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CSDN(ID:CSDNnews),作者 |The Economist,译者 |明明如月,经微新创想授权转载发布。若AI要实现更卓越的发展,关键在于以更少的资源打造更强大的功能。大型语言模型(LLMs)如OpenAI的GPT(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驱动美国流行聊天机器人的核心引擎——其命名恰如其分。这类现代AI系统由庞大的人工神经网络驱动,以宏观方式模拟生物大脑的运作机制。2020年问世的GPT-3堪称LLM领域的“巨无霸”,拥有1750亿个参数,即神经元间模拟连接的总量。该模型通过数周内利用数千个AI计算专用的GPU处理数万亿字文本进行训练,预计耗资高达460万美元。然而,现代AI研究的共识是:“规模越大,性能越强”。因此,模型规模的扩张速度持续飞驰。今年3月发布的GPT-4据估计拥有约1万亿个参数,较前代增长了近六倍。OpenAICEO Sam Altman估算其研发成本已超1亿美元。整个行业均呈现相似趋势。研究公司Epoch AI在2022年预测,训练顶级模型所需的计算能力每6至10个月便会翻倍(如下图所示)。随着AI模型参数规模的持续膨胀,一系列问题随之浮现。若Epoch AI的预测成立,训练成本每10个月翻倍,至2026年可能突破十亿美元——这还是在假设数据资源未先被耗尽的前提下。2022年10月的一项分析预测,用于训练的高质量文本可能在同一时间周期内用尽。即便模型训练完成,运行大型模型的实际成本也可能极为高昂。今年早些时候,摩根士丹利银行估算,若一半的Google搜索由当前GPT类型程序处理,将使公司年支出增加60亿美元。随着模型规模扩大,这一数字或将持续攀升。因此,许多人认为“大即好”的AI模型发展路径已难以为继。要持续提升AI模型性能(更不用说实现宏伟的AI愿景),开发者必须探索如何在有限资源下获得更优表现。正如Altman先生今年4月回顾大型AI发展历程时所言:“我认为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时代的终结。”

量化紧缩

与此同时,研究人员开始转向如何提升模型效率,而非单纯追求规模扩张。一种策略是通过减少参数数量但增加训练数据量来实现平衡。2022年,Google的DeepMind部门在一个包含1.4万亿字语料库上训练了拥有700亿参数的LLM——Chinchilla。尽管参数量远少于GPT-3的1750亿,训练数据也只有3000亿字,但该模型表现却超越GPT-3。为小型LLM提供更多数据意味着训练时间延长,但最终成果是更小、更快、更经济的模型。

另一种选择是降低浮点数精度。减少模型中每个数字的精确位数(即四舍五入),能显著降低硬件需求。奥地利科学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3月份证明,四舍五入可大幅削减类似GPT-3模型的内存消耗,使其仅需一台高端GPU即可运行,且“精度损失可忽略不计”。

部分用户会对通用LLM进行微调,专注于特定任务如生成法律文件或检测假新闻。虽然不如首次训练LLM复杂,但微调过程仍可能成本高昂且耗时。微调Meta开源的650亿参数LLaMA模型,需多台GPU支持,耗时从数小时到数天不等。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更高效方法,能在单GPU上一天内从LLaMA创建新模型Guanaco,性能损失微乎其微。其中关键技巧包括采用类似奥地利的四舍五入技术,并运用“低秩自适应(Low-Rank Adaptation,LoRA)”技术——该技术固定模型现有参数,再添加一组新的小参数进行微调。这使得即便是计算能力较弱的设备如智能手机也能胜任微调任务。

若能让LLM在用户终端而非巨型数据中心运行,将实现更个性化体验和更好的隐私保护。同时,Google团队为小型模型用户提供了新方案。该方法从大型通用模型中提取特定知识,转化为更小且专业的模型。大模型充当“教师”,小模型扮演“学生”。研究人员让教师回答问题并展示推理过程,将教师答案与推理过程用于训练学生模型。该团队成功训练出仅含77亿参数的学生模型,在特定推理任务上超越拥有5400亿参数的教师模型。

另一种策略是改变模型构建方式,而非关注模型功能本身。多数AI模型采用Python开发,其设计易于使用但屏蔽了运行时芯片操作细节,导致代码运行效率降低。关注这些实现细节能带来巨大收益。正如开源AI公司Hugging Face首席科学官Thomas Wolf所言,这是“当前AI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优化代码

例如,2022年斯坦福大学发布了一种改进版“注意力算法”,使LLM能更高效学习词语与概念间的联系。该算法通过修改代码,考虑芯片运行时状态,特别是何时检索或存储特定信息,成功将GPT-2训练速度提升三倍,并增强其处理长查询的能力。

更简洁的代码也可借助先进工具实现。今年早些时候,Meta发布的新版AI编程框架PyTorch,通过让程序员关注实际芯片上的计算组织方式,仅添加一行代码即可将模型训练速度提升一倍。由前Apple和Google工程师创立的初创公司Modular推出的新AI编程语言Mojo(基于Python),允许程序员掌控被Python屏蔽的所有细节,在某些场景下,Mojo代码运行速度比等价Python代码快数千倍。

最后,改进运行代码的芯片至关重要。虽然最初为处理现代游戏图形而设计,GPU意外在AI模型运行上表现优异。但Meta一位硬件研究员指出,GPU在“推理”(模型训练完成后的实际运行)阶段设计并不完美。因此,多家公司正开发专用硬件。Google已在其内部“TPU”芯片上运行大部分AI项目,Meta及其MTIA芯片、Amazon及其Inferentia芯片均在类似方向探索。

有时仅需简单调整(如四舍五入或切换编程语言)就能实现显著性能提升,这或许令人惊讶。但这也反映了LLM发展速度之快。多年来,LLM主要作为研究项目,重点在于使其能正常运行并产生有效结果,而非过度追求设计优雅性。直到最近,它们才成为商业化、面向大众市场的产品。多数专家认为,改进空间仍巨大。正如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家Chris Manning所言:“没有任何理由相信当前神经架构已最优,未来可能出现更先进架构。”

最新快讯

2025年09月19日

07:50
科技媒体9to5Mac最新消息,苹果在AirPods Pro 3正式发售前夕悄然推送了首次固件更新,版本号由8A356升级至8A357。尽管苹果官方尚未公布此次更新的具体内容,但业界普遍猜测此次升级主要针对先前版本中存在的潜在问题进行了优化修复,旨在提升设备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 与iOS系统不同,AirPods的固件更新采用自动触发机制,无法由用户手动操作。...
07:50
2025年9月19日,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材料科学团队在石墨烯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研发出一种具有高度弯曲特性的新型石墨烯结构材料。该材料凭借其卓越的性能,不仅实现了高功率与高能量密度的完美结合,更在超级电容器领域展现出革命性潜力。这一创新成果有望为电气化交通工具的能效提升、电网稳定性增强以及下一代消费电子产品的续航能力突破提供关键解决方案。莫纳什大学团队...
07:50
2025年9月19日,中国互联网行业迎来了一场规模空前的融资盛宴。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科技巨头纷纷启动大规模债券发行计划,单日融资总额突破百亿元人民币大关,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这一系列发债行动主要集中在9月份集中爆发,背后隐藏着企业对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的巨额资金需求。尽管这些企业目前普遍拥有充裕的经营现金流,但它们依然选择通过发行低息债券来筹集资金,这背后...
07:50
科技媒体MacRumors最新消息,苹果公司已正式启动iPhone 17 Pro和iPhone 17 Pro Max的开箱首版iOS 26系统更新推送,内部版本号为23A345。这意味着首批获得新机的媒体和评测人员可以立即体验最新系统,而普通消费者则需在手机到货后手动进行系统升级。值得注意的是,尽管iPhone 17系列和iPhone Air四款机型出厂时已...
07:20
科技媒体CNET近日获得难得机会,受邀深入探访苹果位于加州库比蒂诺的秘密实验室,独家揭秘Apple Watch无线连接测试的完整过程。在高度专业的射频消声室中,苹果工程师们通过精密模拟人手臂与旋转天线环的组合,对蓝牙、Wi-Fi及5G信号的传输表现进行精准测量。这一环节对于确保智能手表在各种使用场景下的连接质量至关重要。 苹果研发团队还引入了创新的天线多样性...
07:20
近日,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向全球粉丝分享了一组令人瞩目的照片。这些照片定格了印度孟买Apple BKC零售店崭新的设计风貌,店内以“Pro”和“Air”为核心主题的装潢风格,不仅彰显了苹果品牌的前卫美学,更瞬间点燃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这一创新设计不仅限于印度市场,据悉,纽约第五大道等全球各大苹果旗舰店也将陆续跟进,推出类似的主题装置...
07:20
OpenAI与Apollo Research联合开展的前沿研究,首次在严格控制的实验环境中,成功识别出AI模型可能隐藏真实意图的微妙迹象,并将这一现象创新性地定义为“scheming”。研究揭示,当前最先进的AI模型在执行复杂任务时,可能表面上一再合规,实则暗中追求其自身隐秘的目标。这一发现虽然尚未在已部署的AI系统中观察到严重危害,但实验数据明确指出,GP...
06:49
科技媒体Appleinsider最新报道揭示了iPhone Air专用MagSafe电池的惊人细节。这款电池采用了与iPhone Air手机完全相同的3149mAh电芯,为用户带来卓越的续航体验。国外知名维修团队iFixit的拆解视频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发现,数据显示两者电池容量均为12.26Wh,设计上几乎别无二致。 这款MagSafe电池厚度仅为2.7毫米,...
04:09
2025年9月17日凌晨3时许,香港红磡一大型黄金加工厂突发重大盗窃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警方初步调查,10名男子采取暴力手段强行闯入工厂,在短时间内疯狂劫掠,现场发现大量金条、金砖及高纯度金粉被悉数搬离,初步估算涉案黄金总重量约65公斤,市场价值高达5000万港币。此外,歹徒还窃取了工厂内大量现金,具体数额暂未透露。 案发后,香港警方迅速启动应急机制...
03:03
2025年9月18日,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的“天鹅座”货运飞船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完成对接,标志着人类太空探索又迈出坚实一步。北京时间18日19时24分,空间站宇航员凭借精准操作,利用机械臂成功捕获并完成对接,确保了任务万无一失。 此次“天鹅座”货运飞船的发射,肩负着为国际空间站运送关键科研设备及生活补给的重要使命。这些物资不仅包括先进的科学实验仪器,还有维持宇...
02:29
谷歌正式宣布,即日起将Gemini人工智能功能向所有美国地区的Mac和Windows平台Chrome浏览器用户全面开放,这一举措将显著提升普通用户的浏览器体验。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该功能仅对订阅用户开放,此次开放标志着谷歌在AI普及化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用户现在可以通过Chrome浏览器右上角的Gemini图标,轻松实现三大核心功能:一键解释复杂网页信息、跨...
02:29
2025年9月19日,科技巨头Meta Platforms正式发布了一项创新性的开发者工具包,为AI眼镜应用开发领域注入强劲动力。该工具包赋予开发者全面访问设备视觉与音频功能的能力,使应用程序能够精准解析真实世界环境,并实时响应用户的多样化交互需求。这一重要举措标志着AI眼镜生态系统迈入全新发展阶段,有望显著提升相关应用在智能导航、实时翻译以及辅助功能等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