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抖音平台上,以“做好事”为核心正能量视频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去年9月,创作者@良田 发布的两条前往新阳光病房学校探望白血病儿童的视频引发了广泛关注。视频中,他剃光头发陪伴因化疗失去头发的女孩玩耍,最终让她重拾笑容并穿上公主裙拍照。视频结尾的温暖约定和女孩亲手编织的手链,更让这两条视频收获511万点赞,并带动299万元善款筹集,为长期住院的大病患儿送去希望与支持。
作为“另类”摄影师,@良田 不仅拥有精湛的摄影技巧,更擅长通过真诚互动和形象改造展现个体光彩。他的视频中持续融入公益内容,如救助流浪动物、为自闭症孩子摄影、帮助特殊家庭等,凭借温情能量收获1800多万粉丝,并通过内容创作推动公益项目落地。@良田 并非孤例。卡思数据显示,字节跳动公益平台已上线3907个公益项目,累计筹集善款20亿元,参与人数超17.3亿,相关内容播放量超850亿次。
内容时代,公益与大众建立了全新连接。越来越多创作者像@良田 一样,在内容创作与社会价值间找到平衡点。他们不再局限于常规内容,而是将公益融入自身调性,既收获可观的互动关注,又带动更多用户参与公益。9月5日“中华慈善日”期间,字节跳动公益平台发布“优质公益内容支持计划”,旨在为更多创作者提供支持,构建更健康的公益内容生态。
流量可以兑换善意。创作者们如何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创造真实社会价值?如何讲述更多公益好故事?他们正在创作中悄悄做好事。剧情创作者@脱缰凯 以一人分饰多角的校园大戏吸引超2875万粉丝,今年6月探访唇腭裂儿童基地的视频收获118.4万点赞和8.1万善款,可为约10名孩子完成手术。健身博主@花小龙 通过自律内容收获1232.8万关注,参与【爱的分贝听障儿童救助项目】的视频筹集426.8万善款,为约371名听障儿童升级人工耳蜗外机。vlog博主@高美丽 陪伴自闭症少年的视频播放量超8600万,筹款19.3万元,展现孤独症患者细腻内心。05后创作者@黑漫君 捐建“漫漫希望学校”后,通过内容创作反映留守儿童困境,发动5000多名粉丝筹款20余万。
内容公益为何崛起?传统公益存在公信力不足、宣教形式单一、信息传播有限等痛点。内容创作恰好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公众更信任有温度的个体创作者,而创作者擅长挖掘故事、制造共鸣、传播放大,能精准击中传统公益的痛点。如@良田 的视频成功将感动转化为行动,正是因其前期已建立真实温暖的人设,通过情感冲击力推动捐款。
内容创作成为公益新桥梁,同时反哺创作者。公益题材自带情感温度,是优质内容富矿,能快速吸引用户、打破同质化困境、提升账号美誉度。从价值层面看,公益内容让创作超越流量博弈,承载社会价值,为创作者带来精神满足和职业荣誉感。字节跳动公益平台持续提供支持,如发起公益活动、链接优质项目资源、提供专业指导、推出“达人一起捐”功能等,确保善款执行透明,构建健康公益内容生态。
如何用内容创作讲好公益故事?首先必须坚守真实底线。公益内容不可动摇的生命线是真实,任何炒作营销行为都会损害创作者信誉和公益环境。上述案例的成功根本在于真实参与和情感反应,这种真实建立了无可替代的信任感。其次要结合自身风格和专业优势,将公益元素有机融入常规创作。如@良田 保持温暖调性,@脱缰凯 加入搞笑元素,@花小龙 展现激情感,这种基于原有调性的公益创作既保持内容质量又触动用户。此外还需秉持平等视角,避免俯视式叙事,以平视镜头展现受助者真实状态与内在力量。
公益内容创作浪潮仍在持续。在多方共建背景下,更多温暖有力的公益故事将从平台中涌现,为公益和内容行业注入更深层次价值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