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员工为何频频离职?管理者如何才能留住人才?

优秀员工留不住,怎么办?这是许多企业管理者面临的难题。找人才真难,好不容易找到能用的,却留不下来。留下来的,又不能独当一面,如何找到合适的人才?这些问题困扰着无数企业,而《人生只有一件事》作者、中国台湾商业财经杂志《商业周刊》创始人金惟纯老师,以其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深刻洞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金惟纯老师曾担任台湾《中国时报》主笔,30岁时毅然放下高位厚禄,赴美研读企业管理,35岁回国创办《商业周刊》,历经7年经营危机,终将公司从亏损1亿多台币扭亏为盈,创下商业杂志发行量超过八卦杂志的全球媒体发行记录。现为商周集团荣誉发行人,并持续投身生命教育工作的推动。他的经验,无疑能给企业管理者带来深刻的启发。

优秀员工离职,往往不是临时起意,而是蓄谋已久。管理者们常常抱怨,他们对某些干部如何赏识,如何费心栽培,如何寄予厚望,给钱,给职位,给资源,结果这些人还是要走。这些抱怨中常夹杂着灰心、不平和不解,而金惟纯老师的回应则永远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金惟纯老师认为,优秀员工的离开,往往都是有预兆的,而离开的原因,往往还是管理者们自己亲手造就的。只是这些预兆,往往被管理者们所忽视。忽视的原因是什么呢?主要有三点:傲慢、不会倾听、没有给予空间。

傲慢是绝症

很久以前,金惟纯老师曾听一位导师说:“傲慢是绝症,因为自己看不见!”当时觉得他说得很对,却不觉得自己是个傲慢的人。后来渐渐觉察,自己表面谦虚,只不过是保持风度,内心深处常自觉高人一等,骨子里傲气十足。这种深藏的傲慢,自己往往看不见。

金惟纯老师举了个例子:每年的春节前夜,公司大厅里悬挂的红灯笼点亮了深夜的办公区域,温暖的灯光下,我们每个员工排列整齐,一字排开,像是一条蜿蜒的河流,汇集了各个部门,各个角色的工作伙伴们。我的任务就是在这场仪式上,挨个地说出他们的名字。我坐在总经理的位置上,有人手里握着一把象征性的大榔头,安静的站在一旁。每一次我无法准确地叫出名字,就会有人递给我那个榔头,做出敲击我头部的动作。在十个人中,我常常会被敲超过八次。

我经常在这种情况下想,如果我记不住你的名字,那一定是你的问题。你每天在我面前晃来晃去,你都没给我留下印象,你这个人一定是太平庸了,你没有做出任何一件事让我对你产生印象,你没说任何一句话让我记住。所以我连你名字都记不住。我的时间有限,我的脑容量有限,我不愿意花时间在不值得的人身上,甚至去记人家名字,我都不肯。那时的我,就是这么傲慢,这么自我。

这样的想法背后,实际上我把遇到的每一个人都视为人生的过客。我认为人生就是两片浮云碰一下,不带走任何东西,各走各的路,我不要浪费时间消耗我的生命能量在你身上。什么时候才会在你身上花时间呢?你能为我带来什么好处?你有什么可以吸引我?没有的话,我为何要记住你的名字?我对员工好,归根结底是想对自己好。我的发心不是利他,而是利己。在这个过程中,我将员工物化,变成了陌生人。最终,我发现我自己的内心越来越冰冷,越来越不温暖。我开始讨厌那个冷酷的自己。所以,我开始一点一滴的改变,从每一个人的名字开始记起,试图在冷漠的公司文化中找到温暖,让自己的心灵回归温暖。

在管理过程中,逐渐开始对人有温度,对事有灰度。傲慢真的是绝症,除非你能看见它。看见它,不容易。但只要能看见,才有机会治愈。在管理的过程中,要修谦虚,修谦卑。

不会倾听是组织的慢性毒药

金惟纯老师说:想要留住优秀人才,就要学会倾听。很多老板不会倾听,位置越高越不会听,都是他在讲,他没办法听人家讲话。员工们遇到困难,心里委屈,想趁着会议时聊聊解决办法,结果员工一开口,他的脑海就亮起红灯,立刻打断员工,根本不想听员工在说什么,也不想知道员工们为什么这么说。老板每天都在讲自己有多牛,有多厉害。优秀人才跟你做事一点意思都没有,而且他们本来是人才,到你这边都没办法发挥了。因为空间都被你一个人占满了。

很多老板就说怎么这么辛苦啊,做事情好累,周围人都不行,都得靠我。听到老板讲这种话,你就知道这家公司马上就不行了。因为他一定是事必躬亲,什么事情都不放心别人。总觉得公司的人,无论做什么都不如他。能干的人不会为他做事,为他做事的人也被他束缚在牢笼里,无法发挥能力。那能干的人无法发挥,一定不会留下来,一定会走。所以管理工作,要花最多的时间不是用来管理别人,而是来管理自己。

我之所以有这种感悟,是在我生活中的某一刻,我突然有了一个强烈的警觉。什么警觉呢?在日常的交流、会议、讨论中,我似乎已经很久没有真正听别人说话了。为什么呢?因为以前我听别人讲话,总是抱着某种功利目的。比如,你这个员工是重点培养对象,有潜力,够忠诚,价值观正,我愿意在你身上花时间。比如,你讲的话,对我很有用,我能从你的话中获得信息增量。比如,你在商界很有名,德高望重,我立刻就会收起傲慢的尾巴,恭敬谦卑的聆听。简而言之,对我有用,我就愿意听。没用,我就懒得听。我觉得是浪费时间。时间对我来说,是不可再生资源,太宝贵了。

但是,随着我的年龄逐渐变大,在商界取得一定成绩之后,我发现有趣的人、有用的话语、重要的人在我生活中越来越少。在我面前,似乎只剩下了重复的、无趣的、不重要的人和事。我越来越吝啬自己的时间,耐心越来越差,也越来越不愿意听别人在讲什么。当他们开始讲话,我会不耐烦地打断他们,催促他们:“说重点,说重点”。别人刚讲几分钟,我就知道他要说什么了。三分钟还说不到重点,我就会不耐烦的打断,我直接告诉你答案吧,我知道你要说什么,这事儿不行。我发现自己像是站在一个永无止境的旋涡中,我在听,但我并没有真正听。

这个发现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我想,我不仅仅是在生物学意义上拥有耳朵,更重要的是,我要学会用心去听。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需要反复地去练习,去改变深入骨髓的习惯。然后,我发现,听,真正的听,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因为,很多时候,通过倾听,我们能与他人建立联系,建立信任。倾听,不仅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态度,一种愿意接纳他人、理解他人的态度。这个态度能帮助我们跨越障碍,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它让我们有机会更深入地了解他人,更深入地了解自己。

优秀员工留不住?金惟纯揭秘管理者三大致命错误插图

不给空间,就是磨灭组织生机

金惟纯老师说:一位创业者告诉我,现在找人才真难,好不容易找到堪用的,却留不下来,留下来的,又不能独当一面。我说,到你公司看看吧!那天他亲自主持会议,与会的同事都面色凝重,不太说话。在他的会议室里,一切看似井然有序,但每个人的眼神都像是在等待什么。我发现他们都处在一种压抑的状态下,大家都小心翼翼,好像在担心做错任何一件小事都会引发他的不满。

当我坐在角落,静静地观察他和他的团队的互动,我忽然理解了他说的“找不到人才”。在那个宽敞明亮的会议室里,他坐在会议桌的头部,用力地敲着桌面,就像一个无情的法官。他的眼神敏锐而决断,每一个看似平凡的问题在他看来都是一个重大的挑战。他一字一句地提问,揪出每个人的不足,然后决断地下达命令,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在他的主导下,会议进行了两个小时。他的声音强势而铿锵,仿佛他才是真正的主角,而其他人只是陪衬的角色。他的思维敏锐,他的语言精炼,他的目标明确。然而,他的声音把整个空间都填满了,其他人只能默默地听着,没有人敢开口发言。

看着这样的场景,我想我已经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他是一个强势的领导者,他喜欢掌控一切,他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其他人。他占据了整个空间,没有留给他的团队任何自我表达的机会。没有空间,他们就无法成长,无法发展自我,无法担负起更大的责任。我告诉他,这就是他找不到人才的原因。他需要改变他的领导方式,他需要给他的团队一些空间,让他们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机会犯错,有机会成长。他需要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尊重他的团队。

他看着我,沉默了很久。最后,他点点头,表示他明白了我的意思。于是,他开始改变。他开始倾听他的团队的声音,他开始尊重他们的意见,他开始给他们提供一些空间。他还学会了耐心,学会等待,学会了从他们的错误中找寻教训而不是立即指责。他的办公室气氛开始有所改变,那种压抑感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轻松而积极的气氛。大家开始更愿意开口说话,分享自己的想法,承担更多的责任。他的团队开始呈现出一种全新的活力和创造力。他也开始发现,他的团队并不是没有人才。他们都是有才华、有潜力的人,只是在他之前的管理方式下,他们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他开始意识到,他需要的不是一味地找新的人才,而是要懂得如何去培养和发展他的团队。

从那以后,他的公司开始有了明显的改变。他的团队变得更加团结,大家都愿意为了公司的发展付出努力。他也找到了那些真正的人才,他们不再是他之前眼中的那些不能独当一面的人,而是成为了他公司的宝贵财富。如今,他告诉我,他感到非常幸运。他幸运的不仅仅是他找到了那些人才,更重要的是他找到了自己。他找到了作为一个领导者应有的姿态,他找到了自己真正的价值。

最后的话

常听企业高管抱怨,他们有一些价值观、理念和原则,员工总是听不懂、没感受、做不到、不彻底,让他们很有挫败感。这种心情我很熟悉,我也经常遇见。但如今的我,已可以心平气和地面对。因为我知道,外在环境中的一切只不过是一面镜子,反映出自己有所不足。我现在看到的是:讲话别人听不懂,一定是自己没说清楚;说话不清楚,一定是自己体悟不深;体悟不深,一定是自己没做到;做到而别人看不见,一定是做的深度不够;已经做到够深,别人仍不受影响,一定是对别人的关心不够。

自己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深藏着一堆念头。而在这堆念头里最核心的有2个:我想不想跟你在⼀起,我想不想和你⼀样。这两个念头会影响很多关系。比如同事、亲⼦、夫妻。人想要看见念头,就需要镜子。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员工是老板的镜子。

有人说,今天北京市海淀区在中小学教育方面最大的矛盾,是一群学霸父母和他们不争气的孩子之间的矛盾。有些父母会说,我是学霸,我的孩子也要是学霸。只要不是学霸,我就痛苦。结果呢,孩子成了学渣。为什么呢?除了智商因素,还有一个很大的因素是:孩子靠近你,他不快乐。他看到你活得不快乐,看到你太累了,他靠近你,他不舒服,他发誓这辈子不要成为你这样子的人。他发誓,自己不要再学习了。你觉得自己是学霸,是社会精英,很厉害,很优秀。孩子却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你的自以为是,你的不快乐。

孩子对父母有时候会有一种盲目的爱。他知道你活得不快乐,他就要活出一个比你更不快乐的样子,然后用叛逆来提醒你:你的人生,有问题。孩子有时候天生喜欢教育父母,从环境中学习,却不喜欢被父母教育。你越教育,他就越反抗。孩子不会给你讲道理,因为他知道讲道理,他讲不过你。所以,他会用他的行为来教育你。孩子认为你的教育方式是不对的,你活的状态是不对的,你对待我的方式是不对的。所以,我不可以活好。因为我活好了,就证明你对了。我就不服气,我要跟你对着干,我要证明你是错的。我怎么证明你是错的?我沉迷游戏了,我变成学渣了,那就表示你错了。我用放弃自己的方式告诉你:你有问题,你还没看到你有问题,我继续活到更糟糕。直到,你愿意面对你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那为什么说员工是老板的镜子呢?

我常听到很多主管抱怨说:现在的90后,00后员工们,真实是既难沟通,又叛逆,太难管了。这和多数人家里发生的事不是很像吗?有位朋友说:“现今社会太缺乏爱,我想把自己的公司变成很有爱的组织。”“如果我们这一代做得比较好一点,或许可以改变上一代的一些氛围。”看到了没有?年轻人看到上一代不懂得“爱”,也不想变成上一代的“样子”。因此想用他们的行为来改变上一代的我们。

如果你还用过去的方式管理00后,10后员工,只怕会更加痛苦。很多管理者在地位尊贵的人面前,常常戴着一副面具,当面对身边亲近的人时,就卸了下来。在公司里,谁不听我的,就罚。你做好了?那你应该的。结果员工纷纷离职。回到家里,妻子不听我的?就甩脸色。我在外面赚钱养家,这么辛苦,懒得解释。结果夫妻双方,争吵不断。很多男人回家就换衣服,坐等吃饭,躺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袜子还乱扔。你可千万别小看袜子乱扔这件事,每件小事背后,往往都隐藏着很深的念头。乱扔袜子背后的念头是什么?就是觉得自己很大、别人很小。你不尊重别人的付出。你要求妻子在职场要叱咤风云,回到家还要做贤妻良母。你把自己看得这么大、她那么小,人家很难平起平坐和你做夫妻,所以才和你过不下去。

所以说,人生到头来就只有⼀件事,就是把自己活好。当你活出自己了,别人愿意和你在⼀起,愿意成为你这样的⼈,他们⾃然⽽然地就会靠近你。当⼈愿意靠近你了,管理也就好做了,家庭也就和气了,财也就聚起来了。换句话说:推倒自我的高墙吧。你能好,是因为大家都希望你好。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最新快讯

2025年08月05日

14:27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正伴随着日益严峻的环境挑战,这一议题已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近日,欧洲顶尖AI初创公司Mistral AI震撼发布了首份详尽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全面揭示了其旗舰模型Mistral Large2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真实环境代价,这一举措在AI领域尚属开创性突破。该报告由Mistral AI联合ESG咨询企业Carbone4及法国生态转型机构A...
14:27
中国运动零售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数字化变革。在这股浪潮中,国内最大的运动零售运营商滔搏近日宣布了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将其核心大数据平台全面迁移至阿里云,并深度整合通义千问大模型技术。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传统零售业向人工智能的积极转型,更被视为行业数字化升级的重要里程碑。 滔搏在运动零售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公司与耐克、阿迪达斯等全球顶级运动品牌建立了长期稳定...
14:27
人形机器人正从科幻作品中的想象逐渐变为现实,而视觉感知能力始终是制约其发展的核心瓶颈。近日,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重磅推出名为"Humanoid Occupancy"的突破性视觉感知系统,该技术被业界誉为人形机器人环境理解能力的重大飞跃。长期以来,机器人感知系统面临着诸多挑战。现有的感知技术大多局限于单一或特定场景,当面对复杂多变的真实环境时,往往表现不尽如...
14:27
社交媒体上突然流传出Anthropic内部测试的截图,揭示了其下一代大语言模型Claude Opus4.1的早期研发进展。这些非官方泄露的信息显示,该模型正处于内部测试阶段,其内部代号为"claude-leopard-v2-02-prod"。从官方宣传语来看,Anthropic特别强调了新模型在问题解决能力方面的显著突破,这一重点优化方向在内部测试界面中得到...
14:27
在全球人工智能研究浪潮风起云涌之际,谷歌倾力打造的首届大模型对抗赛犹如一场科技盛宴,迅速点燃了业界与公众的热情。这场备受瞩目的赛事将于8月5日至7日在Kaggle Game Arena盛大举行,八款顶尖AI模型将齐聚一堂,以国际象棋为竞技场,展开一场巅峰对决。参赛阵容堪称豪华,包括OpenAI的o4-mini、DeepSeek-R1、Kimi K2Instr...
14:27
一场颠覆性的AI智力盛宴即将震撼上演。8月5日至7日,谷歌倾力打造的Kaggle Game Arena将迎来首届AI国际象棋锦标赛的盛大开幕。八款当今世界最顶尖的大语言模型将在64格棋盘上展开巅峰对决,这场较量不仅是一场技术实力的巅峰碰撞,更是对AI逻辑推理能力的终极挑战,将向全球展示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突破。 顶级AI阵容集结:AI界的"华山论剑" 本次赛事...
14:27
财联社8月5日讯 近期港股市场波动加剧,科技板块卖空情绪显著升温。美团-W的卖空股数呈现爆发式增长,从7月29日的357.16万股急升至8月4日的1432.68万股,增幅高达300%以上。这一现象并非孤立案例,腾讯、小米、阿里巴巴等一线科技股的卖空量同样出现明显攀升,市场情绪偏向谨慎。 尽管短期承压,但港股市场仍具备一定的防御性价值。当前市场估值处于历史...
14:27
2025年8月4日,重庆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最新公告,揭示了近期小额贷款行业的洗牌现象。在2025年3月至7月这四个月间,共有11家小额贷款公司黯然退出市场,其中8家更是集中在7月31日同一天完成注销。这一现象背后,既有启帆小贷因失去试点资格的无奈退出,也有汇渝小贷主动选择注销的理性决策,而其余3家则因监管措施被强制清退。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退出企业的经营状况...
14:27
2025年7月,全国期货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整体成交量高达10.59亿手,成交额更是达到了71.31万亿元,同比分别实现了48.89%和36.03%的显著增长。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市场活力的提升,也反映了投资者对期货市场的热情持续升温。回顾整个上半年,1至7月累计成交量与成交额均保持了稳健增长,分别达到51.35亿手和411.04万亿元,同比增长率约为2...
14:27
8月5日最新消息显示,非上市人身险公司上半年业绩实现爆发式增长,合计净利润高达286亿元,同比增长幅度惊人,达到242%。这一亮眼成绩主要得益于两大因素:一是产品结构转型有效降低了负债端成本,二是投资收益显著回升带动了盈利能力提升。行业专家分析指出,人身险公司盈利能力的明显改善,标志着整个保险行业正逐步走出低谷,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在财险领域同样传来喜讯,...
14:27
8月4日,招商银行正式宣布副行长王晓青的辞任决定,这一变动也牵动着其兼任的招商基金等子公司董事长职务的未来走向。据多方消息透露,王晓青或将接棒出任招商金控总经理一职,开启新的职业篇章。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招商基金高管团队经历了密集的调整,5月刚刚迎来新任总经理钟文岳履新,紧接着又任命了三位副总经理级高管,显示出招商基金在管理层上的积极布局。 然而,在这场人...
14:27
2025年8月5日,青岛市政府正式发布《2025年青岛市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方案》,推出涵盖31条创新举措的优化口岸营商环境计划。这一方案以提升通关效率和服务质量为核心目标,通过强化政策供给、促进物流畅通、优化监管模式等多维度措施,全面推动青岛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再上新台阶。 方案重点推广铁公联运出口新模式,着力拓展国际物流通道,并深化"丝路海运"与中欧班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