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夫山泉旗下已停产的功能饮料“红色尖叫”在二手交易平台上掀起热潮,成为市场焦点。部分商家竟将其标价高达48元至88元一瓶,较原价(约5-6元)溢价超过9倍,引发广泛关注。据二手平台数据显示,标注“临期”“绝版”等字样的“红色尖叫”商品页面数量显著增加,单瓶售价普遍达到原价的10倍左右。更有卖家打出“收藏级”“喝一瓶少一瓶”的宣传口号,以吸引消费者下单购买。
面对这一现象,农夫山泉客服回应称,红色包装的尖叫饮料因配方调整已正式停产。针对当前二手市场的高价售卖行为,公司表示将向相关部门反馈并核实情况。公开资料显示,“红色尖叫”自2004年上市以来,一直以运动饮料为定位,其独特口感得益于添加的人参提取物。此次停产消息传出后,部分消费者出于收藏或尝鲜目的选择囤货,导致二手平台的交易量大幅上升。
营养学专家提醒消费者,饮料临近保质期时,部分营养成分可能因储存条件不当而流失。因此,在购买“临期”或“绝版”商品时需保持理性,避免为非必需品支付过高的溢价。目前,农夫山泉尚未宣布“红色尖叫”是否会复产,但表示将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产品策略。法律人士指出,若商家存在过期销售或虚假宣传等违规行为,消费者有权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维权。
此次事件也揭示了临期食品交易市场存在的监管盲区。部分商家利用“绝版”“限量”等概念炒作商品价格,扰乱正常市场秩序。业内人士呼吁,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临期食品交易市场的规范管理,明确界定“临期”与“过期”的界限,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同时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