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最新消息,韩国西瓜价格飙升至近200元人民币,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那么,面对如此高的物价,韩国人的时薪水平究竟如何呢?据韩国雇佣劳动部最新公告,2026年最低时薪标准已正式确定为1.032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3.51元),较今年涨幅达2.9%。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涨幅不仅高于今年的1.7%,也超过了2021年的1.5%,显示出韩国政府持续提升最低劳动报酬的决心。
按照新标准计算,最低月薪(基于每月209小时工时,含40小时工作及8小时带薪休假)将达到215.688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1215元),并将全面适用于各行业所有用人单位。这一数据为分析韩国劳动者收入状况提供了重要参考。
然而,现实情况却更为复杂。据韩国统计显示,首尔地区底层劳动者的平均月薪约为9500元人民币,其中超过80%用于刚性支出,月结余不足800元,生活压力巨大。相比之下,韩国中产阶层的月薪普遍在2.5万元人民币左右,但考虑到高昂的生活成本,其实际生活质量可能反而低于中国一线城市月薪2万元的白领群体。
韩国最低时薪的持续上涨,反映了劳资双方博弈的阶段性成果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但与此同时,高企的物价、房价以及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正显著削弱民众的实际购买力,使得薪资增长难以完全抵消生活成本的上升。
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日,当地西瓜零售价已飙升至33337韩元(约合人民币173元),同比上涨17.6%;而一棵大白菜的零售价也达到6114韩元(约合人民币31.7元),环比上涨68.0%。这些数据直观地揭示了韩国民众面临的严峻经济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