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正式在其移动新闻聚合平台 Discover 中上线人工智能生成的新闻摘要功能,这一举措迅速引发业界对内容分发模式与媒体生态的深度思考。该功能目前已在欧美地区的 iOS 和 Android 用户中全面启用,并非小规模测试。据 TechCrunch 消息,用户在使用谷歌搜索应用时,会在 Discover 卡片中看到由 AI 自动生成的三行新闻摘要,取代了原有的媒体标题与品牌标识。这些摘要的呈现方式与搜索中的“AI 概览”高度相似,左上角设有重叠图标,清晰标注引用文章的数量。点击后可展开查看所有来源链接,摘要下方还特别添加了提示语:“摘要由 AI 生成,可能会出错”。
谷歌方面表示,该功能将优先聚焦于体育、娱乐等“生活方式类”热门话题,旨在帮助用户“更高效地筛选感兴趣的内容”。然而,这一做法却进一步加剧了出版业对“Google Zero”现象的担忧——即用户无需访问原始网站即可获取核心信息,导致新闻网站流量大幅下滑。这一趋势并非偶然。此前,谷歌已陆续在搜索中推出“AI 概览”、“音频概览”及“搜索生成体验”等类似功能,均以“直接展示答案”为核心,绕过了内容源网站。出版业认为,这种模式不仅直接削弱了其流量与广告收入,更对内容质量的可持续供给和内容生态的正循环造成冲击。
目前,包括 AnandTech、Giant Freakin Robot、Laptop Mag 及 Buzzfeed News 在内的多家知名媒体网站,已因流量锐减而倒闭或大幅缩减运营规模。这一现象反过来又减少了谷歌用于训练 AI 模型的优质内容来源,形成恶性循环。在生成式人工智能与传统内容创作之间,谷歌 Discover 的这一更新无疑再次引发了关于“谁应为信息生产负责、谁应获得回报”的核心争议。这一博弈不仅关乎商业利益,更触及了信息传播的伦理边界与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