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水利部正式印发《河湖库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标志着数字孪生水利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该方案以科技赋能水资源管理,计划通过三年时间构建覆盖全国河湖库的智能化监测网络。方案提出将综合运用卫星遥感、高清视频监控、无人机巡检、北斗定位等先进技术,实现对水域环境的全方位动态监测,确保数据采集的精准性和时效性。
行动方案明确了六大核心任务:一是开展河湖基本情况调查,摸清水域家底;二是完善数据底板建设,夯实信息化基础;三是研发智能分析模型,提升决策科学性;四是强化遥感监测应用,实现全天候监控;五是开展图斑精准核查,确保数据准确性;六是加强河道采砂监管,防治水域生态破坏。通过这些举措,将构建起贯通监测、研判、预警、处置全链条的管理体系,形成闭环式管理模式。
该方案特别强调创新技术应用,计划在三年内实现四大突破:一是建立全国河湖库”一张图”管理平台,实现资源可视化;二是开发智能分析系统,提升问题识别能力;三是构建预警机制,提前防范风险;四是完善处置流程,提高治理效率。到2027年,将全面实现河湖库”四乱”问题全流程在线管理,即乱占、乱建、乱采、乱堆等问题的数字化监管,推动水环境治理迈上新台阶。
水利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动方案是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的重要举措。通过科技赋能传统水利管理,将极大提升水资源保护能力,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有力支撑。随着方案实施,我国河湖库管理将进入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新阶段,为水生态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