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 剁椒TMT(ID:ylwanjia),作者:不空,经微新创想授权转载。在AIGC时代,妙鸭相机产品负责人张月光曾犀利指出:“若不能在初期阶段就向用户收费,那么就永远无法实现商业化。”这句话不仅道破了妙鸭相机背后的商业逻辑,更揭示了AIGC产品在商业化道路上面临的进退两难的困境。当前,AIGC技术尚未完全成熟,技术瓶颈与高昂的算力成本使其难以向前发展。许多AIGC产品不得不通过“自我阉割”来维持稳定运行,而行业专家分析发现,妙鸭相机那逼真生动的AI艺术照背后,实则是对技术短板的巧妙规避。例如,妙鸭相机仅提供半身照服务,正是因为现阶段的技术与成本难以支撑全身照的生成。然而,这种用户体验的牺牲直接导致了用户热情的快速消退,难以形成持续的长线需求。AIGC产品的生产逻辑决定了其在商业化面前也难以退缩。与消费级互联网产品不同,AIGC产品的经济成本呈现指数级增长,用户规模的扩大同样会推高算力成本。因此,走向付费模式是AIGC产品商业化的必由之路。尽管市场上涌现出众多AIGC产品,但只有少数如妙鸭相机脱颖而出,大多数产品仍在探索黎明前的生存之道。

AIGC商业化困局:9块9到1149谁买单插图

01 C端用户:涌入迅速,退潮更快

AIGC商业化困局:9块9到1149谁买单插图1

对于AIGC产品而言,庞大的C端用户群体无疑是充满潜力的蓝海市场。与传统互联网产品相比,生成式AI技术赋予了AIGC产品独特的娱乐性和交互性,使其天然契合C端用户的需求。为了抓住C端红利,许多AIGC产品开始尝试付费模式。一方面,它们通过免费尝鲜的策略吸引用户,积累初始用户群,培养用户对生成式AI的认知,进而探索用户付费的可能性。年初引爆全球的ChatGPT便是这一模式的典范。在海外,ChatGPT的免费注册使用让全球用户对AIGC有了初步了解,当用户习惯了这个知无不答、言之有物的AI对话机器人后,ChatGPT顺势推出收费的Plus版,以更流畅的服务吸引用户付费。另一方面,美图秀秀等成熟互联网产品则将AI功能打包进会员服务中,以资源包的形式提升用户对AI功能的消费意愿。目前,美图秀秀已将AI扩图、AI简笔画、AI绘画等一系列AI功能纳入会员服务,这一策略不仅刺激了用户的AI消费需求,还带动了平台的会员增值收入,可谓一举两得。

AIGC商业化困局:9块9到1149谁买单插图2

然而,AIGC产品的另一面,数亿用户群体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趋势。“之前流行的AI头像、AI对话机器人,都是玩几天就失去新鲜感,新鲜感过后就很少再使用。”肖黎的经历是许多C端用户的缩影。新奇感是AIGC产品的天然优势,但用户热情的快速消退也成为许多AIGC产品难以避免的宿命。去年霸榜多国APP商店的Lensa AI,能够基于不同模板一次性生成十种风格、数十张AI头像,涵盖油画风、漫画风等多种风格,极大地刺激了用户的分享欲,Lensa迅速席卷海内外社交媒体,连续两周高居美国AppStore免费榜榜首,最高单日下载量超过1500万,成为十多个国家免费榜的Top 1。据SensorTower数据,2022年Lensa收入约1620万美元,仅去年12月份的单月收入就达到800万美元,点点数据显示,去年12月Lensa全球日流水突破百万美元,甚至超过了TikTok。然而,在爆红的一个多月后,Lensa就开始滑坡,其下载量跌破了200万,呈现出了“倒V式”发展曲线。无界AI联合创始人马千里分析,AIGC产品依然遵循互联网产品的发展规律,产品功能需要及时更新,否则无法持续刺激用户的使用需求,就会不可避免地面临用户使用热情下降的问题。C端红利虽然诱人,但不能及时追随用户需求的AIGC产品往往逃不开“月抛”产品的宿命,更无法形成持续的长线需求。所谓的C端流量更像是易逝的春风,难以抓住。

AIGC商业化困局:9块9到1149谁买单插图3

02 专业用户:有需求,但只为最好的付费

AIGC商业化困局:9块9到1149谁买单插图4

随着AIGC产品迭代升级,行业认知开始发生变化。C端用户虽然体量庞大,但消费热情容易衰退,付费比例也不高,而真正愿意为AIGC产品付费的,其实是专业领域的从业者,即专业用户。基于这一认知,AIGC产品的定位开始从强调娱乐属性的“玩具”过渡至注重AI生产力的“工具”。定位的转变直接影响着产品逻辑的调整。AIGC产品开始瞄准专业用户的需求,为其提供功能更全面、产能更充足的服务,试图借此撬动专业用户的付费需求。马千里介绍,无界AI的C端付费用户比例达20%,其中不少是平面设计师等专业用户,而且,这些付费用户“主要来自于月卡充值”。在马千里看来,现阶段AIGC技术还未进化到完全态,但发展迭代非常快。对于一款AIGC产品而言,想要唤醒用户的付费需求,需要等待技术和需求契合的时机,一旦时机成熟,用户的付费热情就会高涨。而在技术冲破临界点之前,为用户提供灵活、机动的付费模式更契合当前的技术现状。的确,相较于盲目追赶潮流的C端用户而言,专业用户对AIGC产品有着稳定、持续的需求。数字艺术工作室脑玩家MindPlayer介绍,AIGC工具在工作流中使用得非常频繁,“与客户沟通、做方案、写文案等环节,都会下意识地用AI工具提高效率。”AbleSlide工作室的设计师阿文也介绍,在平面设计的工作流中,AIGC工具最大的用途是替代传统的图库素材,“AI可以直接生成,能够节省搜索时间和版权成本。”不过,相比于媒体对AIGC提效增速的大肆渲染,阿文更认为,AI其实只是提升了某个环节的效率。他也开始对AIGC技术逐渐冷静下来,“我已经很久没在微博上分享AI绘画相关内容了。”在阿文看来,Midjourney拉高了他对AI绘画的阈值与期待,但是,目前还没有产品或者模型能够与Midjourney匹敌。另一方面,AIGC融入到工作流的过程,同样也是一个对AI祛魅的过程。“大家逐渐认识到AI其实也是一个非常正常的工具。”

AIGC商业化困局:9块9到1149谁买单插图5

在付费方面,阿文和脑玩家的思路相同,都选择的是“按需购买”的方式,并且都是以海外AIGC工具为主。“视频方面主要用到Gen 2,图像以Midjourney为主,而在文本方面会用到Claude 2、ChatGPT。”脑玩家介绍道,除了支付Midjourney的年费外,其他软件都是按月购买,“需要的时候再付费。”阿文也认为,每一笔钱都要花在刀刃上,“只愿意把钱给最好的软件。”与此同时,阿文补充介绍道,免费开源的Stable Diffusion已经能满足不少用户的需求,B站也涌现了不少完善的SD教程。这些免费优质资源的补充无疑也在影响着用户对AIGC产品的付费意愿。这意味着,愿意为AIGC付费的专业用户往往更看重产品力及用户体验,而这恰恰是AIGC产品在触达至专业用户前面临的最大挑战。

AIGC商业化困局:9块9到1149谁买单插图6

03 B端用户:转型趋势下的超预期发展

AIGC技术正在撼动着千行百业的传统发展逻辑,由此带来的一个重要趋势便是,B端客户主动拥抱AIGC技术,寻求数字化转型。这一信号的释放为AIGC产品带来了新的生机。无界AI的发展历程也印证了这一观点。相较于C端业务,AIGC产品今年在B端业务上迎来了突破。马千里提到,虽然今年C端用户增长进入爬坡期,但是B端业务也有着超预期的表现。“今年以来,大量B端客户都在主动结合AIGC,B端营收的增速更加迅猛。”事实上,各行业对AIGC技术都有着个性化的需求。目前,无界AI与餐饮、汽车、服饰等各个行业的B端客户都展开了合作。“B端客户的需求也不同,有以营销为目的的合作,通过AIGC工具实现品牌和用户的共创。其次还有接口合作,为客户提供接口能力。还有模型训练的合作关系,无界可以帮助客户训练特定领域的风格模型,已经跟家居、服装等公司达成合作。”B端展现出的爆发力令一众AIGC产品也开始调整发力方向。即便已经在C端成功破圈的现象级产品,妙鸭相机,也瞄准了B端市场。8月4日,妙鸭相机上线了面向摄影师等生态伙伴的产品B端工作站,支持摄影师、AI领域创作者制作面向用户的模版。不过,相较于在B端已经有成熟合作案例的AIGC产品,妙鸭现阶段的B端业务还比较简单。张月光也坦言,这更像是对C端业务的生态补充。不过,妙鸭在B端业务的后续发力依然值得行业关注。“相较于2C业务,2B其实更考验团队能力。”马千里分析,B端确实是一片蓝海市场,但是B端业务对算力要求高,也有更多的个性化需求,一般创业公司难以嵌入,需要有较强的落地执行能力因此,有大厂技术和能力背书的AIGC产品开始专攻B端市场,其中,百度打造的企业级大模型生产平台——文心千帆大模型就是案例之一。文心千帆能够为企业提供包括文心一言在内的大模型服务及第三方大模型服务,企业可以直接进行调用。除此之外,文心千帆还提供了大模型开发和应用的整套工具链,实现了一站式服务。文心千帆与汉德的合作更能够展现B端市场的巨大潜力。基于文心千帆公有云服务,汉德针对营销、制造、供应链、财务等不同场景,能够精准、高效地打造智慧导购、智慧物流、资产助手、营销创意助手等智能应用。以汉德营销团队打造的AI导购“欧小兔”为例,欧小兔能够根据品牌私域用户画像,精准理解消费者需求,并且快速匹配产品,极大缩短了消费链路。

整体来看,拥有庞大用户体量的C端用户势必是AIGC产品的发展蓝海,也是其商业化的最大势能,而B端对AIGC业务的侧重也给予了AIGC产品全新的发展杠杆。因此,在技术尚未成熟的市场格局里,想要形成自身的产品竞争力,2B和2C两手抓将会成为AIGC产品的长远策略。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最新快讯

2025年08月05日

17:11
声明: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卡思数据,作者禇澄,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未曾想,网红“蒙面”演唱会的争议演变,竟催生了两大华语歌手的公开对峙。在@旺仔小乔 过往争议言论持续发酵之际,7月25日,汪苏泷工作室正式发布声明,强调《年轮》双原唱身份的同时宣布收回歌曲授权,张碧晨方工作室则迅速回应,坚守“唯一原唱”立场,并正式与《年轮》切割。几番交锋后,花千骨制作人、海蝶...
17:10
8月5日最新消息 针对近期社交媒体上关于基孔肯雅热可能引发慢性后遗症的广泛讨论,不少网友表示感染后会出现"一感冒就要疼一辈子"的担忧,甚至有人惊呼"关节会被毁掉"。针对这些说法,权威医学专家给出了专业解读。 专家指出,基孔肯雅热确实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关节疼痛症状,尤其是小关节如手指、脚趾等部位的持续性疼痛。但需要强调的是,只有少数病例的疼痛症状会持续2-3年,...
17:10
在人工智能领域竞争白热化的当下,顶尖人才已然成为各大科技巨头竞相争夺的核心战略资源。近日,OpenAI 的两位关键技术人员在一档名为《Before AGI》的播客节目中,无意间暴露了公司对内部人才信息的高度保密策略。这一幕既令人啼笑皆非,又深刻揭示了 AI 行业的激烈竞争态势。 节目中,OpenAI 技术研究员 Szymon Sidor 强调了模型调试在人工...
17:10
8月5日,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正式宣布与美国新兴航空科技公司Joby Aviation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在日本市场投资组建一家合资企业,专注于提供创新的空中出租车服务。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作计划,旨在通过整合双方在航空运营和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领域的核心优势,共同开拓日本低空经济市场。 根据双方公布的合作方案,合资公司将首先以东京都市圈为核心运营区域...
17:10
2025年8月5日,双良节能正式发布重大投资计划,宣布将通过其全资子公司对旗下两家核心孙公司——硅材料公司及恒利晶硅进行战略增资,总金额不超过20亿元人民币。根据公告内容,此次投资将重点支持硅材料公司,拟增资额不超过12亿元,而恒利晶硅则获得不超过8亿元的资金注入。随着此次增资的完成,硅材料公司的注册资本将迎来显著增长,达到45亿元人民币的新高点,而恒利晶硅...
17:10
2025年8月5日,四川长虹正式宣布其战略布局新动向,将重点投入灵巧操作与情感陪护两大核心机器人技术研发领域,目标市场明确聚焦于工业制造与家庭服务两大应用场景。长虹方面强调,此次技术布局的核心目标在于攻克机器人产业落地应用中的关键瓶颈,通过技术创新打造在细分场景中具有领先优势的产品矩阵。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战略规划宏伟,但该业务板块目前仍处于早期研发阶段,整体...
17:10
8月5日,天府文旅(股票代码:000558)正式宣布与达州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宜宾市文化旅游会展集团有限公司以及资阳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共同签署了《影视文旅融合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书》。这一重要合作标志着影视产业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新篇章正式开启,为天府文旅开辟了全新的业务增长路径。 此次合作的核心目标在于推动影视创作与文旅资源的高效整合,...
17:10
8月5日,德龙激光通过官方互动平台发布重要信息,就其核心产品极片制痕绝缘设备的应用领域作出明确说明。该公司强调,该设备主要服务于固态电池制造过程中的关键工艺环节,通过精密的制痕技术确保电池内部结构的绝缘性能。值得注意的是,德龙激光特别澄清,该设备并不涉及锂电池生产中常用的铝塑膜材料的切割加工业务。 在电池制造技术持续升级的背景下,德龙激光的极片制痕绝缘设备展...
17:10
2025年8月5日,纽威股份(股票代码603699)正式发布其2025年上半年度业绩快报,展现出公司稳健的财务表现和强劲的增长势头。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4.0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19.96%,这一数据充分体现了市场对公司产品与服务的持续认可。在盈利能力方面,公司归母净利润达到6.37亿元,同比增长幅度高达30.47%,基本每股收益稳定...
17:10
8月5日,新华制药(000756)正式宣布其全资子公司新达制药成功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非那雄胺片《药品注册证书》。这一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新达制药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也为预防泌尿系统相关事件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非那雄胺片作为一种关键药物,能够有效控制BPH发展,显著降低患者发生急性尿潴留的风险,对改善男性泌尿健康具...
17:10
2025年8月5日,备受瞩目的医药行业传来喜讯,金城医药正式公告其全资子公司北京金城泰尔制药有限公司传来重大突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下发了《化学原料药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正式批准乳糖酸红霉素原料药的上市申请。这一关键性进展不仅标志着金城医药在化学原料药领域的研发实力和产业化能力得到了国家权威机构的认可,更意味着公司在该细分赛道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未...
17:10
8月5日,瑞联新材正式宣布其光刻胶材料储备取得重大进展。公司目前已成功储备多款高性能光刻胶材料产品,其中部分单体材料已顺利实现量产,为半导体制造领域提供稳定供应保障。与此同时,另有部分创新产品正处于严格的客户验证阶段,旨在确保产品性能完全符合行业最高标准。 光刻胶材料作为半导体制造的核心辅料,对金属离子含量、杂质控制及水含量等指标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这些精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