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科技新知(ID:kejixinzhi),作者王思原,编辑伊页,经微新创想授权发布。从创立到上市,蔚来、小鹏和理想分别耗时4年、7年和5年,而成立仅2年的极氪已进入路演阶段,或将打破造车新势力最快上市纪录。据知情人士透露,极氪近期将在香港、新加坡、中东等地与投资者会面,评估其在纽交所IPO的吸引力,计划募集约10亿美元资金。若成功,这将成为自滴滴2021年募资44亿美元以来,中国企业在美最大规模的IPO。作为吉利旗下子品牌,极氪自带”金汤匙”光环。无论是两年内推出三款车型的速度,还是交付量创下新势力最快纪录,甚至获得宁德时代等资本青睐,都展现出强大的融资能力。这样的成绩在现实中显得近乎完美,但近两年资本市场和消费市场的变化,也让极氪的短板需要被重新审视。
01上市在即,预期下调
近年来,吉利、广汽、长城等传统车企纷纷创立全新电动品牌,独立运营电动化产品,试图在全球纯电汽车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并在资本市场获得长期支持。背靠吉利的极氪发展最为迅猛,交付量屡创新高,今年有望超越蔚小理。目前正值上市前的最后阶段,多位资深投资人士表示,极氪上市成功的可能性极大。但据消息人士透露,极氪尚未与国内及香港投资机构接触,重点转向海外投资者。截至9月初,极氪已与新加坡和欧洲部分投资机构进行初步会谈。据洽谈结果显示,极氪希望获得180亿美元估值(约1314亿元),比蔚来和小鹏当前美股市值高出30亿美元。有投资人指出,这一估值超出预期。考虑到仍处于早期沟通阶段,极氪的报价还有下调空间。科技新知认为,极氪想要达到蔚小理同等市场估值,难度不小。
首先,当前美股环境和市场活跃度已降温。投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对汽车电动化概念的热情减退,中概股认可度在2020年环境变化后发生转变。严格的监管审核、高通胀和不断上升的利率,导致近两年中概股数量和募资规模锐减,部分企业甚至退出美股。科尔尼咨询董事桂灵峰表示,美国资本市场对中概股和纯电动汽车企业仍持谨慎态度。极氪在欧洲布局较为急促,尤其在德语区推广显得仓促,主要目的是向海外投资者展示存在感。从这一角度看,海外投资者对其商业模式和产品前景预测较为保守。
极氪的优势在于作为从传统车企拆分出的独立品牌,可以与其他品牌共享平台研发投入和资本开支,财务数据更乐观。但吉利拥有全球最多的汽车子品牌,投资者会理性评估极氪研发和供应链成本对毛利率的影响。极氪CEO安聪慧曾表示,今年上半年毛利率达两位数,高于行业水平,但与头部新势力仍有差距。此外,极氪能共享SEA浩瀚架构的程度,以及宁德时代的战略扶持力度,都将影响最终估值。
对于尚未盈利的极氪,更多投资者评估市值的核心是未来增长潜力,而非当前收入。如何在保持独立性的同时完成2025年65万辆销量目标,是关键考量。今年上半年,极氪净亏损8.09亿元,较上年同期扩大。从线下渠道建设到座舱和智驾短板的改进,都需要持续资金投入。但吉利集团内部要求极氪资金自担和独立的呼声渐高,这意味着极氪需在加速上市的同时增强”自我造血”能力。
02降价换量,加速与补课并行
极氪成立之初就设定了激进目标:2025年实现65万辆年交付量,成为全球豪华电动车市场前三。”去年销量7万辆,今年目标是14万辆,压力很大但未放弃。2025年要在2024年基础上再翻倍,实现65万辆交付目标。”安聪慧表示。然而,今年前三个季度,极氪仅完成目标的56.42%。最后冲刺阶段,要靠三款走量车型实现月销1.5万辆以上,在同行价格战背景下难度不小。
极氪的产品定义和营销策略明显走差异化路线。极氪001、009和X分别对应猎装轿跑、豪华MPV和紧凑型SUV细分市场,类似长城欧拉和硬派越野模式,从小众切入,用爆品拉动销量。成功先例在前,极氪战绩也不错。极氪001上市两年多,一直是40万以上纯电车型销冠,今年仍蝉联30万以上纯电车型销冠;50万元以上极氪009销量表现突出。但行业价格战加剧,细分市场用户规模瓶颈,极氪不得不降价应对。官方称降价是为了扩大用户范围。安聪慧表示:”通过权益方案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扩大了用户开口,产品订单显著提升。”数据反映,极氪月销重回万辆大关。
科技新知认为,极氪降价除了稳住主力车型001销量外,还为进入中低端市场的极氪X做铺垫。今年4月推出的20万元以下极氪X,进入竞争激烈的中端SUV市场。安聪慧透露,今年14万辆销量目标中,极氪001、009和X预计分别交付7万辆、3万辆和4万辆以上。对于起售价近50万元的极氪009这类中大型MPV,市场过于小众,难以支撑销量(前三个季度销量刚突破万辆),最后一个季度突破3万辆几乎不可能。降价后的极氪001销量虽有回暖,但爆款特质也让友商看到豪华猎跑市场潜力。蔚来ET5旅行版、腾势N7,以及阿维塔12等竞品,在定位和性能上与极氪001重合度高,且前两者售价更低,预计将带来冲击。因此,极氪X成为冲量的关键车型。上市至今月交付量约4000辆,占总量3成以上,对刚交付车型而言表现不错。但能否达到全年4万辆目标,仍需观察。
03与蔚小理对比,差距何在?
极氪打造品牌的路径借鉴了新势力思路,如强调智能科技、用户共创等。但在智能化方面,虽领先传统车企,与特斯拉、蔚小理、华为等第一梯队仍存在差距。以自动驾驶为例,小鹏XNGP可实现高速、城市、停车场场景无缝连接;理想计划年底前在100城开通城市NOA;华为已覆盖45城,阿尔塔、问界等车型也将加入特定场景智能驾驶行列。相比之下,售价30万元的极氪001才刚上线”高速NZP”,要知道这一功能在10万元级别国产车上已普及。值得注意的是,极氪NZP采用Mobileye方案,使用纯视觉系统和低算力芯片,体验良好。自研路线将采用英伟达芯片,搭配视觉系统和激光雷达,高低搭配兼顾成本和技术优势,且适用于浩瀚架构其他品牌。
极氪智能驾驶进展缓慢的原因,有业内人士猜测是Mobileye EyeQ5H芯片首次量产上车时,感知数据和极氪规控算法配合不佳。简单说就是自研路线尚不成熟。事实上,车机一直是极氪短板。首款车型极氪001交付初期频繁出现卡顿、黑屏、语音迟缓等问题。极氪斥资3亿元为车主免费换装高通8155芯片系统才稳住局面。但今年多位车主反映中控屏出现动力系统故障信息。微博上多名大V发文称,极氪车机BUG导致倒车时影像或雷达延迟,引发撞车事故。今年人才招聘、研发投入及车主反馈显示,极氪正在加速补齐短板。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极氪长期未解决的电动门缺陷,以及辅助驾驶优惠服务区别对待车主,成为新的诟病。9月极氪进化日活动上,NZP功能上线送出12个月免费使用权,现场欢呼,但001车主却反应冷淡。一位车主称”惊喜之外,还有恶心”,因为未勾选NZP的车主获赠12个月免费使用权,而已勾选但未付款车主获赠终身免费使用权。极氪解释是为感谢提前支持智能驾驶的车主,但此举引发不满——一来有区别对待之嫌,二来相当于”亏了3万”。部分车主表示,当时未勾选也有销售误导,有的销售建议先观望再补购。新能源车迭代快,蔚小理等新势力在老用户权益上已走过弯路。极氪此次决策失误,更显弄巧成拙。
销量上极氪已具备与蔚小理比肩的实力,但长远来看,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产品质量和用户信任才是车企稳健发展的保障。以用户体验见长的新能源车,体验不仅限于车内,更关乎车外服务。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