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Gemini3逆袭、阿里千问破局 AI巨头同题异解战ToC

全球AI To C市场正经历一场悄然变革。以OpenAI、DeepSeek为代表的AI创业公司,凭借大模型技术突破,在C端应用市场占据领先地位。相比之下,谷歌、阿里巴巴等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厂,虽在C端AI应用上进展缓慢,但近期却凭借AI技术实现了华丽逆袭。

在OpenAI凭借ChatGPT领跑的两年间,谷歌始终陷入”我们也有大模型”的被动局面。直到Gemini3Pro与Nano Banana Pro的横空出世,谷歌Gemini3系列大模型在多模态处理、逻辑推理、Agent能力等三大核心维度,几乎刷遍行业权威榜单,让外界重新正视其技术实力。据外媒报道,OpenAI CEO奥特曼内部备忘录坦言,谷歌的进展已带来”暂时的经济阻力”,这背后是OpenAI研究员早已知晓的事实——Gemini3已超越他们。

回到中国AI市场,阿里巴巴通义千问大模型虽以开源能力占据领导者地位,但在C端应用市场却始终未打开声量。11月17日阿里正式推出千问APP公测版,直接对标ChatGPT。一周后的24日,千问App狂揽千万下载量,上线三天即冲入苹果App Store免费总榜前三,这一数据不仅打破AI应用增长纪录,更颠覆了”先入场者占优”的行业惯性。阿里巴巴这个看似”后发”的玩家,正用千问App完成惊艳的弯道超车。

谷歌Gemini3逆袭、阿里千问破局 AI巨头同题异解战ToC插图1

如今谷歌和阿里这两大巨头,谷歌靠技术突破洗刷了被动跟跑的狼狈,重回正面抗衡;阿里则凭借技术+生态破局,有望彻底拿下重要C端AI应用市场。尽管两者都实现AI逆袭,却走出截然不同路径:谷歌以封闭的Gemini模型坚守信息入口优势,阿里则用开源Qwen模型和庞大商业生态,开辟”会办事”的AI新赛道。这场跨越太平洋的双重翻身战,不仅改写全球AI To C竞争格局,更揭开新命题:当技术与生态深度耦合,AI终局之争早已不是单一维度输赢,而是同题异解下的价值重构。

先磨刀后砍柴 大厂AI全栈能力发力

在AI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真正的玩家从来不是单纯的模型开发者或应用搭建者。就好比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厂射程内的业务中,中小企业很难长久生存。这背后根源在于大厂具备全栈技术能力和生态服务体系。AI时代同样如此。谷歌和阿里都是手握”全栈入场券”的超级玩家,构建了从底层芯片硬件、模型架构到上层应用的垂直整合能力。

谷歌的全栈布局早已成型:以TPU芯片为算力基础,以Gemini大模型为技术核心,最终落地于搜索、YouTube、安卓等超级应用,形成”芯片-模型-应用”完整闭环。这种布局让谷歌能持续强化信息入口垄断地位,每次模型迭代都能直接赋能核心业务。阿里的全栈能力则隐藏在庞大商业帝国之下:底层有芯片提供算力支撑,中间层是Qwen系列大模型,上层串联淘宝、高德地图、支付宝、本地生活等高频应用。这种”芯片-模型-生态”全栈架构,看似与谷歌相似,却在应用层本质不同——谷歌应用核心是”信息获取”,阿里应用核心是”任务执行”。前者巩固现有优势最优解;后者激活生态价值最优路径。

谷歌Gemini3逆袭、阿里千问破局 AI巨头同题异解战ToC插图2

AI面向市场应用时,不是技术方向不同,而是技术必须与自身业务底盘、盈利逻辑、用户需求绑定,才能提供持续性服务。谷歌和阿里最终形成了”信息入口”与”服务闭环”两条不同赛道。这种全栈技术能力构建需要长期积累和巨额投入。阿里巴巴此前就官宣未来3年投入3800亿做AI基础设施建设。如此大手笔投入,对创业公司难以想象。因此,这两家巨头都不会满足于”卖铲人”角色,而是要亲自定义AI时代产品形态。

更为关键的是,面对AI ToC市场热潮,两家巨头都展现了惊人战略耐心。2022年底ChatGPT爆火后,行业掀起AI应用狂欢潮,无数创业公司急于推出产品抢占市场。但谷歌和阿里却选择了”先磨刀,后砍柴”策略。谷歌直到2023年底才正式发布Gemini模型,阿里则从2023年开始持续打磨Qwen模型,直到2025年11月才推出独立千问App。这种”后发而先至”策略背后,是平台级公司对颠覆性技术的敬畏——AI竞争不是短期流量争夺,而是长期技术壁垒和生态构建。以千问App爆发为例,本质是Qwen系列模型两年技术积累的厚积薄发。自2023年全面开源以来,Qwen系列模型完成从基础版到旗舰版快速迭代,完美诠释”先磨刀”战略。谷歌为了让Gemini模型适配多模态场景,投入数千名工程师,经过两年才推出综合模型。两家巨头的共同选择证明:在AI时代,底层模型实力决定上层应用天花板,没有经过市场验证的技术根基,再华丽的应用也只是空中楼阁。

做开源、融生态 如何用AI为内部造血

同样是全栈玩家定位,在”先模型,后产品”相同定位下,阿里和谷歌在生态构建上作出截然不同选择。模型发布策略上,是做坚定开源党,还是走少量开源、核心闭源商业化路线,成为两者入局C端关键分野。

谷歌Gemini3逆袭、阿里千问破局 AI巨头同题异解战ToC插图3

阿里走出独特道路:先用开源打动开发者,通过社区反馈加速技术迭代,最后实现对闭源的追赶甚至反超。作为全球开源策略最激进公司之一,阿里是坚定开源派。2023年开始,阿里先后开源超过300款模型,在全模态、全尺寸基础上,拿出多款SOTA模型,让Qwen系列模型可用性不输闭源模型。今年7月,阿里先后开源超过闭源模型Claude Sonnet4的编程模型Qwen3-Coder、推理能力创开源SOTA纪录的Qwen3-235B-A22B-Thinking-2507。开源两年内,Qwen系列大模型全球下载量超6亿次,成功建立庞大开发者社区。相比之下,谷歌应对AI2.0时代策略,不再愿走开源老路。通过开源Gemma等模型降低开发者迁移成本,同时巩固闭源Gemini系列模型,维系高价值客户群体。虽然今年加大开源力度,但谷歌开源策略与阿里截然不同。

阿里云CTO周靖人给出答案:”不开源反而风险更大,因为开源至少会追上闭源,甚至发展得更好。”在使用反馈迭代中,开发者建议成为反哺Qwen系模型优化资源。最终万亿参数模型Qwen3-Max发布,夯实底层技术支撑。就在11月初,Qwen3-Max-Thinking预览版本在AIME25等数学竞赛测试中刷得满分。模型能力追上闭源模型后,造”入口”变成顺理成章选择。搭载Qwen3-Max的千问App,靠着模型口碑、开源积攒用户基础,实现一周突破千万下载量,速度比DeepSeek、Kimi等AI助手产品更快。

用开源换取用户基础,是阿里第一步棋。作为阿里AI to C超级入口,对比谷歌,千问App还将综合阿里系独有生态优势。谷歌将AI搜索结合到搜索服务中,用AI帮助用户快速得到综合性回答。但AI搜索可能革掉搜索引擎赖以生存的广告业务。因此谷歌态度谨慎缓慢,去年才开始试水在搜索引擎中加入AI回答推荐功能。而把AI放到以电商起家的阿里身上,则成为盘活整体资源新希望。”千问与高德、淘宝、支付宝、闪购等已在联合开发,进展非常快,预计很快有大版本更新。”阿里千问团队透露。对比当下AI助手重”聊天”定位,千问聚焦”能办事”定位,基于用户阿里系应用使用习惯做个性化服务。无论是用App做旅行攻略,实现买机票、选饭店,还是基于淘天产品给出比价服务,都是千问下一阶段可能实现的功能。

通过模型-生态深度绑定,阿里以AI作为起点,逐渐在技术和生态上找到契合自身发展的新路线。从入口到”闭环” AI重写大厂战略

谷歌Gemini3逆袭、阿里千问破局 AI巨头同题异解战ToC插图4

AI助手角色正在全球发生新转变。中美AI双方视角结合各自优势,走出不同路线。美国市场更注重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中国市场更关注技术实用性和用户价值实现。从ChatGPT爆火到千问一周突破千万下载量,AI助手生态已发生改变。目前OpenAI的ChatGPT、谷歌Gemini仍停留在回答场景,只解决基础问答。反观国内市场,AI助手落地已不再是单个产品较量,而是考验企业如何将AI与用户日常生活场景整合,把纸上谈兵问答变成解决用户痛点帮手。

以阿里千问为例,目前版本更像全能助手:AI PPT、深度研究加速办公效率;视频/语音通话降低使用门槛,让不懂AI小白也能像和人对话般提问;AI修图、拍照讲题综合当下最多场景。一个App就能解决用户各项需求。作为”全能助手”,手握流量和场景优势的大厂,如何利用AI跑好商业飞轮,是AI时代必答题。可以预见,千问将作为”神经网络”,串联起阿里集团所有业务,通过AI Agent整合内部生态。其战略意义在于,对内能粘合内部业务,提升效率;对外改善用户体验,提供无缝闭环智能服务。

虽然协同具体更新尚未释出,但阿里现有资源布局不难想象千问可能性。对于购物、点餐、出行等高频场景,千问有望成为串联多个场景桥梁,成为跨应用、跨场景全面AI助手。一方面,作为AI助手,千问通过Agent形态提升阿里系产品使用黏性。比如通过内接AI助手以比价、推荐等形式帮助用户快速挑选商品,提升用户体验和频率。另一方面,千问作为独立App将承担阿里AI C端流量入口。但与其他入口不同,通过深度整合电商、支付、物流等业务生态,千问不仅是AI工具,更是完整生活服务平台。通过自身流量,有望为其他阿里系产品”造血”,共享流量收益。比如购物场景中,千问可直接给出建议并推送商品链接,在应用中完成销售转化。

做电商起家的阿里,这是更擅长的主场。All in AI三年,阿里一切早有迹可循。2023年9月,阿里巴巴集团CEO吴咏铭上任后通过内部信宣告”用户为先、AI驱动”。此后阿里持续推进工作,把AI深入到集团内部,用AI驱动业务发展。过去几年,从淘宝天猫、阿里国际,到高德地图、飞猪旅行,AI已渗透到阿里业务方方面面,在提升业务效率、提高增长速度方面产生实际业务价值。未来,千问作为关键枢纽,与阿里生态全面联动后,将释放更大商业动能。

最新快讯

2025年11月25日

20:30
2025年9月至10月期间,中国通号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成功斩获了十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项目。这些项目的总中标金额高达25.39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公司2024年经审计营业收入的7.82%,充分彰显了市场对中国通号的高度认可与信赖。此次中标的项目主要集中在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等核心领域,不仅体现了中国通号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先地位,更进一步完善了公司在...
20:30
2025年11月25日,游戏巨头EA正式宣布,《战地6》震撼登陆PC、PS5及Xbox Series X|S平台,开启为期一个月的限时免费试玩活动。玩家们现在可以免费下载试玩版“Battlefield REDSEC”,沉浸式体验游戏内三大经典地图与五种丰富多样的游戏模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在试玩期间积累的游戏进度都将完美继承至完整版,让玩家无缝衔接战斗体...
20:30
万润股份于25日发布公告,宣布控股股东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启动增持计划。此次增持行动旨在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提振投资者信心,彰显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念。根据公告内容,控股股东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系统以集中竞价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增持总额预计在3.65亿元人民币至7.30亿元人民币之间。 此次增持的资金来源明确为控股股东的自有资金及自...
20:30
2025年11月25日,广州车展现场迎来重磅消息,广汽埃安携手京东与宁德时代共同宣布,备受瞩目的埃安UT super正式拉开全面交付帷幕。这款车型作为三方战略合作的结晶,不仅代表了汽车行业的技术革新,更开创了全新的产销模式。通过引入“线上选配+线下交付”的创新机制,用户能够更加便捷地定制专属座驾。只需在京东APP完成下单,即可享受2至4周的快速提车服务,极大...
20:30
2025年11月25日,备受瞩目的独立游戏《潜水员戴夫》在Steam国区迎来史无前例的深度折扣,限时特惠价仅为44元,相较于原价80元实现了令人惊喜的5.5折优惠。这款由韩国知名游戏开发商NEXON旗下Mintrocket倾力打造的佳作,自2023年6月28日发售以来便迅速在全球范围内俘获了玩家的心,积累了如潮的好评。游戏凭借其独特的跨平台支持,覆盖了PC、...
19:58
2025年11月25日22:00(北京时间),备受瞩目的BLAST Slam V《DOTA2》赛事线上入围赛正式拉开帷幕。本次赛事吸引了12支顶尖战队参与角逐,其中XG、Tidebound、Yakult Brothers和Tearlaments四支中国战队强势出征,共同争夺宝贵的6个线下参赛席位。根据赛事规则,最终脱颖而出的2支队伍将直接晋级半决赛,而另外4...
19:58
2025年11月25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正式宣布,其自主研发的糖尿病创新药物Amycretin在二期临床试验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积极成果。这一突破性进展为全球数百万2型糖尿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试验数据显示,接受Amycretin治疗的患者不仅体重实现了显著下降,其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也出现了明显改善,这标志着该药物在血糖控制和体重管理...
19:58
2025年1月至10月,全国税务部门联合公安、商务、市场监管等多部门,成功查处高风险加油站3904户,有力打击了行业涉税违法行为。此次专项行动由税务部门牵头,整合多部门执法资源,形成监管合力,重点针对加油站偷逃税款、虚开发票等违法行为展开集中整治。行动期间,相关部门密切协作,通过大数据分析、现场检查等方式,精准锁定违法线索,实现靶向打击。最终,共查补税费款及...
19:58
2025年11月25日,智光电气正式发布公告,宣布其旗下核心子公司内蒙古智光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与内蒙古创源科右新能源有限公司达成一项重大合作协议。根据合同约定,创源科右将向内蒙古智光采购总金额达1.52亿元人民币的高压级联构网型储能系统。此次合作不仅属于智光电气的主营业务范畴,更标志着公司在储能领域的技术实力与市场竞争力获得了业界的广泛认可。 作为国内储能行业...
19:58
君亭酒店(301073.SZ)于2025年11月26日起正式实施股票停牌,此举旨在确保信息披露的公平性,有效防止股价出现异常波动。根据公司公告,此次停牌主要源于控股股东吴启元正在积极筹划控制权变更相关事宜,可能引发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重大调整。作为一家备受市场关注的酒店业上市公司,此次停牌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公告明确指出,预计本次停牌时间将...
19:26
2025年11月25日,忆联(Union Memory)重磅推出首款面向OEM市场的消费级PCIe 5.0 SSD——AM6D1,为存储行业注入强劲动力。这款产品凭借其创新的DRAM-less架构,实现了令人瞩目的性能突破,顺序读取速度高达11400MB/s,写入速度更是达到10900MB/s,较PCIe 4.0时代提升了超过50%,为用户带来极致的读写体验...
19:26
2025年11月25日,阿里巴巴正式发布了其2026财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营收达到惊人的24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展现出稳健的发展态势。在业务板块中,云智能集团表现尤为亮眼,收入高达398.2亿元,同比增长34%,成为公司增长的重要引擎。值得注意的是,AI相关产品收入已连续9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彰显了阿里巴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强劲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