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人力的行业,总是在亏损边缘徘徊。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港股研究社(ID:ganggushe),作者:在辉,微新创想经授权转载。

重人力的行业,总是在亏损边缘徘徊。但现在,这个“传统”迎来破局者。近日,顺丰同城发布2023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截止 2023 年 6 月止的中期业绩实现扭亏为盈,成为即时物流领域第一家实现盈利的企业。

在公告中,顺丰特别提及令业绩扭亏的原因是收入增长伴随订单密度增加、业务结构向好、投入产出率变高等。尽管只是三言两语,但如果将这些指标代入到同城即时配送的业务模型中,顺丰同城实际上实现了一次质量双增的全面进步。

迈过盈亏平衡这个门槛后,顺丰同城仍然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即时配送赛道上,寻找新的目标点。伴随着市场竞争关键因素开始转移,顺丰同城正在打开新局面。

顺丰同城盈利,势同“巨人握拳”

在今年3月28日顺丰同城公布的2022年业绩报告中,其年度营收首次突破百亿元,成为公司的一大里程碑。因此,本次半年报预告的扭亏为盈,基本表明公司的商业模型得到进一步优化。尤其是在即时配送市场规模依然扩大的背景下,利润空间的增长值得称之为“惊喜”。

这一成绩有两层可能的潜在含义,一是顺丰同城在综合运营上找到了合适的发力点,实现了规模扩大与降本增效的平衡,二是随着市场规模扩大,顺丰同城的市场份额提高,原始基础设施开始释放更多复利价值。

不论从哪个方向看,都意味着顺丰同城对即时配送的理解与布局,已经达到领先行业的水准。因为即时零售和配送围绕“本地需求+本地供给”这个业务核心,构成了独特的商业模型。这代表在每个区域,顺丰同城所需要付出的基础投入趋向于固定或周期性支出,比如人力资本等等。但只要总需求在成长,这部分支出的增速是跑不过收入增速的。

比如,在2022年业绩中,顺丰同城2C同城配送收入同比增长57.3%,总营收同比增长25.6%,但与之对应的是,履约成本的同比增速下滑至21.5%,几大费用率中唯有研发费用率增加2.5%,其余全部呈下降态势。简而言之,在不大肆提升投入力度的前提下,顺丰同城既能维持市场规模和用户份额的增长,也能顺利承接这些需求,成功履约。

结合顺丰同城本次半年报的业绩预告——“公司整体收入实现良好增长,同时订单密度增加、业务结构向好,进一步提升业务网络规模经济效应,而且通过科技赋能效率提升,驱动更加高效的运营底盘,提升资源投入产出效率,最终使得毛利率及费用率持续改善”,这个趋势是延续的。正向循环一旦形成,向上提升的阻力就会大大减轻。

当然,最关键的因素还是,相较于电商快递等传统仓储中转式物流,即时配送的本地化商业模型,要求即时配送企业在实战中释放更大主动性,去深入消费场景,关注履约关联的多环节,提供多元服务。这其中隐藏的重要机遇是,前期仅仅提供运力,也就是服务点到点的配送服务。但到了中后期,随着顺丰同城的能力巩固与展现,它逐渐建立起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主要解决两端之间的问题——这是重大的跃进,因为可以进入客户系统,创造更大价值。

顺丰同城扭亏为盈,即时配送“草莽江湖”升起战略明星插图

比如现阶段,顺丰同城能“送”的东西已经远远超出很多人的想象。尤其是在中长距离、分层市场,顺丰同城有背靠顺丰的众多经验,和组织多样化运力、履约方式的能力,这和大量只靠人力密集构建服务网络的同行们相比,形成了差异化优势。

类似的例子如针对C端的贵重物品,顺丰同城推出了安心送,提供保价产品全程监控、全额极速理赔等服务;针对冷链消费产品和医药产品等,顺丰同城的冷链基础设施、服务能力要领先于行业。

因此,回归行业本质,即时配送企业其实长期处于一种独特的生态中:运力供给早期是很容易获得的,这导致建立基础网络门槛降低,然后催生大批躺在人力红利上收配送“税”的企业。但随着需求端适应了即时配送这种模式,更多跨行业、跨领域的非标需求蓬勃涌现,原先的思维就不再适用。

此时,是顺丰同城抢先更新服务能力、承接复杂需求。因而当业务模型进一步验证了良性运营的潜力,顺丰同城有能力以更饱满的攻势,挥出进击的下一拳。

即时配送,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

在即时配送的行业环境中,有几点特征值得关注。

首先,相对于传统的远距快递物流服务,本地最后一公里的即时配送需求逻辑和商业价值逻辑不同。其次,B端和C端同时运行的全场景业务模式,对企业能力的挑战方向不同。最后,即时配送发展阶段和快递等有明显差异,受到的政策支持、在企业内部的战略地位等也有不同。

当多种因素混合,我们看到,即时配送原本在各级市场有许多不同规模的玩家割据作战,但现在头部企业如顺丰同城的竞争力持续增强。潜台词正如前文所说,单纯提供运力资源的竞争力逐渐减弱,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和产业化能力的竞争力逐渐增强。背后则是需求的演变:商家对运力供给的敏感度降低,对平台差异化特色的敏感度提高。消费者除了“能送”之外,更需要送得快速、安稳、放心。

这都更要求平台既能写好大战略,也能做好小运营。无论是在基础的点对点服务,还是更综合化的端到端服务,顺丰同城都能滚起雪球。

一方面,基于非餐、非标多元需求的扩张,顺丰同城从运力、方案、技术等几个方面建立了差异化的战略优势。

比如针对直播电商,顺丰同城推出了面向商家的综合物流解决方案,一键即可跟进物流操作。针对KA客户,顺丰同城可与之共建配送方案,贴心服务。而面对城市整体商业空间,顺丰同城的城市物流系统将在综合计算行业需求、场景复杂度、人力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给出最佳调度——而这一切还伴随着顺丰同城对骑手的长期关怀与培训,在保障骑手收入、安全等需求的基础上,试图以技术+制度的方式,提高单骑手人效,也就是给合适的人合适的任务,确保骑手权益、平台服务等达成平衡。

另一方面,即时物流已经成为当前消费不可或缺的催化剂。此前,商务部等13部门正式发布《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在各地得到积极响应。

例如,长沙相关部门联合制定的《长沙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就提出,“到2025年底,创建不少于100个高质量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实现新增和改造商业网点2500个,服务居民300万人,带动就业20万人”。纵观其方向,与顺丰同城扩大商家经营半径、提升消费者获得服务的半径这一基本理念仍然一致,但“高质量”一词格外突出。

顺丰同城扭亏为盈,即时配送“草莽江湖”升起战略明星插图1对商家侧来说,高质量是延长服务链条、提升服务质量;对消费者来说,高质量是因地制宜便利满足消费需求,生活圈更接地气;对平台来说,高质量是维持有效的费用控制与健康的商业模型,并带动就业和消费,形成良性循环。答案殊途同归,顺丰同城正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与即时配送产业链携手并进。

回顾顺丰同城扭亏为盈这个节点,似乎数字的变动只是一件小事,因为它仅仅是坚定执行自己的战略,便逐步完成了飞跃。但如果将顺丰同城放回行业观察,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即时配送已经与草莽时代渐行渐远——江湖不再有大力出奇迹的故事,精细化成为新标准,行业越来越考验企业的战略眼光和高质量发展意识,发挥物流的深度价值。

顺丰同城与顺丰控股整体的高质量发展紧紧相依,它的中立第三方能力优势、生态优势,依然还有巨大的发挥空间。就是在这转变刚刚发生的时刻,顺丰同城竟已率先完成提供资源-解决问题-挖掘需求的提升。在这条漫长的道路上,顺丰同城的能力和意识,让人不得不打出一个好评。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最新快讯

2025年08月04日

20:39
微新创想8月4日消息,近日,媒体报道了一则暖心且惊险的事件:一名 9 岁男孩被娃娃鱼咬断手指,在各方紧急协作下,通过高铁护送,5 小时内成功实现断指再植。据报道,7 月 29 日,四川广元一名 9 岁男孩,不慎被养殖的娃娃鱼咬断左手小指,情况危急,急需前往成都进行再植手术。男孩父母带着他匆忙赶到广元站后,在客运值班员的协助下,得...
20:39
微新创想8月4日消息,小米今天宣布,米家空调Pro系列今日起开启全链路OTA升级。这次OTA主要是新增了空气管理和智能气流联动功能,覆盖米家空调Pro系列产品。空气管理:支持联动空调、空气净化器、新风机等空气管理设备,一键开启全屋空气管理模式。当室内空气质量变差时,能自动开启联动设备来改善空气质量,用户可在APP上实时查看室内温...
20:39
2025年8月4日,多家公司发布重要公告。上纬新材因核查工作完成,将于8月5日起复牌。公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减少32.91%。隆扬电子表示,其HVLP铜箔相关产品目前处于客户验证阶段,尚未形成销售收入。此外,中马传动澄清公司新能源汽车减速器不涉及机器人业务,瑞可达预计2025年人形机器人业务销售收入约1000万元。多家公司还发布了业绩、回购、增减持等相关...
20:39
2025年8月4日,禾信仪器(688622)发布半年报,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281.57万元,同比下降48.88%;净利润亏损1745.96万元。受市场环境调整、下游投资节奏放缓等因素影响,公司业绩出现下滑。
20:39
8月4日,中国无人驾驶出行企业萝卜快跑正式宣布与美国领先的出行平台Lyft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双方将携手在欧洲市场拓展无人驾驶出行服务。根据合作协议,萝卜快跑将借助Lyft成熟的欧洲运营网络,在欧洲多国提供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标志着中国智能出行技术首次大规模进入欧美主流市场。 此次合作被视为全球无人驾驶领域的重要里程碑。萝卜快跑CEO张文表示:"与Lyft的合...
20:39
2025年8月4日,中电环保(股票代码300172)正式发布其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在上半年的营业收入总额为3.15亿元,相较去年同期出现了10.7%的下降。然而,在营收下滑的背景下,归母净利润却实现了5393.68万元的同比增长,增幅达到2.87%。这一看似矛盾的经营结果,背后主要得益于公司有效的成本控制策略和显著提升的运营效率。 ...
20:39
2025年8月4日,全球化工巨头科慕、杜邦和科迪华联合宣布与美国新泽西州达成一项历史性和解协议,正式解决长期存在的PFAS污染指控及其他环境纠纷。根据该协议条款,三家公司将在未来25年内分阶段向新泽西州政府支付总额高达8.75亿美元的赔偿金,其中科慕承担50%的份额即4.375亿美元,杜邦承担35.5%即3.1125亿美元,科迪华则承担14.5%即1.262...
20:39
2024年,ST宁科(股票代码600165.SH)的股价遭遇重挫,全年累计下跌28.11%。然而,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公司时任首席财务官董春香的个人薪酬却实现了惊人飞跃,从2023年的12.18万元飙升至45.10万元,涨幅高达270.28%。这一反差巨大的薪酬增长,与公司同期急剧恶化的经营状况形成了鲜明对比,迅速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质疑。 在董春香执掌财务...
20:39
2024年,北方导航的财务总监周静薪酬高达172.48万元,同比暴涨117.94%,这一惊人涨幅与公司业绩形成鲜明对比。尽管公司股价全年重挫16.87%,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大幅下滑22.91%和69.29%,周静的薪酬却逆势飙升。这一现象引发了市场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关联性的广泛关注。 周静拥有深厚的军工央企管理背景,自2018年起便担任北方导航的CF...
20:05
微新创想8月4日电 经典电影《汉江怪物》为韩国著名汉江增添了神秘传奇色彩,而近日一则关于汉江现“真怪物”的视频再次将这条江推上风口浪尖。一位韩国网友在首尔国会大厦附近一处停车场夜钓时,意外拍下了一段令人震惊的视频,画面中汉江水面漂浮着一个巨大的黑色不明物体。据拍摄者描述,该黑色物体体长估计在6至10米之间,粗壮程度远超人体,且其形态在夜色中显得格外诡异。这...
20:05
2025年8月,金融监管总局正式公布对“明天系”旗下华夏人寿及相关责任人的最终处罚决定,这一举措标志着备受关注的保险机构风险处置工作已全面落锤收官。自2020年华夏人寿被依法接管以来,监管机构对这一风险事件展开了系统性治理,最终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处罚方案。 在责任追究方面,监管机构共对华夏人寿、天安人寿、天安财险、易安财险及华夏久盈资管等机构的相关责任人处以...
20:05
2025年8月3日,三一重工正式对外发布重要公告,披露了其近期积极的资本运作策略。根据公告内容,截至7月底,公司已累计投入13.55亿元人民币,成功回购7267.92万股流通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86%。此次回购行动的价格区间设定在每股17.39元至19.39元之间,充分体现了公司对自身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 此次回购计划是基于4月份审议通过的专项议案实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