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近期在 WWDC 大会上的重心逐渐转向 MacBook Air,引发广泛关注。本文由微信公众号华尔街大事件(ID:WallStreetNews)独家报道,作者 Trading Places Research,经微新创想授权发布。在苹果(NASDAQ:AAPL)全球开发者大会的主题演讲中,前三分之二的时间里,唯一突出的关键词便是“慢下来!”iOS 系列软件的介绍仅耗时不到 18 分钟,而三台新 Mac 的安装演示更是压缩在 14 分钟内完成。唯有 WatchOS 似乎接近正常节奏。尽管 Vision Pro 成为焦点,但许多真正吸引人的内容仍被推迟至本周晚些时候揭晓。需要强调的是,WWDC 的核心目标是为开发人员提供秋季新软件的测试环境,并协助他们做好发布准备。虽然已不再是现场表演形式,但部分受邀者仍可前往苹果 Park 体验现场放映,其余开发人员则可通过在线渠道与苹果工程师进行一对一交流,前提是每年支付 99 美元的开发者费用。这一事件在苹果年度日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为全年技术发展方向奠定基调,确保 9 月产品发布顺利进行。

在众多变化中,有一项对 Mac 来说至关重要的进展——苹果 Silicon ARM Mac 的强劲动力已初现端倪。这一突破或将极大推动 Mac 销售增长。

Windows DirectX 12 在 Mac 上的表现却令人怀念过去的 WWDC 现场活动。开发人员付费参加此类活动,本质是一次商务旅行。在真实的现场环境中,掌声并非无缘无故,而是来自开发人员对各项技术的真实反馈。DirectX 作为 Windows 上用于访问图形卡功能的编程接口,在游戏中尤为重要,因为 GPU 使游戏能够以高分辨率和帧速率运行。苹果自研的 Metal 接口虽已成熟,但微软最新的 DirectX 12 却是当前顶级 AAA 游戏的核心。尽管开源社区已有工具支持 Mac 上运行 DirectX 11 及以下版本,但 DirectX 12 的加入将带来全新挑战。微软在宣布支持苹果 Silicon Mac 上的 Windows 虚拟机时,最高仅支持 DirectX 11。

那么,即将推出的游戏移植工具包将如何改变现状?内置在下一代 macOS 开发者工具中的 DirectX-to-Metal 模拟器即将进入测试阶段。根据演示(The Medium)显示,其运行帧率约为移植应用程序的一半(约 30 帧/秒),但在 M2 Max 的高清分辨率下仍存在丢帧现象。考虑到实时运行两层仿真,以及 x86-to-ARM 的转换,这一成果已相当惊人。自动着色器转换功能的效果尚待验证,但若能实现,将构成双重打击——不仅降低了移植难度,更消除了两大障碍。

苹果Mac游戏机化能否逆转市场颓势插图

游戏移植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开发人员需在漫长的几个月内投入资源,却直到最后阶段才能看到游戏在 Mac 上的实际运行效果。这一不确定性曾让许多工作室陷入困境。如今,苹果的模拟器让开发人员能通过单条命令行指令查看游戏运行情况,极大提升了效率。许多 AAA 游戏依赖 Unity(U)和 Unreal 等跨平台引擎,因此移植工作量可大幅减少。对于使用这些中间件的工作室来说,游戏引擎处理的灰色框区域将被移除,仅剩绿色源端口和蓝色抛光部分,这正是移植的核心任务。

为何 Mac 曾被视为糟糕的 AAA 游戏平台?尽管 iPhone 已成为成功的移动游戏平台,苹果仍希望为 Mac 和 Apple TV 带来类似体验。目前,大部分 iPhone 或 iPad 游戏可在 Mac 或 Apple TV 上运行,但大屏幕的体验需求有所不同。用户期待更广阔的 3D 游戏世界和更丰富的 AAA 级游戏,而 Mac 上的选择却相对有限,且发布时间常滞后于 Windows 版本数年。

尽管如此,苹果 Silicon Mac 在性能上已无短板。无论是外观还是运行效果,即使在最低端的苹果 Silicon Mac 上也能完美呈现。经过多年忽视,苹果的游戏控制器软件现已表现出色,延迟极低。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有三:游戏开发的高固定成本、Mac 用户群相对较小,以及苹果在采购英特尔 Mac 的 GPU 时坚持选择 AMD 而非 Nvidia——后者才是 AAA 游戏玩家和视频专业人士的首选。

苹果正试图改变现状:新工具包降低了 Mac 端口的固定成本;Mac 用户群正持续增长,尤其是美国的年轻用户,苹果在 Z 世代中的影响力巨大;尽管仍无 Nvidia GPU,但苹果正努力通过着色器转换器弥合差距。Mac GPU 自身也有独特优势,例如新 Mac Studio 的统一内存高达 192 GB,远超 Nvidia 顶级显卡的 24 GB VRAM。

苹果Mac游戏机化能否逆转市场颓势插图1

然而,游戏玩家和工作室对苹果的态度仍存在历史遗留问题。他们可能认为苹果从未真正重视游戏玩家,这一刻板印象难以打破。许多工作室认为其客户主要集中于 PC 平台,而狂热的 PC 游戏玩家更倾向于自建设备,而非选择苹果。

如果游戏移植工具包成功,苹果将大幅降低移植成本。但更大的挑战仍在于市场份额。尽管 Mac 的总拥有成本更低,但更便宜的 PC 选项始终存在。苹果的入门级产品从 PC 中端起步,尚未推出真正对标苹果 Silicon 的低价机型。IT 经理作为微软最重要的 Windows 客户,对 Mac 的抵触情绪浓厚。苹果虽已开始针对年轻群体进行营销,但需长期克服 IT 部门的负面认知——毕竟乔布斯曾公开称其为“孔”,这一历史遗留问题至今未解决。

但苹果仍有一群潜在用户群体:即使不是狂热的游戏玩家,他们也会定期玩一两个 AAA 游戏,而 Mac 的兼容性问题正是他们放弃购买的关键。苹果正是希望通过新工具包吸引这部分群体。目前 Mac 的全球市场份额约为 17%,高于最低点的 4%,这一群体对苹果至关重要,因为 Mac 部门贡献了公司收入的十分之一。

能否成功?蒂姆·库克多年来试图扭转乔布斯的“非游戏”策略,但收效甚微。此次 DirectX 12 模拟器的推出或将成为转折点。部分开发人员可能为 99 美元的开发者许可证付费,并在 M2 Max 或 Ultra 上体验《星尘》等新 AAA 游戏,以此在 Twitch 或 Reddit 上获得社交认可。目前,《赛博朋克 2077》、《暗黑破坏神 IV》和《霍格沃茨遗产》等游戏已出现在 Mac 游戏 wiki 上,并标注了模拟测试结果。若能激起这部分群体的兴趣,苹果或将迎来转机。M2 Max 和 M1 Ultra 在两层仿真下已能流畅运行 DirectX 12 游戏,测试人员在不同设备上的帧率数据进一步印证了这一潜力。

苹果Mac游戏机化能否逆转市场颓势插图2

主题演讲中另一引人注目的细节是 15″ MacBook Air 的起售价 1300 美元,教育版 1200 美元。MacBook Air 因其高性价比成为学生群体的最爱,此前苹果仅提供 13″ 版本(售价 200 美元)。这一新机型填补了苹果产品线中的空白,或使 14 英寸 MacBook Pro 失去市场空间。

苹果近期在 WWDC 上对 MacBook Air 的布局,或将推动第四季度市场增长。本文由华尔街大事件专栏作者 Trading Places Research 撰写,经微新创想授权发布。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疑问,请联系 http://www.idea2003.com/。

最新快讯

2025年11月01日

07:29
尽管开发商Rockstar Games已正式宣布《侠盗猎车手6》(GTA6)将于2026年5月正式发售,但广大玩家群体对于这款备受期待的作品是否会再次遭遇延期仍抱有诸多疑虑。近期,芬兰知名游戏工作室Remedy Entertainment发布的最新财务报告显示,《马克思·佩恩1+2》重制版项目"正按照既定计划稳步推进",这一消息意外地引发了业界对于Rocks...
07:29
科技媒体9to5Mac近日独家披露了一项重要发现,通过深度拆解M5 iPad Pro内部结构,iFixit团队注意到设备顶部麦克风区域存在明显预留空间,其尺寸与位置特征与第二个前置摄像头完美契合。这一关键证据直接印证了彭博社此前关于苹果可能为iPad Pro升级双前置摄像头的市场传闻。 尽管目前市售的M5 iPad Pro仍维持单摄前置设计,但内部工程师的布...
07:29
科技媒体9to5Mac于10月31日独家披露,苹果公司正酝酿一项重大产品革新,计划于2026年正式推出搭载内置红外摄像头的“AI版”AirPods。这款创新机型并非旨在取代现有的AirPods Pro 3,而是作为一款高端独立产品线独立推出,核心聚焦于AI驱动的“视觉智能”功能,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 这一战略布局延续了苹果公司一贯的多元化产品策略...
06:58
知名数码博主@数码闲聊站近日爆出惊人消息,称苹果iPhone Air在首发周内的激活量仅为5万余台,直呼"市场表现相当疲软"。这一数据犹如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市场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尤其与苹果CEO蒂姆・库克近期在分析师会议上对iPhone Air销量问题选择回避的态度形成强烈反差,更让外界疑窦丛生。 关于iPhone Air的产能调整,目前市场传言四起,呈...
06:58
11月1日08时至2日08时,我国部分地区迎来强降雪天气。西藏东北部、黑龙江中部及北部、吉林东部等地将出现大雪,局部地区更是可能出现暴雪,降水量高达10~15毫米。这场降雪不仅降水量大,还伴随着显著的积雪增长。上述地区新增积雪深度普遍在4~8厘米,局部地区积雪深度更是突破12厘米大关,形成厚重的雪被。气象部门特别提醒,相关地区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防范措施...
06:58
2025年11月1日,全球知名制药巨头诺和诺德正式宣布完成对9000名员工的裁员通知,这一规模庞大的调整行动标志着公司战略转型的关键一步。此次裁员范围覆盖全球,是公司新任CEO Mike Doustdar在上月启动的全面重组计划的核心组成部分。根据诺和诺德的官方声明,此次重组的核心目标在于集中公司资源,全力推进新型减肥药的研发与商业化进程,以巩固其在生物制药...
06:58
2023年,中国地震局率先提出设立国际地震科考委员会的倡议,经过两年多的深入磋商与多边协调,这一由中国发起的全球性地震科学研究合作平台于2024年9月5日正式宣告成立。该委员会作为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框架下的首个由中国倡议成立的专门委员会,将致力于推动全球地震科学考察领域的深度合作与资源共享。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在地震科学研究领域...
06:25
2025年11月1日,中国航天事业迎来又一历史性时刻,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成功入驻中国空间站“天宫”,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设与应用进入新阶段。此次任务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经过精准控制与对接,航天员们顺利进入空间站,开启了为期六个月的科学探索之旅。执行本次任务的三名航天员将全面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不仅将验证长期驻留支持技术的可靠性,还将推动空...
05:52
2025年11月1日,弗吉尼亚州州长正式宣布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作计划,携手全球制药巨头阿斯利康、礼来和默克共同打造先进的制药制造中心。根据协议,三方将联合投入高达1.2亿美元的私营领域资金,用于在弗吉尼亚州建设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制药生产基地。这一战略举措不仅将显著提升该州在生物医药制造领域的核心竞争力,还将为保障美国乃至全球的药品供应链安全提供坚实支撑...
05:52
2025年11月1日4时58分,中国航天事业迎来又一历史性时刻,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成功进驻中国空间站,与正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实现“太空会师”。这一壮丽景象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新阶段,也是我国载人航天史上的第七次空间站交汇对接,彰显了我国航天技术的持续突破与卓越成就。 此次会师过程精彩纷呈,两乘组航天员在精准对接后,顺利打开舱门,互致...
04:12
2025年11月1日,中国航天再创辉煌时刻,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这一壮丽篇章的开启,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迈入新纪元,为未来空间站长期驻留和深空探索奠定坚实基础。 此次对接任务的创新之处在于,飞船在入轨后完全依靠自主导航系统完成对接过程,无需地面控制中心实时干预。这一技术突破不仅大幅缩短了对接时间,更彰显了中国航天人在...
04:12
2025年11月1日凌晨3时22分,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以惊人的速度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交会对接过程仅耗时约3.5小时,这一壮举不仅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重大突破,更刷新了我国载人飞船与空间站交会对接的最快纪录,彰显了我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态势。 此次任务荣幸搭载张陆、武飞、张洪章三位优秀的航天员,他们将执行为期约6个月的在轨驻留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