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氢消费(ID:HQingXiaoFei),作者:H.H,微新创想经授权转载。或许你还记得,在共享经济浪潮席卷之下,共享KTV曾如燎原之火般迅速占领各大商业区。其扩张速度之快,甚至堪比共享单车一夜之间遍布全城,神似电话亭的共享KTV悄然进驻商场、影院等场所。然而,这股热潮来得快去得也快,没过多久便销声匿迹。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近期接连的融资事件,让这个已淡出公众视野的项目重新回到风口浪尖。卷土重来的共享KTV,究竟有何不同?为何再次吸引资本目光?曾经遭遇的困境,这次能否成功避开?

经典电影《让子弹飞》中“吃着火锅唱着歌”的场景,如今正逐渐成为现实。试想一群人在聚餐中途有人随时能拿起话筒为大家助兴,这样的场景对社恐人群来说或许难以实现,但共享KTV之所以能进驻各大餐饮店、酒店、农家乐等场所,正是因为它精准地抓住了部分人的需求。近期,共享KTV赛道上的两位安徽知名玩家——妙唱和趣唱,分别在7月份前后获得了单笔高达1.3亿元的融资。

妙唱成立于2018年10月,是安徽妙唱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共享KTV服务品牌。截至目前,以KTV为原型,通过“共享+售卖”的理念触达目标群体,妙唱在全国范围内的粉丝数已突破百万。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融资之前,妙唱已于去年5月获得首笔500万的天使轮融资。根据规划,接下来的重心将放在行业内持续深耕,扩大品牌知名度。

另一品牌趣唱同样来自安徽,成立于2019年7月。虽然这是其首次获投,但趣唱计划将获得的资金用于KTV产品等智能设备的研发并扩大生产。预计在2023年下半年,将推出新的智能K歌设备。从股权结构来看,这两大共享KTV品牌并无直接关联,但能在7月份双双获得融资,足以吸引大多数人的目光,背后所代表的正是线下娱乐消费场景的复苏。

据灯塔专业版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8月24日12时59分,暑期档(6月1日-8月31日)总票房(含预售)突破195亿,比疫情前的2019年还要好。平均每场电影的上座率也达到了12.2%,超越疫情这几年,同时也超过了2019年的暑期档整体水平。电影市场的复苏只是表现之一,在线下餐饮店、酒店、露营场地等,只要赶上节假日就能上演“一位难求”的盛况。淄博烧烤的火热,“月薪2万住不起汉庭如家”等热搜,都印证了这一点。

因此,线下休闲娱乐场景的复苏也带动了共享KTV点唱机。在广东等地,不少品牌开始联合线上音乐平台,包括多家电视台等,积极抢占前几年受压制的消费点位。简言之,只要面铺得够广,抓住那些对唱歌有便捷性和个性化要求的目标消费群,机会就更大。

从“黯然退场”到“卷土重来”,巅峰时期的共享KTV究竟有多火?事实上,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共享概念不断升温,共享KTV也随之出现。友唱、WOW屋、咪哒等商家接连出现在餐厅、影院等多个场景,当时入局的数十家相关企业中,不少都拿到了千万级别的融资。一年之后,迷你KTV的运营商就突破了百家之多。玩家不断涌现的共享KTV市场,规模也在持续放大。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预测,2017年国内线下迷你KTV的市场规模达到31.8亿,较2016年增长92.7%;到了2018年,这一规模有望扩大到70.1亿,增长率高达120.4%。

然而,共享KTV的风来得快,去得也快,没过多久热潮就消退了。虽然原因多方面,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盈利困难。最初共享KTV主要以两平米的玻璃房为主,放在各大商场原本就有对应的租金需要缴纳,每月的租金少则几百,多则上千元。此外,难以估量的运营和设备维修成本也让企业倍感压力。设备摆在商场需要人力成本进行维护,同时因为是共享属性,麦克风、桌椅、显示屏等经常会出现损坏现象。

彼时有加盟商表示,花费10多万购买共享KTV设备,结果每天的收益只能覆盖商场租金,根本没有利润空间。除此之外,对消费者而言,在首次尝鲜之后,也很少会主动选择反复体验。以曾红极一时的咪哒为例,单曲价格收费8元、30分钟收费50元、一小时则要90元,这一价格标准比大多数量贩式KTV还要贵出两三倍。况且,在一个最多只能容纳两人的小小玻璃房内,唱歌原本该有的社交属性也被抹除了,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靠资本市场催熟的共享KTV走向没落。

不过,最近先后获得融资的妙唱和趣唱这两家共享KTV品牌,和以前的模式略有不同。虽然给人一种“新瓶装旧酒”的感觉,但他们推出的开放式共享KTV契合了人们唱歌最核心的“社交”需求。区别于在商场摆设的玻璃房KTV,妙唱和趣唱的设备外形更像是点唱机或者自动贩售机,更多出现在酒店、餐饮门店内以及其他社交化场景中,不作为单一的业态出现,而是同其他业态组合出现。

试想在酒店聚会的包厢里,有一台可以灵活移动的共享KTV设备,扫码唱上一首经典曲目,立即就能将气氛烘托到高处,甚至还为单调的包厢带来新的娱乐方式;在广场舞的街头和公园,轻轻一扫高歌一曲,也能很快获取其他人的认同感。灵活和社交只是这两家共享KTV品牌的优势一角,投入成本低也是很多入局者关注的重点。有代理商表示,一台可移动的共享KTV设备,硬件成本可能还不足千元。

本质上来看,妙唱和趣唱走得都是轻资产模式,再加上自身多产品多样化的布局方式,时隔多年再次拿到融资也就不足为奇了。线下渠道争夺才是关键不得不说,共享KTV出现的时机很巧妙。一面是传统KTV行业陷入固化的瓶颈期,一面是“报复性经济”复苏,借助场景消费的东风起飞。传统KTV式微,并不代表着人们对音乐的需求降低。疫情期间有线上K歌软件,让人们想唱就唱;疫后LIVEHOUSE。在这两者的缝隙间,仿佛万般场景皆可适配的共享KTV应运而生。

尽管场景不同,共享KTV似乎扮演着“加点彩头”的角色。部分景区/酒店开始嗅到了共享KTV所带来的甜头。为了进一步把人流量转化成收益,景区/酒店充分利用场景的独特优势,推出共享KTV等自助项目,打造吃、住、行、游为一体的模式。

不可否认,眼下的共享KTV项目的确抓住了这一群体,同时也有着不同于早期迷你KTV独特的盈利方式。用户通过扫码使用设备将会被收取一定的租用费用,若通过共享租赁的方式则能从代理商投放广告获取收益,一次性买断也能够为共享KTV企业赚取销售机器的利润,此外还可将设备直接向C端进行销售等等。根据公开数据,共享KTV主要按照时间付费,一小时19.9元、29.9元等,不同地区价格略有区别。和共享充电宝类似的是,通过微信或者支付宝扫码,信用分较高的用户还能享受到免押金服务。

需求端火爆、行业内也有着自己的定价标准,但对共享KTV品牌而言,靠打价格战绝对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非理性操作。更核心的点,或许应该放在对于线下渠道的争夺上,毕竟铺设线下渠道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首先来看商用客户,这是大多数共享KTV品牌能够在成立之初站稳脚跟的关键。以近期刚获得融资的妙唱科技为例,早在2020年妙唱就发布了第一代产品“A100货柜款”。凭借持续的研发投入,这款产品帮助妙唱科技在2020年拿下了一家在国内知名的连锁餐饮品牌,并部署了上千台机器。

除了连锁餐饮品牌,包括连锁酒店在内以及极具个性化的民宿、农家乐、户外露营等场所,其实都是共享KTV潜在的商用客户,有待持续挖掘。截止到目前,妙唱科技公布的线下渠道已经覆盖了上百个城市和地区。如果把视角转到家庭用户,共享KTV的用武之地可能不会如预期中的那么多。原因在于,如今多媒体设备的发达和不断涌现的线上K歌平台。在家里想实现KTV的效果其实很简单,有一台不错的音响,再买两个话筒,叫上三五好友就能把家变成大型KTV现场。

不得不承认的是,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人们对娱乐方式的需求变得更加短促、高效;人们似乎没有更多时间和耐心再去实现“上半场吃饭,下半场去KTV”的行程,及时性娱乐的需求迫切显现。总体来说,共享KTV市场有进一步火热的趋势,但很多消费者心中仍有疑问:真的有人花几十块钱在公开场合当众唱歌吗?一台小小的可移动设备音质到底怎么样?还不如直接去KTV来得过瘾……

伴随着线下娱乐的回归,种种疑惑还在等着共享KTV们给出答案。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最新快讯

2025年10月30日

22:42
微新创想10月30日重磅消息,iQOO Neo11于今晚正式揭开神秘面纱。这款备受瞩目的新机不仅性能强悍,更在屏幕、续航等方面实现了全面突破,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旗舰体验。其价格策略也相当亲民,不同配置版本覆盖更广泛的需求,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旗舰级的科技魅力。 iQOO Neo11的售价区间清晰透明,12GB 256GB版本定价2599元,16GB 256G...
22:42
10月30日最新消息,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紧急求助,称自己的手指突然出现异常惨白现象,完全失去血色,颜色甚至酷似奶茶,引发广泛关注。该男子在帖文中详细描述了自己的困扰:"我平时非常爱喝奶茶,几乎早晚各一杯,但最近发现自己的手指突然变得毫无血色,颜色特别像奶茶,这是怎么回事呢?"面对这一突发状况,不少网友纷纷留言提醒,认为这可能与奶茶无关,更可能是雷诺现象的典...
22:04
10月30日,抖音大家电业务负责人李文涛通过个人朋友圈平台,就京东被曝实施“二选一”策略一事发表重要回应。据李文涛透露,京东近期向商家施加压力,明确禁止在抖音双十一大促期间使用优惠券促销,否则将面临巨额罚款。具体而言,单件商品违规最高可被罚500万元,若三个商品同时违规,累计罚款金额将高达4500万元。 李文涛在回应中尖锐指出,京东此举的真正目的在于遏制商家...
22:04
2025年10月30日,大疆创新震撼发布旗下首款轻量化智能跟拍无人机——DJI Neo 2,正式开启随行拍摄新纪元。这款革命性产品精准定位于"会飞的跟拍摄影师",以仅151克的极致机身重量,刷新行业纪录,成为大疆家族中最轻巧的具备全向避障功能的无人机,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携拍摄体验。 DJI Neo 2搭载前沿智能交互系统,支持创新的手势操控技术,用户只需...
22:04
10月28日,国轩高科在斯洛伐克苏拉尼市隆重举行电池超级工厂的正式启幕仪式,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中国新能源企业加速欧洲市场布局的重要一步。该工厂占地65公顷,是斯洛伐克境内首座超级电池生产基地,其规模与技术水平堪称欧洲新能源产业的标杆之作。据悉,工厂一期工程规划产能高达20GWh,将采用国际领先的智能制造技术,确保产品性能与安全达到欧盟最高标准。 项目团队表...
22:04
2025年10月30日,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重大资本运作计划,宣布拟通过定向增发A股股票的方式,向控股股东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关联方中航控股增资扩股。根据公告,本次发行计划募集资金总额上限设定为200亿元人民币,每股发行价格为6.57元。这一举措旨在优化公司资本结构,重点用于偿还部分债务负担,同时补充企业运营所需的流动资金,以增强财务稳健性...
22:04
微光启航公司与阿联酋Leap71、上海集栈科技强强联手,成功研制出3D打印同轴剪切喷注器,为“华光一号”液氧甲烷发动机项目带来重大突破。这一关键部件的落地,不仅标志着我国航天发动机技术迈向新高度,更彰显了跨领域合作与技术创新的巨大潜力。 作为主燃烧室的核心部件,该喷注器采用创新的同轴剪切设计理念,通过精密的工程实现推进剂的高效掺混与极致燃烧。这种设计显著提升...
22:04
OpenAI近日为其备受瞩目的AI视频生成工具Sora重磅推出创新功能“Create Cameo”,让用户能够轻松将宠物、原创角色或任意物体无缝融入AI视频创作。这一功能极大地拓展了视频内容的想象空间,为用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个性化创作体验。 只需上传几秒钟的短视频素材,Sora系统即可快速完成角色建模并自动生成专属名称。用户还可以通过文字描述实现多样化场景的...
22:04
2025年10月30日,国海证券发布重要公告,宣布董事会已正式通过一项关键决议——向其全资子公司国海投资增资5亿元人民币。此举旨在显著增强国海投资的资本实力,为其未来的业务拓展奠定坚实基础。根据公告内容,此次增资完成后,国海投资的注册资本将从现有的10亿元大幅提升至15亿元,增幅达50%。 国海证券在公告中明确指出,本次增资的核心目的在于为国海投资补充充足的...
22:03
2025年10月30日,国家数据局正式发布《关于在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先试中加强场景应用的实施方案》,为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该方案明确指出,将重点鼓励依托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开展数据智能封装、可信高速传输、多模态全域存储等前沿技术探索与创新场景建设,通过技术突破和应用创新,全面提升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效率。 方案提出了一系列具体...
22:03
2025年10月30日,中国汽车巨头一汽-大众正式揭开了其智能驾驶技术发展的宏伟蓝图。这家拥有深厚造车底蕴的领军企业,宣布将加速推进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为未来出行注入强劲动力。 根据官方规划,一汽-大众将于2026年率先推出搭载先进激光雷达的L2级组合驾驶辅助系统。该系统将突破传统辅助驾驶的局限,实现精准的点到点领航功能,并配备全方位多场景泊车辅助技术...
22:03
立讯精密近日正式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业绩报告,单季营收表现亮眼,达到964.11亿元,同比增长31.03%,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归母净利润同样实现显著提升,高达48.74亿元,同比增长32.49%,进一步印证了公司盈利能力的持续增强。 在业绩持续向好的同时,立讯精密前三季度的累计业绩也令人瞩目。全年累计营收2209.15亿元,同比增长2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