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人类视听体验的方方面面,从文字到图像,从视频到音频,甚至包括语音和音乐。曾经对AI音乐持坚决抵制态度的唱片巨头们,如今也不得不转变立场,顺应这一时代潮流。今年9月,华纳音乐正式签约首位虚拟歌手Noonoouri,并发行了她的首支单曲《Dominoes》;而8月,环球音乐与YouTube联手打造了“音乐AI孵化器”,致力于解决AIGC技术带来的音乐版权问题。相比之下,国内市场对AI音乐的接受度更为开放。网易云音乐与小冰公司合作推出了AI音乐辅助创作工具,并创立了国内首个虚拟歌手厂牌“WOWAIDO!”。AI技术模拟的律动与人声,通过虚拟歌手这一载体呈现给大众,彻底改变了过去虚拟形象所发出的机械感十足的电子合成声,实现了接近真人嗓音的效果。与此同时,形象多变且持续迭代的虚拟歌手逐渐转型为AI歌手,打破了虚拟与现实的界限,拓展了更多的应用场景与商业价值。
华纳音乐签约的虚拟歌手Noonoouri在今年9月,凭借其在社交媒体Instagram上超过40万名粉丝的虚拟形象,与华纳音乐公司签订了唱片合约,并发行了首支单曲《Dominoes》。这一举措使Noonoouri成为首位签订大型唱片合约的虚拟歌手。Noonoouri的虚拟形象诞生于2018年,由艺术创意人Joerg Zuber设计,是一位以模特为角色定位的动漫形象。以往的动漫角色往往服务于吸引粉丝的故事与剧情,而Noonoouri则专注于为高端时尚品牌代言,活跃于各大主流时尚杂志,曾与Dior、Miu Miu、Calvin Klein等国际大牌合作。“出道”两年,Noonoouri在Instagram上积累了36万粉丝,但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其粉丝数量增长缓慢,仅维持在40万左右。直到加入华纳音乐,Noonoouri解锁了“虚拟歌手”身份。在Instagram上,单曲《Dominoes》的MV播放量超过25万,成为其近年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让虚拟人物动起来,无论是动画、CG还是动捕技术,但Noonoouri的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这就要归功于AI技术为这位虚拟模特带来的机遇。据悉,Noonoouri在《Dominoes》中的歌唱部分,是在一名真实歌手的声音基础上,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合成的,作品的词曲创作人和乐手都将获得相应的版税和发行分成。签下Noonoouri的华纳音乐,在今年4月曾因版权问题抵制AI音乐,但仅几个月后,这家唱片巨头的态度便发生了转变。
另一家曾经拒绝AI音乐的唱片公司环球音乐,在今年8月与YouTube合作推出了“音乐AI孵化器”,旨在与艺术家和音乐家合作探索人工智能在音乐中的应用,并保护音乐作品的版权。此外,UMG和YouTube的母公司谷歌也正在商谈授权艺人的声音和旋律来训练AI模型。唱片公司对AI技术的态度转变,不难理解。自2023年以来,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图文到视频再到音频的生产都在被AI技术改造,渗透到大众的视听体验中。YouTube首席执行官Neal Mohan曾表示,仅2023年,YouTube上与生成式AI工具相关的视频观看次数就超过17亿次。面对大众对AIGC的广泛接受,唱片公司们也不得不调整思路,思考如何将自身积累的版权资源与AI技术结合,“训练模型-制造工具-激发创作”成为一条成熟且有效的路径。
事实上,音乐与新工具的结合早已不是新鲜事,早期的电子音乐合成器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正在热播的《乐队的夏天》中,乐队“超级市场”以独特的电子音乐重新吸引了年轻乐迷的注意,而他们正是第一个将电子音乐引入中国的乐队。逐渐被大众接受的电子音乐几乎都是由合成器制作完成的。在电子音乐早期,合成器本身就是一个硬件设备,通过电信号仪表放大器后,再通过扬声器或耳机表达出来。进入计算机时代,越来越多的合成器软件涌现,现代流行乐的制作只需一台电脑,利用合成器软件就能制作出完整的音乐作品。2004年,乐器生产商YAMAHA推出了电子歌声合成软件VOCALOID,使电子音乐的创作变得更加简单。不仅音乐,连人声唱歌都能实现,创作者只需输入音调和歌词,就能合成类似人类的歌声。VOCALOID是国内二次元圈里所称的“V家”。或许你对VOCALOID软件不熟悉,但你一定听说过初音未来、洛天依、星尘等虚拟偶像,他们的声音就来自于VOCALOID。还记得芬兰传统民歌《耶娃波尔卡》被初音未来翻唱后的效果吗?这首翻唱曲目以“甩葱歌”为名迅速走红。
YAMAHA在开发VOCALOID时,就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或者说是AI的基础——大数据。他们通过采集大量人类声音样本,利用神经网络合成技术,制作成音源库。用户通过设定参数调用库里的声音,就能产出人类歌唱的效果。VOCALOID的能力被许多虚拟偶像公司使用,但这些虚拟歌手也存在明显短板,由于声音是电子合成,一旦开嗓就带有明显的电音感和机械感,因此其应用范围大多局限于二次元领域。但2023年以来,随着AI视觉技术的迭代,虚拟人变得越来越真实,再给他们配上电子音就会破坏好不容易升级出的真实感。AI不仅能提升视觉效果,听觉体验同样可以改善,声音大模型训练下的类人声开始通过虚拟人发出。今年6月,小冰公司与网易云音乐合作,推出了AI音乐创作软件“网易云音乐·X Studio”,并成立了包含12名虚拟歌手的厂牌“WOWAIDO!”,这些虚拟歌手既能演唱摇滚,也能驾驭流行,音色涵盖甜美、可爱、悠扬等多种类型。在这些虚拟歌手的评论区里,有人留言:“不敢相信这是AI唱出来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些AI歌手的声音并非简单“照搬”某一自然人的声音,每一个声音背后往往都是由许多不同声源合成而成。据悉,声源数量庞大且均获得了授权,从而解决了版权问题。AIGC技术为虚拟人注入了“发声”能力。网易云音乐·X Studio等AI创作工具的出现,让音乐人在几秒内就能获得演唱干声,通过参数调整,即可呈现一首歌曲想要被歌手呈现出的效果。
回想初音未来诞生之初,其目的也是为了解决制作人或编曲人找不到歌手的问题。这样一个造型出圈、无风格限制、颠覆传统人声的“声音容器”,也激发了制作人们不断尝试,这才有了虚拟偶像这一行当。正如“初音未来之父”伊藤博之所说:“数字作品是越被使用,其价值越高”,而创作者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为没有生命的事物注入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