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游戏价值论》,作者李亚倢,经站长之家授权转载发布。2022年,Unity宣布对中国业务进行本地化重组,成立独立运营的Unity中国。团结引擎(Unity China Engine)成为承接本土化使命的“本地引擎方案”。经过三年的酝酿,今年4月Unity6及其后续版本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地区下架,标志着二者进一步明确各自职责。消息一经公布便引发广泛关注。对于庞大的国内开发群体而言,无法第一时间体验Unity6最新技术,无疑会引发疑虑和观望。毕竟技术始终是引擎的核心竞争力,选择深耕本土市场,团结引擎需要解答一个关键问题——本土化改革将带来哪些实质帮助?
三年磨一剑,团结引擎问世并跨界汽车行业后交出亮眼成绩。5月上海车展期间,Unity中国官方宣布已与35家车企合作,为77款量产车型提供实时3D座舱方案,市场占有率超85%。此外,与蔚来合作打造的数字孪生工厂项目,更是探索利用AI和大模型能力实现“以虚优实”的创新实践。CJ期间,《游戏价值论》有幸与Unity中国CEO张俊波深入交流,独立运营与本土化战略本质上是一种差异化选择,这一决定有利有弊,而战略目标的差异也让Unity中国踏上独特发展道路,面临更多挑战。
本土化之路:得与失的权衡
三年前分拆的核心逻辑是“更好地拥抱本地化”。要分析Unity中国战略转型的得失,需从游戏业务基本盘和拓展业务两方面入手。首先是游戏业务的基本盘。与Unity6形成“一个对内一个对外”的格局,最直接的挑战直指引擎技术的前沿迭代。中国开发者可能无法第一时间用上Unity6后的插件、功能,这无疑增加了团结引擎向上拓展的难度。
张俊波坦言:“中国市场的特点是很多游戏都要求跨端适配,我们PC端渲染能力目前并非国内顶尖,我们也承认。所以在跨端游戏开发时,很多客户不会选择我们。我们必须投入跨端技术,包括高清渲染、开放世界等。当然,我们在移动端的投入也会持续进行。这是国内与国外的显著差异,我们需要承担更多责任。”
以具体计划为例,团结引擎将在今年下半年对齐全球版本核心渲染功能,涵盖GPU渲染优化、跨平台超分辨率、高级渲染路径、自适应光照等,同时推出两项独创技术:实时动态全局光照和并行渲染。此外,将推出跨平台HDRP高清渲染管线,搭配适配全平台的GPU Driven Pipeline,让跨平台3A游戏大作的门槛进一步降低。开发者仅需维护一套项目文件,引擎会根据不同平台硬件特性自动优化适配。
这意味着Unity中国需要同时推进两大任务:一方面对齐全球版本的重要功能,另一方面针对本土开发者需求开发独创技术。一方面,技术人员从Unity全球上千人缩减至Unity中国的不足两百人,客观上增加了工作难度;另一方面,本土化需求和响应速度要求更高,这些都给团结引擎的发展带来了更大压力。
抓住下沉市场机遇
虽然目前在PC和跨端技术上相对落后,但Unity中国通过本土化战略牢牢抓住了下沉市场机遇——小游戏领域。使用团结引擎开发的小游戏已上线1400多款,覆盖微信、抖音、快手等主流流量平台,并计划拓展taptap、小米等中小流量入口。
“我们会列出支持的小游戏平台,尽可能实现抽象化,将各平台对接的登录、广告、数据回传等功能统一抽象成Unity代码。开发者只需编写一次代码,我们底层会自动适配各平台需求,大幅减负提效。”张俊波介绍道。
《无尽冬日》上线仅29天便登顶榜首,团结引擎在小游戏领域的优化,让《诛仙》这样的重度MMO也能成功实现小游戏化。此前分析指出,上半年游戏行业重回两位数增长,小游戏已占据C位,成为诸多团队的首选,甚至正在打开出海新空间。从这个角度看,团结引擎抓住的不仅是休闲、轻量级玩法,重度MMO的优化合作本身也代表了中型团队乃至上市公司入局的更多品类选择。
此外,Unity中国还推出游戏发行千帆计划,拓展游戏相关业务范畴,助力《幻境深渊》一人团队实现月流水30万,《僵尸围境》《幸存者岛屿》《魔法放置学院》等作品持续霸榜。在商业策略上,根据中国市场实际情况新增150万-1500万财务规模中小团队的中间选项,显然也是受到小游戏项目爆发式增长的启发。
跨界探索:游戏技术的多元价值
除了看好中国市场、拥抱本土化这一战略转向,独立运营本身还解决了跨界面临的技术安全问题,如数据安全。短短三年,Unity中国已与35家车企合作,为77款量产车型提供实时3D座舱方案,市场占有率超85%。
2021年前后,我们曾深入探讨游戏跨界价值,指出游戏技术可单独跨界创造多元化价值,而不局限于游戏产品本身。腾讯近年发布会也持续展示这方面的探索,这种更下沉、更底层的合作突破了传统限制,为游戏多元化价值探索带来更多可能,而引擎技术是其中的突出方向。
如今,Unity中国发布的与蔚来合作打造的数字孪生工厂项目,正是游戏引擎技术赋能实体经济的典型代表。该项目基于团结引擎工业套件产品,助力蔚来在汽车制造场景中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设备数据采集和同步、AGV调度监听、机器人运行状态监听与操控、工厂漫游等多维度技术创新,通过“以虚映实”、“以虚控实”两个维度构建了一个功能完备、性能强大的元宇宙高精度工厂,助力客户实现从设计、仿真到生产、运维的全流程数字化和智能化。未来还将探索利用AI和大模型能力实现“以虚优实”的更高目标。
可以看出,无论是智能座舱领域的深耕,还是数字孪生方向的拓展,都离不开拥抱本土化的战略选择。甚至在此之上,Unity中国还抢占了车载游戏探索先机。尽管这一赛道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但此前腾讯应用宝等平台的跨端布局已将车载屏视作未来发力方向之一。
技术为本:持续突破是关键
张俊波坦言:“对开发者而言有利有弊。从不利角度看,生态受影响。我们现在努力吸引海外资源商店的开发者为团结引擎适配插件,但这需要巨大投入,仍存在很多问题。海外技术论坛上,国内外开发者分享的内容将逐步分区,一些学习材料需要依赖中国社区和自身打造。这对开发者不利。但从有利角度看,我们更能解决中国开发者普遍面临的挑战。以前开发者反馈的BUG,到最终产品发布,机会很少且周期很长。分开后,国内开发者能得到更好的服务。”
对于Unity中国而言,走自己的路确实有利有弊,有机遇也有更大挑战。接下来的看点更多是国内团队能否持续进行技术突破。无论是游戏基本盘还是跨界合作,技术能力才是更好服务的支撑,用技术满足国内市场与日俱增的需求,才是最核心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