值和文化体验,或许可以成为新的增长点。写在最后过去,二次元代表着小众、宅文化,如今的二次元群体逐渐大众化,年轻人的消费逻辑早已焕然一新。品牌也该思考如何创新,真正去“懂年轻人”,与他们建立深层的情感共鸣,才是赢得未来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