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报道指出,用户在ChatGPT平台上的对话内容存在被搜索引擎索引的风险,可能引发私人信息意外泄露的问题。这一现象主要源于用户主动分享对话后,其生成的链接被Google等搜索引擎收录。通过筛选搜索结果,仅保留来自” https://ChatGPT.com/share “的链接,我们可以发现大量陌生人与ChatGPT的互动记录,内容涵盖从浴室翻新咨询到求职简历修改等方方面面。虽然多数共享对话看似平淡无奇,但其中不乏令人啼笑皆非的精彩瞬间。例如,有用户最初询问能否在微波炉中加热金属叉子,ChatGPT明确回复”绝对不行”,然而随后用户却接连提出一系列荒诞问题,最终甚至要求AI创作一份”如何避免召唤撒旦的微波炉使用指南”。
值得注意的是,ChatGPT系统默认情况下并不公开用户对话记录,只有当用户主动点击”分享”按钮并生成专属链接后,聊天内容才会对外公开。OpenAI官方曾强调:”只要您不选择分享,这些对话就始终处于私密状态。”但现实情况是,许多用户可能并未充分理解这一机制,在无意中分享了可能被搜索引擎收录的链接,从而造成隐私风险。针对这一问题,OpenAI近期宣布将永久移除该分享功能,并称此前的测试仅作为短期实验。公司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提升用户隐私保护水平。
尽管Google等搜索引擎具备控制索引内容的能力,但最终决定权仍掌握在内容发布者手中。OpenAI发言人特别指出:”我们始终致力于探索更优的分享方案,同时确保用户对其内容拥有完全控制权。”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网络隐私保护任重道远。即便在看似安全的分享场景下,也必须时刻保持警惕,防范可能的信息泄露风险。对于用户而言,在享受AI互动便利的同时,更需增强隐私保护意识,谨慎处理个人信息的分享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