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雷科技,微新创想经授权转载。2020年8月20日,一款名为《黑神话悟空》的游戏演示在B站掀起热潮,短短三天播放量突破千万(截至发稿前已超4771万),堪称近年顶流游戏。(图片来源:B站Up主游戏科学)三年后的今天,黑神话悟空在杭州举办线下试玩活动,再次引爆B站热度。众多UP主和现场玩家反馈,这款游戏完成度远超预期,战斗系统、配音、美术风格及优化均属上乘。(图片来源:游戏科学官方)
小雷作为资深游戏玩家,始终谨慎看待《黑神话悟空》的过度吹捧。毕竟《赛博朋克:2077》的教训犹在眼前,爬得越高摔得越惨。三年间,小雷从未刻意夸大这款游戏,唯恐过度宣传浇灭国产游戏崛起的希望。如今,《黑神话悟空》究竟值不值得我们如此期待?它能否成为属于中国的3A大作?
黑神话悟空热度不减的核心原因在于其西游记背景。孙悟空、四大天王、黑熊精等经典角色悉数登场,无论开发者如何魔改剧情,熟悉感始终存在。这是国外3A大作难以企及的优势,也印证了这是一款真正属于中国的3A作品,标志着中国游戏界重返世界舞台的信号。
如此宏大的野心,其完成度究竟如何?作为魂类游戏,战斗是关键环节。操控主角面对不同敌人时,能根据情况释放”铜头铁臂”规避伤害、用定身术蓄力输出、完美闪避后留下分身迷惑敌人等。(图片来源:B站Up主IGN中国)这些技能虽常见,但用在孙悟空身上却十分合理。毕竟原作中,这位神猴掌握多种法术,这些招式反而让小雷倍感亲切。(图片来源:B站Up主IGN中国)
“金箍棒”的设计同样符合想象。游戏画面显示,主角手中的棍棒可随操作伸缩:变长后用于远程消耗,原地变长则打出致敌僵直的重攻击。(图片来源:B站Up主游民星空)敌人设计也颇具匠心,带毛怪物普遍怕火,高速怪物血量较低。Boss战更是能看到FromSoftware的影子,高伤害AOE攻击、长距离连招、反击技能等应有尽有。”快慢刀”与”读指令”频现。(图片来源:B站Up主游民星空)
尽管小雷尚未亲测,但从魂类玩法(实则有所区别)和UP主视频来看,黑神话悟空难度极高,可能劝退部分玩家。但熟悉战斗节奏后,玩家仍有机会实现越级击杀。
除了战斗,美术风格和画面质量同样惊艳。(图片来源:游戏科学官网)去年《战神:诸神黄昏》的北欧风光让小雷震撼,而黑神话悟空的中国元素同样带来视觉盛宴。山中寺庙、佛像石雕等场景充满代入感,相比战神和塞尔达,这种本土风格更显亲切。(图片来源:雷科技制图)
当然,黑神话悟空并非完美。实机画面显示,战斗系统相对单一,技能和变身系统略显单调(或许开发者另有玄机)。目前未见弹反、招架等高级技巧,多为闪避+技能硬抗,若如此战斗体验将略显单调。(图片来源:B站Up主IGN中国)打击音效和人物移动也暴露出与海外大厂的技术差距,但考虑到距离发售还有一年,这些细节尚有打磨空间。此前公布的资料片已展现开发者对剧情和人物形象的用心。
黑神话悟空的出现,能否改变国产游戏竞争力不足的局面?小雷难以断言。国内游戏工业化程度尚不及国外,研发效率和品质上限有待提升。能否像《流浪地球》《封神》般大卖并非关键,回本即可让游戏科学继续研发。与真正的3A大作相比,黑神话悟空仍存在不足,其价值更多在于让玩家认知这款国产力作,能否获得国内外付费则另说。(图片来源:游戏科学官网)
更别提《战神》《塞尔达传说》《刺客信条》等顶级游戏已占据市场高位。国产游戏要赢得一席之地,可能需要两部甚至三部作品建立口碑。若黑神话悟空仅凭《西游记》情怀走红,游戏科学必须用诚意回报玩家,而非单纯依靠情怀支撑。
小雷和同事都期待黑神话悟空成为值得预购的作品,但不敢抱过高期望,达到光荣《卧龙:苍天陨落》80%的水平已属成功。(图片来源:雷科技制图)对游戏科学而言,真正的挑战在后头。作为首款大作,黑神话悟空耗资巨大,即便成功发售并取得良好销量,回本仍困难重重。后续产品既要保持同等质量,又要面对热情消退的粉丝群,同时降低开发成本实现盈利,对项目管理能力要求极高,一旦失败便难再崛起。(图片来源:游戏科学官网)
若能成功,将吸引更多国产游戏厂商投身3A大作开发,或许到那时,国产单机游戏真能在市场杀出重围。最后,小雷祝游戏科学好运,愿黑神话悟空不负众望。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