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食品,中还是不中

河南省尽管涌现出一系列食品大牌,但整体上产业附加值偏低,没有跟上新消费趋势。预制菜或将成为河南重建辉煌的机会。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经十一人(ID:caijingEleven),作者:辛晓彤,编辑:余乐,微新创想经授权发布。

6月中旬,河南省的麦收工作基本结束。由于遭遇了十多年来最严重的“烂场雨”天气,今年河南小麦正常成熟收获受到极大影响。抢收小麦的进展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因为河南的小麦产量常年占据全国的四分之一左右,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粮仓”。

以粮食产区为依托,河南的土地上也孕育出不少大型食品企业:既有双汇、三全等老牌明星,也有卫龙、蜜雪冰城、锅圈食汇等新潮品牌。中粮、华润、旺旺、康师傅等众多大型食品企业也都在河南设有加工基地。

然而,河南食品工业似乎也在经历自己的“烂场雨”。这个省曾长时间占据全国食品工业第二大省的位置,仅落后于山东,然而近三四年的时间,河南的食品工业基本原地踏步,排名则不断下滑。到2021年,河南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营收仅排名全国第六,被四川、广东、福建与湖南超越。

同时,一些当地的知名老品牌,例如伊赛牛肉、雏鹰农牧、科迪乳业等等,纷纷面临退市、重整甚至破产清算。河南食品业内把这种现象称为“龙头斩”。

河南食品,中还是不中插图

河南食品,中还是不中插图1

(河南省规上企业营收常年占据第二的位置,2019年-2020年落到第五位,2021年下滑至第六位;利润总额更是一路下滑,2021年落到第五位。)

曾经辉煌的河南食品工业发展史,筑立起中原乃至全国食品生产的根基,如今却陷入了高增长之后的平缓和低迷。产品附加值偏低,以及对市场变化不够敏感,都是阻碍河南省食品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河南省仍有相当数量的食品龙头企业处于价格、规模、劳动要素投入的低层次竞争阶段,整体上的高质量发展态势还没有充分呈现。” 河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健表示。

优势:地利人和,龙头企业带来集群效益

说起河南的食品工业的特点,一个非常合适的例子就是酸辣粉。疫情期间,速食酸辣粉成为不少人的宅家必备良品,但很多消费者或许不知道,这个诞生于川渝地区的名小吃,发货源头或许在河南通许。

根据河南省食品工业协会2022年5月统计显示,全国80%以上的酸辣粉出自河南。通许县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酸辣粉生产加工基地。

原因很简单。首先,酸辣粉的主要原料是红薯,而河南省是国内最大的红薯产地之一。其次,河南有着完整的粉面类速食生产链,这还要得益于白象、康师傅等方便面品牌打下的基础。

类似的剧情早已有之:卫龙的辣条是很多年轻人的心头好,虽然这个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的小吃起源于湖南,但卫龙却是地地道道的河南企业。

河南食品工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自然优势。从源头看,河南在国家粮食生产中处在战略地位。2022年河南粮食总产量6789.4万吨(国家统计局数据),几乎占全国的10%,播种面积1078万公顷,两个数据均落后于黑龙江省排在全国第二,但每公顷产量6299.1公斤,超过东北黑土地。

在粮食产量的基础上,河南的食品工业多年来集群式发展,已拥有完善的设备、包装、物流体系,形成了全产业发展链条。在此基础上,河南走出了众多大型食品企业。

图片

第二个发展壮大的原因,得益于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例如双汇、三全和思念。双汇集团是当前全国规模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2022年实现营收625.76亿元;三全在速冻食品的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30%,2022年营收74.34亿元。根据《中国经营报》提供的数据,三全、思念这两家公司在全国速冻食品市场中的占有率超过60%。

龙头的竞争给河南食品工业带来了蓬勃的生命力,河南上下游产业链配套设施逐步成型,搭配仓储、物流等,集群效应日益显现。“中国食品名城”河南漯河采用“工厂+种植养殖区”模式,农产品送到食品加工厂甚至都不必出园区——围绕辅料种植园,双汇、卫龙在周边建厂,辅料加工成香料、调味品之后,直接送到火腿、辣条的车间里。

除了催生当地食品公司的起步,便利的环境还吸引了国内外各大食品企业,日本火腿株式会社、香港华润、中粮集团、旺旺集团、江苏雨润、康师傅、老干妈等企业纷纷在漯河设厂,建立起正向循环。

不断培育优势产业是河南食品工业发展的宝贵经验,近年来形成肉类、面及面制品、速冻食品、调味品、饼干和休闲五大特色食品产业。

到了今天,河南的食品品牌仍保留中原企业的特点,借助供应链优势,上下游链条打通,走生产-配送-加盟的模式,例如正在排队上市的蜜雪冰城,公司就自设工厂、仓储、物流,从而在各个环节降低成本。

同样排队上市的锅圈食汇更是充分利用了产业集群的优势,公司并没有像蜜雪冰城以及2022年底上市的卫龙一样大规模建立工厂,而是整合了超过279名食材供应商,提供755个SKU(招股书数据),自己控股的工厂只有三家,参股一家。而这近300名食材供应商,每一个基本只提供一种品类。

依靠锅圈这个出口,创始人杨明超在鹿邑创办了澄明食品工业园,“每一家企业只生产一个品类,有的专门做番茄、辣椒,也有专门做肥肠、鸡翅、丸子等。”截至2022年7月,工业园落地8家企业,还有2家处在建设中。

龙头竞争带动了河南食品工业蓬勃发展,成为河南省五大主导产业之一。根据河南统计局数据,2022年,河南省食品产业利润总额以423.46亿元位列第一,第二是装备制造产业(415.01亿元)。

站在省内,河南食品工业仍然是拉动省内经济发展的巨型马车,像个优等生一般年年上交成绩提升的答卷。然而将其放在全国横向比较,河南食品工业却感受到了焦虑。

问题:产业链“头重脚轻”,缺乏对市场的重视

2019年是河南省食品工业发展的转折点,当年该行业总营收出现了-3.7%的负增长,在全国的排名中从第二名滑落到了第五名,2021年又下滑到第六位。总利润也从2019年的第三位下降到2021年的第五位。

周健提到,2018年国家下大力度去杠杆,一些走传统经营路线的老企业融资不再容易,企业的资金存量不足以支撑大盘,导致资金链断裂。河南的一些食品龙头企业营收利润一落千丈,在生死线上徘徊。

2019年,“中国养猪第一股”雏鹰农牧因无力还债被摘牌退市;同年,河南第一家上市乳企科迪乳合并重整,后来被国资“收编”;2022年,河南伊赛牛肉股份有限公司破产清算,这家企业曾是业界公认的“牛肉巨头”,是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供应商。

公司困境是产业发展遇阻的最直接体现。这几家公司有着共同特点——产能过剩、产品落后、科技含量低、盲目扩张,这些总结为一点,就是对消费市场没有清晰的把握。

这也反映了河南食品工业“头重脚轻”的现状。周健认为,一直以来,河南食品业发展的观念都是“产供销”这条路径——产是第一位,销排在最后。但实际上,这些年食品领域竞争加剧,都是在教育企业如何适应市场、渠道为王,行业发展已经潜移默化地转变为“销供产”了,以市场带动供应,进而带动生产。

广东省和福建省食品工业快速后发居上,一大原因就是对市场的敏锐度很高,不光是国内市场,更重要的还有海外市场。相比之下,河南虽然也有优势的交通区位,但更像一个物流中心,落后于市场变化。

河南省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赵西三认为,河南的食品工业没有跟上新消费的崛起。“年轻一代成为新消费主力,植物基、植物肉、新茶饮、低度酒、轻食等品类品牌不断出新,汉口二厂、北冰洋等老品牌焕发新活力,良品铺子、元气森林、茶颜悦色、百草味等新品牌强势崛起,一大批新品爆款抢占Z世代心智。”

赵西三也提到,近些年河南涌现出一批新的食品品牌——卫龙辣条、千味央厨、蜜雪冰城、锅圈等等,他们都是以市场为导向,拓宽渠道,进而带动生产。但整体上,河南的食品企业没有跟上新消费趋势,“老品牌年轻化不足,新品牌成长性不够。”

这与河南的历史战略地位有关。周健提到,作为中国的粮仓之一,河南的首要任务是保护粮食安全,这也让农业在整个食品生产链上最有发言权,政策倾斜、资金补贴,使企业形成政策依赖和路径依赖,围绕第一产业做工作,忽视了食品业是一个综合一二三产的综合产业,变相阻碍了企业的市场化发展。

刘晨认为,河南目前在做的新一轮尝试——例如打造各类特色产业园、酸辣粉之都、预制菜之都等,多数仍然是重生产、轻市场的手段。“大多数产业园的布局仍偏重重资产,依靠当地政府补贴,但市场端的建设仍然较弱,跟不上消费节奏。”

“河南就是路走得太老了,不够新。”刘晨总结。

难处:精加工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

除了对市场的忽视,河南食品工业的产品附加值一直难以提升,也是削弱其竞争力的重要原因。

将食品工业四个行业拆分来看,去掉各省比较平均、对比度不强的烟草制造业,除了广东省在各个行业全面超过河南省,其他省份均是在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这一单一行业超过了河南,尤其是四川省,2021年酒饮茶规模以上企业年营收超过4000亿元,是河南的5.6倍。

河南食品,中还是不中插图3

四个行业横向对比,酒饮茶制造业的附加值更高,而农副食品加工业的附加值偏低。河南食品一直以来都是以粮食制品和肉制品为主导,粮食制品大部分以小麦为原料,肉制品主要以生猪为原料。从数据来看,河南省农副食品加工业比重仍占50%以上,产品结构处于低端水平。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意见》提到,河南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为68%,精深加工仅占农产品加工的20%左右,60%以上农产品加工副产物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这也指向了河南食品工业的特点:仍以初加工产品居多,精深加工产品较少,高新技术产品少,高附加值产品比例偏低。

事实上,河南曾经也是酒饮茶产业大省,“豫酒”曾是影响全国的知名酒种,其发展高峰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如今豫酒逐渐没落,河南市场被外来酒企瓜分,本土白酒式微,周健将其形容为河南食品工业发展的“结构性塌陷”,豫酒产业没有得到扶持,传统企业被市场淘汰,新企业尚未发展起来。

如今,河南逐渐成了全国的原材料供应基地,提供五粮液的原粮、老干妈的辣椒、甚至还有一些精制面粉品牌的小麦。明明在这些高附加值的产品中占据重要地位,河南却始终难有姓名,除了一些大型企业,河南中小食品企业很难赚到深加工的钱。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河南省食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陈振杰认为,河南省对食品深加工的引导性还不够,尤其在食品消费个性化、食品品牌多样化的时代,附加值低的产品不适应市场需求。

河南食品工业经历了一个高附加值发展的空窗期,当其他省份在深加工领域发力时,河南仍然以农业养殖种植为主。深加工企业盯上了河南的优质原粮,很快将市场瓜分,留给当地企业发展的空间并不多。

洛阳市委党校工业创业创新教研部副教授刘荣利认为,研发和创新力度低是制约河南食品深加工的因素。河南的食品装备制造业产品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均较低,整体研发能力不高,一些关键技术和设备仍依赖进口。

刘晨提到,河南食品企业仍是以小企业和小作坊为主,由于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很难提供精加工产品,加之能耗大,整体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并不高。

此外,河南省食品工业发展也缺乏必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周健认为,河南食品工业的代际传承有些脱节,年轻企业家中并未涌现领军人物。刘晨则认为河南食品工业发展的理念还停留在上一辈的认知中,缺乏新观念、新理解。

前路:能否借预制菜产业弯道超车?

无论河南在竞争中“掉队”的原因是什么,当下似乎都有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案:搞预制菜。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到发展预制菜产业,这是预制菜产业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牵头研究制定《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明确了预制菜升级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推广“原料基地+中央厨房+物流配送”等产业模式。

在艾媒金榜最新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各省预制菜产业发展水平排行榜》中,广东、山东、河南分别以94.38、92.39、84.87的产业指数位列前三。

预制菜的提法虽然是这两年兴起,但河南对其并不陌生,速冻汤圆、速冻水饺的米面类加热半成品本身就是预制菜的形式之一。实际上,三全食品早在10年前就盯上过冷藏领域的预制菜产业,董事长陈南认为,在餐饮行业增速超过零售行业的情况下,三全的渠道应该由2C转向2C和2B并行,且冷藏食品未来的发展空间将大于冷冻食品。有鉴于此,2014年,新业务板块“三全鲜食”上线,产品以自动售卖机的形式承载。

但是,那些年也是外卖正在兴起的时期,三全的售卖机模式并未走通,公司也于2016年将其下架。但三全鲜食供应链的核心业务保留了下来,转型为711、全家、瑞幸咖啡等终端门店供应简餐。脱胎于思念食品的“速冻供应链第一股”千味央厨(001215.SZ),也成为百胜中国、京东、绝味食品等品牌的供应商。

经历了多年发展,河南作为农业大省,既有食材和生产的优势,同时也具备速冻锁鲜、冷链物流、信息网络等技术应用和设施配套,有着高度的工业化基础。陈振杰认为,这是河南省的优势。

“在发展预制菜上,如何将优势转化为胜势,就要求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要有‘热潮之下理性思考’的定力,要前瞻性地做好规划引导。”陈振杰表示。

但预制菜本身也面临食品安全、同行竞争、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周健提出河南应该改变“预制食品”一哄而上的跟随战略,超前研究、发现其中能结合地方优势的细分赛道。

刘晨提出,蜜雪冰城、巴奴、锅圈等之所以出圈,除了商业运营能力,再就是借助年轻化、多元化的营销手段。“一方面要利用好传统的经销商渠道,另一方面也要运用好传播工具,针对不同消费人群推出不同产品,精准推送,提升消费者购买欲。”刘晨表示。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