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业媒体36氪利用AI技术成功开设了一家淘宝女装店,这一创新举措引发了广泛关注。从店铺命名、Logo设计到服装款式、模特图片及详情页文案,所有元素均由AI生成,全程无需人工干预。这一项目不仅展示了AI在电商领域的巨大潜力,更在短短时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这家AI淘宝店最初在B站发布的视频获得了311万播放量和18万点赞,相关话题更一度登上微博热搜。虽然最初店内展示的服装并无实物,但时隔一个多月,这家“虚拟”店铺竟然实现了实体化。它不仅亮相于TVB淘宝直播间,还首次参与了618大促,通过AI数字人直播吸引了超过16万人次的观看。目前,店铺在售的印花T恤和渐变色半身裙月销量分别达到500余件和95件,评价中不乏真实买家秀,证明了AI设计的商品获得了市场认可。
这一成功案例让“用AI开店”从概念变为现实,引发了人们对AI在电商领域应用的深入思考。36氪在《我用AI开了家“假”淘宝店,居然真的有人下单?》视频中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ChatGPT和AI绘画工具Midjourney辅助开店的全过程。对于毫无电商经验的普通人来说,如何借助AI快速开店?用AI开淘宝店是否真的如此简单?AI在电商行业的应用前景如何?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我们与36氪AI淘宝店项目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揭示了背后更多思考。
### AI助力开店:效率与成本的革命
36氪决定用AI开设女装淘宝店的灵感,源于一位网红女装店老板的朋友圈。在“AI取代人类”的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36氪决定亲自实践,探索AI在电商领域的应用。在店铺搭建阶段,ChatGPT负责生成店铺名、商品信息和文案等文字内容,而Midjourney则负责店铺Logo、产品实拍图和模特图的创作。整个过程只需通过清晰的指令,即可完成高效的任务分配和质量把控。
使用ChatGPT这类对话式AI的关键在于明确需求、拆解复杂问题并要求具体化。例如,在让ChatGPT起店铺名时,最初的要求“好听”过于宽泛,导致结果缺乏个性。经过调整,36氪限定风格为“俏皮可爱、鬼马精灵、千禧年辣妹风”,适合00后年轻女性,ChatGPT给出的选择立即变得高级。最终,36氪选择了“LumiWink”及其中文译名“卢咪微”作为店铺名。
对于店铺Logo、产品图和模特图,36氪让ChatGPT生成英文关键词,再输入Midjourney批量生成图像。最终选定的店铺Logo展现了AI的创意能力。在商品信息、品牌定位和风格的基础上,ChatGPT生成了商品名称、详情页文案、直播话术、小红书推广文案及Midjourney关键词等,用词考究、逻辑清晰,几乎无需调整。无论是设计特定场景的服装,还是围绕主题设计多款衣服,ChatGPT都能轻松应对。
接下来,将这些商品信息转换成英文关键词,输入Midjourney生成产品图和模特图。Midjourney生成的图像已非常接近真人实拍效果,展现了AI在视觉创作领域的强大能力。最后,只需将商品图文信息、尺码、定价等信息上传至淘宝,一家女装淘宝店就顺利搭建完成。相比传统的人力头脑风暴、设计师、摄影师、模特和修图师团队,AI大大提高了前期效率,显著降低了成本。
### “假”店成真: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店铺和商品图已经完成,但最初并无实物。在36氪视频的评论区,有网友建议:“就不能真的开个店吗?”于是,36氪决定将开店这件事做到底。目前有两种常规思路可以让“假”店成真:一是将AI设计的衣服打版生产,二是依托实际货源,用AI重新生成模特图上架,并进行多渠道推广。
对于前者,今年3月,一款AI画的小绿裙成为小红书爆款,商家迅速将其打版、预售和生产。理论上,AI可以大批量产出服装设计图和媲美真人的AI模特图,通过预售验证市场欢迎度,按需生产,既能降低风险、避免库存积压,还能提高爆款率。然而,在实操和落地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首先,AI生成的图片具有较强的创意性和随机性,对真实场景的还原和细节控制略显不足,更适合设计简单图案的T恤、卫衣等基础款。对于复杂造型的服装,AI生成的模特图可能会丢失细节。即使是可控性较强的Stable Diffusion,也难以做到完全一致,需要人工局部重绘。在36氪用AI生成的服装和模特图中,衣服的领口、袖口、裙摆、腰部抽绳等细节部位,每张图都会存在细微不同。模特的动作、面部表情、手指等也难以实现精细化控制。
其次,淘宝女装模特图往往展示整体搭配效果和氛围感,这决定了商家必须采用真人拍摄,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在服饰搭配、场景选择与布置、模特情绪动作引导设计,以及后期修图上。在大众接受度方面,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对无实物的纯AI商品图持消极态度。
此外,生产环节不仅需要还原AI设计图的美感和创意,还要考虑服装面料、制作工艺、版型、功能性、成本和定价等诸多现实问题。AI擅长天马行空的设计,但缺乏实际落地的可行性和品质。这不仅考验着下游师傅的手艺,还可能导致商家为了降低成本而使用廉价面料、简化做工,最终导致货不对版。
经过内部投票,36氪最终选择将AI设计的一款基础印花T恤和一款粉蓝渐变色半身裙进行打版生产。两款衣服的设计理念得到了工厂的认可,制作过程相对顺利。尽管印花T恤的制作工艺简单,但裙子遇到了挑战。在1688上,36氪找了20家工厂,多数因渐变工艺复杂而被拒绝,起订数量和打样费也让小店家难以承担。最终,有一家工厂愿意尝试,经过长时间沟通,样衣的颜色、版型和垂坠感都符合预期。
对于裙子,出于控制成本的考虑,36氪采取了预售形式,下单满50件后才开始生产。而印花T恤则做了现货,下单后基本一天内就会发货。两者均通过1688平台一件代发。关于衣服的退货率和毛利率,36氪透露:“可能因为衣服价格不高,质量绝对物超所值,也比较还原模特图,退货很少。我们的毛利率大概在20%左右,还没算人力成本,在服装行业算是比较低的。”
### AI+电商:降本增效与流量营销
36氪这次的AI开店实践,无论是前期店铺搭建、中期打版生产,还是后期的销量、退货率,都堪称AI落地应用的一个典型案例。在对话中,他们也对“36氪品牌效应自带流量”“实际淘宝店靠自然流量冷启动更难”等疑问作出了回应:“这种声音有一定道理,正如我们在第二条视频里给出的结论,我们所秉持的态度是——AI不是万能的,比起设计、做图、直播这些AI能参与的环节,流量才是最难获取的一环,这部分现阶段AI只是触手之一,需要更有经验的人类参与。但我们可能更乐观一些,我们的探索是希望给没有电商经验、或者有心做这件事的人一些具体而微的示范,展示把AI运用到电商行业的一些可能性。”
至于在淘宝搜索“卢咪微LumiWink”出现多家同名店铺的问题,36氪表示:“曾试图投诉,但需要注册商标,目前还在办理。倒不是竞争的问题,主要是怕用户因为我们的视频进了别的店,结果被割韭菜。”
### AI+电商:降本增效与流量营销
在这波生成式AI引发的变革中,各行各业都在寻找和AI结合的具体场景。目前,AI对电商行业的渗透度肉眼可见地深入,品牌和商家利用AI工具降本增效已不是个例。36氪用AI开女装淘宝店的模式,完全可以复制到其他领域。事实上,AIGC也已经在餐饮、珠宝设计等行业崭露头角。
钟薛高的新品冰棍“Sa’Saa”,从口味研发、命名,到宣传、包装设计均由AI参与甚至主导。伊利、可口可乐、王老吉、安慕希、雀巢等品牌,也发布了由AI辅助设计的包装。除了商品营销文案、模特图、包装设计之外,AI还能参与虚拟人直播、市场调研、数据分析、广告营销、店铺运营、搜索优化等方面。
各大电商平台和内容平台也在纷纷加码AI。京东云发起“免费数字人直播间召集”计划,为部分京东店铺打造“AI主播”、“数字分身”,并推出ChatJD智能对话客服。淘宝天猫发起“AI生态伙伴计划”,将AI应用于店铺开店装修、商品图像创意、营销策划推广、内容组织创作等7大经营场景,为商家提供智能生成式服务。百度新开启的电商品牌百度优选,也将上线虚拟导购、AI选购榜、虚拟直播间、AIGC种草等AI新玩法。
AI技术在电商行业的应用和普及,有望为品牌、商家、电商平台等各方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但真正的变革所需要的,不是把AI当成单纯的噱头,而是应该思索如何把AI进一步落到实处。当市场被教育到一定程度,消费者对“AI设计”难免会产生认知和审美疲劳,最终制胜的关键依然是产品、流量,以及优质的内容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