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新创想(Idea2003.com) 7月14日电 国家网信办近日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广电总局正式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将于2023年8月15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政策文件体现了国家对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战略重视,明确了在推动技术创新的同时确保安全可控的发展路径。
《办法》的核心原则是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将创新驱动与依法治理有机结合。通过建立包容审慎和分类分级的监管体系,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清晰的规范指引。文件特别强调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同时确保技术应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办法》提出要重点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公共训练数据资源平台的建设。具体措施包括促进算力资源的协同共享,全面提升算力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公共数据的分类分级有序开放,为高质量训练数据的获取提供更多可能;鼓励企业采用安全可信的芯片、软件、工具、算力和数据资源,从技术层面保障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
针对内容安全和用户管理,《办法》明确了服务提供者的主体责任。要求提供者在发现违法内容时,必须立即采取停止生成、停止传输、消除等处置措施,并通过模型优化训练等方式进行整改,同时向主管部门报告情况。对于使用者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从事违法活动的情况,提供者应当依法依约采取警示、限制功能、暂停或终止服务等措施,并保存相关记录上报主管部门。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办法》对未成年人保护提出了明确要求。规定服务提供者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未成年人过度依赖或沉迷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确保技术应用不会对青少年健康成长造成负面影响。此外,《办法》还要求提供者按照《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对图片、视频等生成内容进行明确标识,让用户能够清晰识别合成内容,提升信息透明度。
这一系列管理措施的实施,将为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的规范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有助于在促进技术创新的同时维护良好的网络生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健康有序发展。随着《办法》的正式施行,相关企业和从业者需要及时了解并适应新的监管要求,确保技术应用符合国家政策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