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国教育界近期对小学生过度依赖人工智能工具完成作业的现象表达了深切担忧。随着高校中 AI 作弊丑闻频发,这种趋势已悄然蔓延至小学阶段。越来越多的孩子在面对研究性或思考性课题时,倾向于借助 AI 工具“外包”作业,这种现象在校园中日益普遍。
在首尔一所小学的课堂上,教师们敏锐地察觉到高年级学生几乎本能地寻求 AI 帮助的倾向。五年级教师金老师分享道,当讨论“无儿童区”议题时,学生们迅速调用 ChatGPT,并引用了“财产权”“空间公共属性”等专业术语,这些内容显然并非他们自主思考所得。金老师无奈表示,这种情况正在剥夺孩子们独立思考的机会。
除了教师们的忧虑,学生们自身也承认 AI 已成为校园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位六年级学生坦言,他们常用 ChatGPT 解决同学争执或撰写班级竞选演说,认为手动查找资料过于繁琐。而在家长群体中,对此现象的反应呈现两极分化:一部分家长担心孩子会对 AI 产生认知依赖,另一部分则认为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掌握 AI 技能是必备能力。

教育专家对此发出警告,若不加以规范,低年级学生过度使用 AI 可能对其批判性思维能力造成长远影响。成均馆大学教育学教授杨正镐指出,直接复制 AI 生成的答案,恰恰违背了运用技术拓展思维的本意,可能导致学生推理和批判能力逐渐退化。光州教育大学朴南基教授同样强调,学习过程不应被“外包”,过度依赖 AI 思考只会让学生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他呼吁学校制定相关规范,有效遏制学生对 AI 工具的滥用。
这一现象折射出韩国教育体系面临的更深层挑战:在提升学生数字素养的同时,如何避免 AI 取代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基本要素。许多小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依赖人工智能工具,引发教师们的担忧。教育专家警告,过度使用 AI 可能削弱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家长对此现象反应不一,有人担忧认知依赖,也有人支持掌握 AI 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