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北京大学量子材料科学中心郭凯臻、贾爽团队在arXiv预印本平台上发布了一篇关于LK-99材料的论文,指出其不具备超导特性。然而,这一结论并未得到网友们的广泛认可,部分人士认为该研究存在不足,未能充分证明LK-99的非超导性。与此同时,国内其他科研机构也纷纷加入室温超导研究的行列,近期又有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宁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等机构在arXiv上提交了相关论文。其中,中科院物理所团队的研究表明LK-99的类超导现象实为掺杂Cu_2S引起的一级结构相变;而中科院物理所、人大等机构则确定了Pb_10−xCu_x (PO_4)_6O (x=1)的基态为半导体相。接下来,我们将深入解析这两篇重要论文的详细内容。

LK-99类超导或由Cu_2S结构相变引起 中科院物理所新论文揭示真相插图

中科院物理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团队的研究论文题目为《First order transition in Pb_10-xCu_x (PO_4)_6O (0.9<x<1.1) containing Cu_2S》,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ftp/arxiv/papers/2308/2308.04353.pdf。研究团队发现,LK-99样品中含有一定量的Cu_2S杂质,该杂质在400K(约127℃)附近经历了从高温β相到低温γ相的结构相变。为了探究这一类超导转变的真正成因,研究人员对Cu_2S、LK-99以及Cu_2S混合物的输运特性与磁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Cu_2S的电阻率在385K(97℃)附近骤降3至4个数量级,与文献中报道的超导转变温度和电阻行为高度吻合。而LK-99与Cu_2S混合物的电阻率同样在相同温度下发生显著变化,但并未降至零值。基于这些实验数据,研究团队得出结论:LK-99的类超导行为极有可能是由Cu_2S的一级结构相变所引发。

LK-99类超导或由Cu_2S结构相变引起 中科院物理所新论文揭示真相插图1

论文中的图1展示了纯Cu_2S以及LK-99、Cu_2S混合物的XRD图谱。纯Cu_2S呈现单斜晶型结构,其XRD图谱与空间群P2_1/c的晶体结构高度吻合。LK-99样品中检测到Cu_2S杂质相,且在样品1(S1)中约占5%,在样品2(S2)中约占70%。图1(c)显示,混合物中Cu_2S的主峰位置较纯Cu_2S略有偏移,这可能是由于Cu_2S中S元素含量差异所致。

LK-99类超导或由Cu_2S结构相变引起 中科院物理所新论文揭示真相插图2

图2呈现了Cu_2S在2K-400K温度范围内的电阻率变化,分别以线性刻度(图2(a))和对数刻度(图2(b))呈现。在385K附近,Cu_2S的电阻率从13.7Ω·cm降至0.006Ω·cm,降幅达3~4个数量级,这一变化趋势与Lee等人报道的LK-99电阻下降现象高度相似,后者转变温度约为378K。

LK-99类超导或由Cu_2S结构相变引起 中科院物理所新论文揭示真相插图3

图3(a)(b)展示了样品2(S2)在370K附近电阻率的急剧下降,并伴有明显的热滞后现象。随着温度降低,电阻率在较宽的高温区间呈现金属特性(dρ/dT > 0),而在100K时则表现出类似半导体的行为。这些变化特征与Lee等人观察到的现象基本一致。图3(c)(d)则显示了样品1(S1)的电阻率温度依赖性,同样观察到在370K附近发生跳跃式变化,并存在热滞后现象。

LK-99类超导或由Cu_2S结构相变引起 中科院物理所新论文揭示真相插图4

图4(a)呈现了样品2(S2)在2K-400K温度范围内、1T磁场中的磁化率变化。磁化率表现出抗磁性,并在375K处发生相变,且在磁化率数据中观察到超过10K的热滞后现象,表明存在一级相变。图4(b)则展示了磁化强度与磁场的关系,在2K-400K不同温度下,磁化强度范围为-7T至7T,呈现典型的抗磁行为,与超导体特性并无相似之处。

LK-99类超导或由Cu_2S结构相变引起 中科院物理所新论文揭示真相插图5

对于这项研究成果,华南理工大学专家洗芝溪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目前最专业、最易被接受的解释。完整知乎讨论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6368545。

LK-99类超导或由Cu_2S结构相变引起 中科院物理所新论文揭示真相插图6

中科院物理所、人大、宁波大学等机构联合团队的研究论文题目为《Structural, electronic, magnetic properties of Cu-doped lead-apatite Pb_10−xCu_x (PO_4)_6O》,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pdf/2308.04344.pdf。该研究聚焦于Cu掺杂PbPO混合物的物理性质,通过第一性原理电子结构计算,发现4f位点的Pb(而非6h位点的Pb)被Cu原子取代,这一取代对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态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计算结果显示,Cu原子的3d电子轨道出现在费米能级附近,并表现出强烈的自旋极化特性,从而在掺杂Cu原子周围形成局域磁矩。基于这些发现,研究团队将Pb_10−xCu_x (PO_4)_6O (x=1)的基态确定为半导体相,这一结论与实验测量结果高度吻合。

LK-99类超导或由Cu_2S结构相变引起 中科院物理所新论文揭示真相插图7

Pb_10 (PO_4)_6O具有磷灰石型结构,在空间群P6_3/m(No.176)中结晶,晶体常数a=9.8650Å、c=7.4306Å。其结构配置如图1所示,其中不等价的Wyckoff位点形成了两种Pb原子(Pb(1)和Pb(2)),分别位于PO_4四面体间隙空间。Pb(1)原子与五个O原子形成5配位结构,键距为2.44-2.63Å;Pb(2)原子与九个O原子形成9配位结构,键距为2.56-2.94Å。研究团队采用x=1模拟实验合成的Pb_10−xCu_x (PO_4)_6O (0.9≤x≤1.1)材料的物理性质,发现Cu原子主要取代6h位点的Pb(1)而非4f位点的Pb(2)。

LK-99类超导或由Cu_2S结构相变引起 中科院物理所新论文揭示真相插图8

基于能量计算,研究团队将取代Pb(1)和Pb(2)的Cu掺杂铅磷灰石分别命名为Cu^6hPbPO和Cu^4fPbPO。结果显示,O^4e(a)构型在能量上更具优势,这与该O原子与掺杂Cu原子之间的键合特性密切相关。Cu^6hPbPO的结构如图2(a)所示,其中Wyckoff位点4e被1/4 O原子占据,形成不等价的4e位点。研究团队进一步分析了O^4e位置对Cu掺杂PbPO混合物电子性能的影响,发现基于能量计算的Cu^6hPbPO(占位O^4e(a))是Pb_10−xCu_x (PO_4)_6O (x=1)最可能的结构。

LK-99类超导或由Cu_2S结构相变引起 中科院物理所新论文揭示真相插图9

总态密度计算结果显示,占位O^4e(a)的Cu^6hPbPO是半导体,能隙约为0.5eV。图3(a)(b)分别展示了占位O^4e(a)和O^4e(b)的Cu^6hPbPO的态密度,尽管存在明显差异,但两者均为半导体,能隙均约为0.5eV。为进一步确认Cu^6hPbPO的半导体基态,研究团队采用GGA+U方法进行电子结构计算,其中哈伯德U值为4.0eV。结果显示能隙约为0.9eV,较PBE计算的0.5eV值有所增大。图4展示了总态密度,其中能隙增大可能与O 2p和Cu 3d轨道的强杂化有关。

LK-99类超导或由Cu_2S结构相变引起 中科院物理所新论文揭示真相插图10

图5则展示了Cu 3d和O 2p轨道的投影态密度,其中O 2p轨道表明O 2p与Cu 3d轨道之间存在强杂化,而Cu 3d轨道则表现出明显的自旋极化特性,这与Cu原子周围1.0µB的局域磁矩密切相关。最后,研究团队构建了1×1×2和2×1×1磁性超晶胞,研究两个掺杂Cu原子之间的磁耦合。计算结果显示,沿c轴方向存在弱铁磁耦合(能量小于0.1meV),而在ab平面上的Cu原子磁矩耦合则为反铁磁(能量小于1.0meV)。因此,Cu掺杂铅磷灰石在基态下的磁性表现为反铁磁性。

LK-99类超导或由Cu_2S结构相变引起 中科院物理所新论文揭示真相插图11

随着中科院物理所等科研机构这两篇重要论文的发布,这场关于室温超导的讨论或许已经迎来了关键性的解答。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LK-99类超导或由Cu_2S结构相变引起 中科院物理所新论文揭示真相插图12

LK-99类超导或由Cu_2S结构相变引起 中科院物理所新论文揭示真相插图13

最新快讯

2025年10月28日

12:32
REDMI Watch 6重磅发布,售价仅为599元,为智能手表市场注入强劲活力。10月28日,小米集团手机部副总裁、可穿戴部总经理张雷通过微博积极回应了用户对这款产品的诸多关注点,进一步揭示了其强大功能与丰富应用场景。 这款手表搭载最新的小米澎湃OS 3系统,实现了与手机超级岛的深度同步。用户不仅能够实时查看打车、外卖、快递等生活服务的最新进度,更可在后续...
12:32
微新创想10月28日重磅报道,智能穿戴领域迎来颠覆性创新——追觅正式发布全球首款震动AI智能戒指Dreame Ring,标志着这家科技巨头强势进军智能戒指市场。这款备受瞩目的产品现已登陆京东商城,首发售价2599元,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智能体验。 Dreame Ring在材质工艺上精益求精,采用航空级陶瓷材质打造,不仅外观时尚,更具备5ATM级防水性能,无论...
12:31
2025年10月28日,备受瞩目的国网新源江苏句容抽水蓄能电站正式全面投产发电,标志着我国清洁能源发展迈入新阶段。这座位于江苏省句容市的核心能源工程,总装机容量高达135万千瓦,设计年发电量达13.5亿千瓦时,为长三角地区注入了强大的绿色动力,成为该区域不可或缺的清洁能源调节设施。尤为瞩目的是,该电站拥有世界坝体最高的技术突破,其建成不仅彰显了我国在高坝蓄能...
12:31
10月27日,合肥市师范附属小学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助教"——全球首款正式进入课堂教学场景的全尺寸仿生机器人"小安"。在《设计我们的乐器》科学课堂上,这位身高1.4米的机器人凭借其先进的语音应答和视觉识别功能,为教师开展互动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据研发方无论科技透露,"小安"搭载了34自由度灵巧硬件组件,并集成了表情生成系统与人格定制引擎,能够实现与学生的情绪同...
12:31
最新消息显示,谷歌可能将备受期待的Pixel系列功能更新——Pixel Drop,从原定的12月提前至11月4日正式推送。这一突如其来的时间调整,无疑让全球Pixel用户感到惊喜,也预示着谷歌将带来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升级体验。 此次Pixel Drop更新将包含三大核心亮点,全方位提升用户的个性化体验和创作能力。首先,谷歌将首次引入"Pixel主题包"功能...
12:31
2025年1月至9月,小鹏汽车在海外市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累计交付量高达29,706辆,同比增长超过125%。这一亮眼表现充分彰显了其国际化战略的显著成效,标志着小鹏汽车在全球市场版图上的加速扩张。值得注意的是,欧洲及东南亚市场成为小鹏汽车海外增长的主要引擎,贡献了绝大部分增量。得益于精准的本地化服务策略和完善的渠道建设,小鹏汽车正逐步构建起覆盖全球的营...
12:31
截至10月27日,黑龙江省农作物收获工作已取得显著进展,整体完成率达99.2%。今年,面对短时雨雪天气带来的挑战,黑龙江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科学规划并有序推进秋收作业。得益于此,大豆和水稻的收获时间较去年平均提前了3至5天,而玉米作物的大面积收获更是提前了整整3天完成。目前,全省范围内仅有少量玉米地块因天气原因仍需等待冻后收获,但秋收生产大局已基本收官,丰收...
12:31
2025年10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执行了一项规模达4753亿元人民币的7天期逆回购操作,并宣布维持操作利率在1.40%的稳定水平。与此同时,当日有1595亿元人民币的逆回购额度到期。通过此次操作,央行成功向市场注入了3158亿元人民币的流动性,有效保障了银行体系的资金供给,实现了净投放目标。 此次逆回购操作采用利率招标方式进行,充分展现了央行...
12:31
最新消息显示,三星正积极推动One UI 8.5系统的迭代升级,重点强化图库编辑功能的智能化与便捷性。据科技博主@Tarunvats于10月26日在X平台发布的演示视频曝光,此次系统更新将革命性地整合"对象橡皮擦"功能至"生成式编辑"工作流中。用户现在只需通过AI智能识别并选择目标对象,即可实现一键移除照片中多余的人物、干扰物或背景阴影,整个过程无需切换工具...
12:31
2025年10月2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隆重举行科创板科创成长层首批新注册企业上市仪式,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迈出了又一关键步伐。上交所理事长邱勇在致辞中强调,将坚定不移地探索符合科技创新内在规律的监管方式,以更加灵活和精准的手段护航科技企业成长。这一系列举措的核心目标在于显著提振市场对科创企业的信心与预期,为科技企业营造更加有利的融资环境,从而...
12:31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赵一新教授团队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成果,创新性地提出了"基质限域分子层"型空穴传输层构型设计。该技术突破性地采用三(五氟苯基)硼烷分子作为主体骨架,通过精密的分子工程策略有效抑制了传统自组装单分子层体系中普遍存在的分子聚集缺陷,从而显著提升了薄膜的均匀性和界面稳定性,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优化提供...
12:00
10月26日,江西上饶的李女士与朋友在擂鼓岭山区进行徒步探险时,意外发现一处直径约50厘米的落叶堆积区。该区域地面松软且富有弹性,表面特征与天然蹦床极为相似。出于好奇,两人多次在上面蹦跳并拍摄视频,却未意识到危险正悄然逼近。 然而,危险很快显现——她们在附近遭遇两条蛇的袭击。其中一条呈棕黑色,身形粗壮如木棍;另一条头部扁平,具备眼镜蛇典型的特征。面对突如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