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滴滴国际化战略:八载深耕,稳扎稳打
2017年,滴滴在国内网约车市场站稳脚跟后,将目光投向了国际化征程。八年来,尽管互联网出行行业竞争格局风云变幻,但滴滴始终坚守国际化战略,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阶段性成果。过去一个多月,滴滴国际化业务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这个历经多年深耕的业务板块初具规模,展现出成为公司新增长引擎的巨大潜力。
在国际化布局上,滴滴近期动作频频,尤其注重深耕拉美市场。旗下巴西出行平台99宣布,其电动车出行服务”99electric-Pro”已覆盖圣保罗、巴西利亚等五座主要城市。自去年7月在圣保罗上线以来,这一服务已接入超过3万辆电动和混合动力车辆,累计服务乘客超2700万人次,行驶里程突破2.45亿公里。在墨西哥,滴滴近期上线了500辆纯电动汽车,这也是其在拉美市场推出的首个标准化专车品类。滴滴在巴西、墨西哥等国的稳步推进,正是其多年国际化战略的生动缩影。
截至目前,滴滴国际业务已覆盖拉美、亚太和非洲的14个国家和地区,业务矩阵涵盖出行、外卖和金融服务。业绩数据显示,海外业务已成为滴滴的主要增长动力之一。今年第二季度,国际业务GTV达271亿元,占总GTV约25%,同比增长27.7%;订单量同比增长24.9%至10.88亿单。除了出行业务,滴滴还在积极推动外卖和金融服务国际化,重点市场同样聚焦拉美。墨西哥的DiDi Food已进驻70多座城市,与9万家餐厅合作,月活跃用户达1600万;巴西的外卖业务也已重启,覆盖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三座城市,计划明年拓展至20个城市。
为加速巴西业务发展,滴滴宣布未来一年将投资20亿雷亚尔。八年来,滴滴出海之路虽充满挑战,但最终穿越风浪、站稳脚跟,逐步进入稳健发展新周期。通过深耕本地市场,滴滴不仅实现了自身规模扩张,更与当地用户、司机、合作伙伴和监管部门建立了良好关系,并与其他中国企业”组队”出海,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的长期发展路线。
滴滴国际化战略的核心在于深度本地化。早在2015年,为应对全球竞争,滴滴投资了Grab、Ola等国际出行企业,构建全球网络。但随着发展,滴滴意识到真正的国际化必须亲自下场,逐城逐国深耕。这一理念的典型实践就是巴西业务——2018年收购巴西巨头99后,滴滴的本地化水平显著提升。针对巴西用户偏好,99不仅提供常规出行服务,还重点发展了两轮网约车,累计订单突破20亿单,服务3300多个市镇。目前,滴滴在巴西拥有超150万注册司机,其中70万名摩托车骑手,这一庞大的两轮运力矩阵为数千万用户提供了经济便捷的出行选择。
在环保方面,滴滴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去年上线的99electric-Pro,在一年多时间里服务超2700万人次,行驶里程超2.45亿公里,反映出当地人对于绿色出行的青睐。同时,电动车司机收入较传统燃油车司机高出约60%,为服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滴滴还投放了300辆电动摩托车,这类举措既满足了当地出行需求,又创造了就业机会,还实现了环保价值,逐步赢得了巴西各界信任。
滴滴深耕巴西市场的经验,为其他海外市场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例如,99牵头成立巴西可持续出行联盟,吸引23家中巴企业加入,共同推动巴西电动车发展。在墨西哥,滴滴与广汽、江汽等中国车企以及本土企业合作,计划到2030年引入10万辆电动车。这些合作不仅加强了滴滴与当地的融合,也为中国企业出海创造了”集团作战”的协同优势。
作为中国少数”服务出海”企业,滴滴面临着独特的挑战。与”产品出海”不同,滴滴需要在本地搭建平台、组织供给、匹配需求,流程复杂且市场多样。经过多年探索,滴滴形成了两大核心方法论:一是深度本地化,二是合作共赢。在巴西,滴滴针对当地道路条件和用户需求发展两轮车,联合当地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推动电动化降本增效。时至今日,滴滴在巴西、墨西哥等地累计完成数十亿订单,再次证明”国际化就是本地化”的真谛。
在合作方面,滴滴注重与当地企业共同做大蛋糕。例如,滴滴与比亚迪巴西分公司合作引入300辆定制网约车,既丰富了平台车型,又提升了比亚迪品牌在巴西的知名度。今年9月,99与雅迪达成战略合作,设计适配巴西运输需求的电动车。在墨西哥,滴滴近期上线的500辆纯电动车分别来自广汽埃安和江汽集团。这种合作模式既加强了滴滴与当地的全方位融合,也帮助中国企业更好地走向海外,形成”集团作战”的协同优势。
作为枢纽型企业,滴滴不仅提供服务、整合资源,更成为当地大出行生态的构建者。作为中国出海企业的典范,滴滴的”服务出海”模式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经验。随着外卖等业务的加速投入,淬炼多时的”服务出海”方法论将成为滴滴国际化的基石,助力其在更多市场复制成功经验,开启下一阶段的加速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