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道总有理(ID:daotmt),作者:道总,微新创想经授权转载

去年8月,OPPO在智美生活发布会期间推出了一系列IoT新品,除了常规迭代的TWS耳机、平板电脑、手表和手环之外,还有智能摄像头、智能猫砂盆、智能门锁等多个品类。这一新品集中爆发被外界视为OPPO加码IoT的标志,在已经迟到略久的IoT生态战中,OPPO不得不奋起直追。然而不到一年,OPPO的IoT业务不仅未见起色,反而岌岌可危。近日,据媒体报道,OPPO集团助理副总裁、IoT事业群原负责人李开新已离职,OPPO方面也确认了这一消息。而在李开新离职前,OPPO IoT业务的另一关键负责人易炜已加入蔚来汽车负责手机业务。此外,作为IoT生态重要一环的电视业务,也面临被裁撤的可能。今年2月,OPPO被曝将裁撤电视业务,尽管多次否认,但自跨界进入电视行业后,OPPO的表现一直不尽如人意。人事变动与业务调整,让OPPO的万物互融战略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但问题是,仅仅是OPPO遭遇困境吗?其他手机厂商对物联网的期待似乎也已落空。

智能手机疲软,IoT难挑大梁

近年来,全球智能手机厂商普遍面临市场增长乏力的问题。根据Canalys数据,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13%,降至2.70亿部,其中中国大陆市场同比下滑11%,出货量降至6760万台,创下2013年以来最低纪录。第二季度,Counterpoint报告显示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同比下降8%,环比下降5%,已连续八个季度下滑。在此背景下,各大手机厂商都面临巨大压力。以OPPO为例,去年其总出货量从1.33亿台下滑22.6%至1.03亿台,减少3000万台,跌幅仅次于vivo的22.8%。国产手机厂商对IoT的布局和争夺,实则源于对智能手机增长放缓的忧虑,IoT业务从一开始就承载着手机厂商的部分增长期待。

早期行业内外普遍认为IoT是第二增长曲线,但当智能手机销量持续低迷,这一被寄予厚望的业务并未兑现增长承诺。2021年上半年,OPPO将「新兴移动终端事业部」更名为「IoT事业群」,并分为穿戴事业部、智能显示事业部和音频事业部。其中电视业务表现最差,耳机业务进入中国区前五,其他智能穿戴设备则表现平平。IDC数据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OPPO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达138万台,与华为存在17.7个百分点差距;2021年第一季度,OPPO可穿戴设备出货量环比下降近50万台,与华为的差距扩大至19.6个百分点。OPPO在IoT领域入局较晚且收获不佳,但即使是小米、华为、荣耀等头部厂商,同样未能依靠IoT生态缓解智能手机下滑带来的业绩压力。

从集团营收来看,小米2023年第一季度总营收595亿元,同比下降18.9%,IoT与生活消费产品分部收入由168亿元减少13.6%。华为和荣耀虽通过爆款单品扩大IoT生态,但营收贡献仍不及小米。以华为智慧屏为例,洛图科技2023年上半年调查报告显示,小米出货量达400万台,华为不足50万台,荣耀更是榜上无名。一位荣耀渠道合作伙伴透露:”荣耀常规产品毛利低,除手表和平板外,其他IoT产品多为滞销品。”由此可见,当前手机厂商发力IoT,对公司业绩的象征意义可能大于实际价值。

手机厂商物联网梦碎:增长期待落空插图

打动不了的消费者

物联网的商业价值毋庸置疑。艾媒数据中心数据显示,2019年仅有26.1%消费者拥有5部以上泛智能终端设备,而2022年第一季度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近12亿,人均拥有5台智能设备。GSMA预测,2025年全球物联网终端连接数将达250亿个,其中消费物联网终端连接数达110亿。如此庞大的设备数量不仅意味着巨大的硬件销量,更将产生海量用户数据。然而,消费者拥有的智能设备越多,并未给手机厂商带来明显增益,原因何在?

智能手机市场低迷源于换机周期拉长、消费意愿下降,这一趋势同样适用于其他电子消费产品。消费者对除智能手机和PC外的智能设备,更换周期越来越长,新品类吸引力不足。例如平板电脑,只要不卡顿、续航足够,换新意愿就较低。一位大学生表示:”我的平板用了近2年,虽然不是新款,但能满足日常需求,暂无换新计划。”不换新不仅因现有产品可用,更因很多智能化新品仅做微小调整,缺乏技术突破。智能投影仪虽以新技术为噱头推出多款新品,但与液晶电视的差距并未缩小,导致销量增长不及预期。

可穿戴设备作为IoT生态中品类最多的板块,曾是手机厂商眼中的下一个流量入口。然而市场快速增长后,消费需求正在减弱。小米相关人士去年表示,TWS、手表、手环等主流产品仍处于正常生命周期,用户缺乏换机刺激。代理商指出,企业批量采购可穿戴设备用作礼品的行为大幅减少。智能电视等传统品类的市场增长空间变小,而智能音箱、扫地机器人等新品类又暂时无法扛起销量大旗,不少产品陷入”真需求还是真鸡肋”的质疑。

万物互联的故事不好讲了

2018年小米上市时,雷军着力改变”小米就是造手机的”印象,招股书称小米是”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同年雷军提出AIoT战略是小米未来5-10年的核心战略,在IoT、AI技术概念推动下,小米未上市前估值曾达千亿美元。同样,手机厂商的IoT布局也曾承载着万物互联的美好愿景。但如今,随着智能设备激增,万物互联的实现反而愈发困难。

手机厂商物联网梦碎:增长期待落空插图1

一位从业者指出:”走访众多IoT厂商后发现,它们需要为各种封闭的、私有的生态做适配,每个生态都要单独控制中心,消费者买回产品后往往难以实现互联互通。”割裂与分散是行业现状,因为IoT设备涉及不同领域,参与者包括手机厂商、家电巨头、互联网公司及垂直领域企业,都在与小米、华为等抢生意。这导致智能设备五花八门、质量参差不齐,不同协议、方案和标准下设备彼此独立,即使同一生态也多为表面联网,无法实现智能化联动。

智能家居作为物联网及AI技术落地的核心场景,目前最为成熟。但从消费者体验看,其智能化存在诸多硬伤。以语音控制为例,很多硬件反应慢、无法识别方言,让使用者感觉”智障”。智能家居本为简化生活,但有些全屋智能设计反而增加操作步骤。例如用户离家时,理想方式是直接反锁门锁或传感器感应后自动关闭电器电源,现实却需解锁手机、打开APP、选择模式再控制,远不止一步。

手机厂商虽可补全智能音箱、智能窗帘等业务线,但大家电仍掌握在家电巨头手中。除非海尔、格力放弃自身智能家居方案,否则手机厂商的万物互联可能永远无法打通所有家电。OPPO早前通过智能电视进入彩电市场,但入局较晚且几乎溃败,如今在智能家居场景中更无布局切入点,这极大限制了其在整个IoT市场的拓展。

当万物互联愿景渐行渐远,手机厂商的梦还能继续吗?道总有理,曾用名歪道道,互联网与科技圈新媒体。同名微信公众号:道总有理(daotmt)。本文为原创文章,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最新快讯

2025年08月05日

14:27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正伴随着日益严峻的环境挑战,这一议题已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近日,欧洲顶尖AI初创公司Mistral AI震撼发布了首份详尽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全面揭示了其旗舰模型Mistral Large2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真实环境代价,这一举措在AI领域尚属开创性突破。该报告由Mistral AI联合ESG咨询企业Carbone4及法国生态转型机构A...
14:27
中国运动零售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数字化变革。在这股浪潮中,国内最大的运动零售运营商滔搏近日宣布了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将其核心大数据平台全面迁移至阿里云,并深度整合通义千问大模型技术。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传统零售业向人工智能的积极转型,更被视为行业数字化升级的重要里程碑。 滔搏在运动零售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公司与耐克、阿迪达斯等全球顶级运动品牌建立了长期稳定...
14:27
人形机器人正从科幻作品中的想象逐渐变为现实,而视觉感知能力始终是制约其发展的核心瓶颈。近日,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重磅推出名为"Humanoid Occupancy"的突破性视觉感知系统,该技术被业界誉为人形机器人环境理解能力的重大飞跃。长期以来,机器人感知系统面临着诸多挑战。现有的感知技术大多局限于单一或特定场景,当面对复杂多变的真实环境时,往往表现不尽如...
14:27
社交媒体上突然流传出Anthropic内部测试的截图,揭示了其下一代大语言模型Claude Opus4.1的早期研发进展。这些非官方泄露的信息显示,该模型正处于内部测试阶段,其内部代号为"claude-leopard-v2-02-prod"。从官方宣传语来看,Anthropic特别强调了新模型在问题解决能力方面的显著突破,这一重点优化方向在内部测试界面中得到...
14:27
在全球人工智能研究浪潮风起云涌之际,谷歌倾力打造的首届大模型对抗赛犹如一场科技盛宴,迅速点燃了业界与公众的热情。这场备受瞩目的赛事将于8月5日至7日在Kaggle Game Arena盛大举行,八款顶尖AI模型将齐聚一堂,以国际象棋为竞技场,展开一场巅峰对决。参赛阵容堪称豪华,包括OpenAI的o4-mini、DeepSeek-R1、Kimi K2Instr...
14:27
一场颠覆性的AI智力盛宴即将震撼上演。8月5日至7日,谷歌倾力打造的Kaggle Game Arena将迎来首届AI国际象棋锦标赛的盛大开幕。八款当今世界最顶尖的大语言模型将在64格棋盘上展开巅峰对决,这场较量不仅是一场技术实力的巅峰碰撞,更是对AI逻辑推理能力的终极挑战,将向全球展示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突破。 顶级AI阵容集结:AI界的"华山论剑" 本次赛事...
14:27
财联社8月5日讯 近期港股市场波动加剧,科技板块卖空情绪显著升温。美团-W的卖空股数呈现爆发式增长,从7月29日的357.16万股急升至8月4日的1432.68万股,增幅高达300%以上。这一现象并非孤立案例,腾讯、小米、阿里巴巴等一线科技股的卖空量同样出现明显攀升,市场情绪偏向谨慎。 尽管短期承压,但港股市场仍具备一定的防御性价值。当前市场估值处于历史...
14:27
2025年8月4日,重庆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最新公告,揭示了近期小额贷款行业的洗牌现象。在2025年3月至7月这四个月间,共有11家小额贷款公司黯然退出市场,其中8家更是集中在7月31日同一天完成注销。这一现象背后,既有启帆小贷因失去试点资格的无奈退出,也有汇渝小贷主动选择注销的理性决策,而其余3家则因监管措施被强制清退。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退出企业的经营状况...
14:27
2025年7月,全国期货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整体成交量高达10.59亿手,成交额更是达到了71.31万亿元,同比分别实现了48.89%和36.03%的显著增长。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市场活力的提升,也反映了投资者对期货市场的热情持续升温。回顾整个上半年,1至7月累计成交量与成交额均保持了稳健增长,分别达到51.35亿手和411.04万亿元,同比增长率约为2...
14:27
8月5日最新消息显示,非上市人身险公司上半年业绩实现爆发式增长,合计净利润高达286亿元,同比增长幅度惊人,达到242%。这一亮眼成绩主要得益于两大因素:一是产品结构转型有效降低了负债端成本,二是投资收益显著回升带动了盈利能力提升。行业专家分析指出,人身险公司盈利能力的明显改善,标志着整个保险行业正逐步走出低谷,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在财险领域同样传来喜讯,...
14:27
8月4日,招商银行正式宣布副行长王晓青的辞任决定,这一变动也牵动着其兼任的招商基金等子公司董事长职务的未来走向。据多方消息透露,王晓青或将接棒出任招商金控总经理一职,开启新的职业篇章。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招商基金高管团队经历了密集的调整,5月刚刚迎来新任总经理钟文岳履新,紧接着又任命了三位副总经理级高管,显示出招商基金在管理层上的积极布局。 然而,在这场人...
14:27
2025年8月5日,青岛市政府正式发布《2025年青岛市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方案》,推出涵盖31条创新举措的优化口岸营商环境计划。这一方案以提升通关效率和服务质量为核心目标,通过强化政策供给、促进物流畅通、优化监管模式等多维度措施,全面推动青岛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再上新台阶。 方案重点推广铁公联运出口新模式,着力拓展国际物流通道,并深化"丝路海运"与中欧班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