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营销兵法》,作者兵法先生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即便从未使用过多邻国App,你大概率也见过那只标志性的小绿鸟——多邻国的官方品牌符号“多儿”。这个暑假,瑞幸与多邻国的“世纪婚礼”话题频频霸占热搜,从办婚礼、度蜜月到拍短剧、推新品,再到蓝V账号集体“抢婚”,品牌方更是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吃席”热潮。各大社交平台几乎处处可见这只“显眼包”的身影。这只造型简约的卡通绿鸟,正是多邻国全球5亿用户共同熟知的品牌形象,中文名“多儿”。它之所以深入人心,不仅因为其无处不在的曝光,更在于其“蹭热点”的敏锐嗅觉和大胆表现——哪里有流量,哪里就有它的身影。比如近期,“吴京梗”再度引爆网络,连带着过往采访中的金句也被翻出。多邻国官方账号更是直接“贴脸”互动,发布了一支极具网感的视频。当然,“发疯”和“抽象”只是多邻国的一面,作为全球领先的语言学习App,其月活跃用户已突破1.3亿大关。根据最新财报,多邻国对2025年营收的预期超过10亿美元,相较于2017年1300万美元的营收规模,实现了77倍的惊人增长。那么,究竟是什么让多邻国能够牢牢吸引数亿年轻用户?这只小绿鸟“多儿”与其他品牌IP又有着怎样独特的魅力?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这一现象级品牌背后的成功密码。
01 多邻国:教育界的“轻量级爆款”
尽管缺乏中国用户的具体数据,但多邻国已稳居全球增速最快的国际市场之一。用户之所以青睐多邻国,核心在于其“轻量化”的学习体验。许多用户表示,多邻国能有效激发语言学习兴趣,但若需系统提升或备考,仍需借助专业平台和教材。事实上,多邻国从未将自身定位为“系统性教育工具”,而是精准捕捉到用户对“碎片化学习”的深层需求。就像风靡全年龄层的《开心消消乐》,在游戏市场琳琅满目的当下,依然能保持稳定的月活和热度,关键在于其无门槛、即时反馈的设计。多邻国深谙此道,将语言学习拆解为闯关式轻任务,通过经验值、段位晋升、钻石奖励等游戏化机制,将枯燥的学习过程转化为充满仪式感的快乐体验。这种“轻量化”设计精准击中了年轻用户的核心痛点。

02 多邻国的“劝学”秘籍:用情绪价值重构学习体验
令人意外的是,以“抽象”风格著称的多邻国,创始人路易斯·冯·安却是一位纯正的理工男。这位设计出人类与机器验证码系统的技术专家,从一开始就洞察到语言学习的“反人类”属性——在智能手机时代,学习者必须同时对抗短视频、社交平台和手游的诱惑。就像餐桌上健康的西兰花旁边堆满了诱人甜点。多邻国没有强调西兰花的健康价值,而是让学习体验尝起来像甜点。
多邻国给用户的第一个情绪“甜头”是“即时收获”。App入门极其简单,连续正确答题时,多儿会跳出庆祝动画。学习进度设计科学,通过反复复习强化记忆,成功后还会送上花式夸奖,让用户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享受“学霸”的成就感。

第二个“甜头”是“段位与排名”系统。多邻国设置了轻松的晋升机制,配合“多倍经验”和“连续打卡”的双重激励,即便是新婚夫妇或医院病号,也会坚持完成每日打卡。
第三个“甜头”则是“多儿”本身。在手机组件中,多儿会根据用户行为进化出不同形态——积极学习时它欢欣鼓舞,忘记打卡时则“炸”毛质问:“你完全不学是吗?”部分用户甚至为看多儿“发疯”的瞬间,专门拖到最后一小时打卡。这种设计让多儿超越了传统品牌IP的范畴,成为用户情感连接的载体,为其在社交平台上的裂变传播奠定了基础。

03 多儿:现象级IP的“妙”用
多儿在社交平台上的“发疯”视频,往往能在10秒内收获上万点赞,这种反差萌的传播效果,让“劝学”内容更具吸引力。但多儿的成功并非偶然,其背后是多邻国对用户心理的精准把握。
与应试型学习者不同,多邻国的用户大多是出于兴趣选择语言学习。相比“学了多少内容”,他们更珍视“学习过程”的体验。因此,一个会玩会闹的小绿鸟,远比严肃的教师形象更能走进用户内心。多儿的走红,也给品牌界带来启示:IP不应仅是吉祥物,更需成为产品与用户沟通的桥梁。关键在于明确对话对象及其内容偏好。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思考逻辑,正是多邻国持续增长的核心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