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新创想(idea2003.com) 8月29日讯 光明网最新报道,8月28日,备受关注的学位法草案已正式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一草案针对当前学术领域频发的学位获取乱象,特别是盗用、冒用他人身份以及利用人工智能代写学位论文等严重学术不端行为,提出了系统性的法律规制方案。
草案明确规定,已获得学位的个人若在学位获取过程中存在抄袭、剽窃、伪造、数据造假或借助AI代写等学术不端行为,或通过盗用、冒用他人身份等非法手段获取学位,一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确认,学位授予单位将有权依法撤销其学位证书。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通过盗用身份获取入学资格的行为,若已触犯刑法,将同时追究刑事责任,体现了法律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在学位授予条件方面,草案强调不同学历学位获得者必须达到相应的学术或专业水平要求。学位授予单位除需遵循法定基本条件外,还需根据学科特点制定更为具体的学位授予标准,确保学位授予的严谨性与科学性。学位授予程序上,草案要求所有学历学位申请者必须通过学位评定委员会的严格审核与批准,确保每一份学位的授予都经得起检验。
此外,草案还创新性地明确了学位争议的解决机制,为学位相关各方提供了清晰、高效的权益保障渠道。此次学位法草案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学位管理规范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是提升学位质量、维护学术尊严的关键举措。草案对学术不端行为划定的明确法律红线与惩戒措施,不仅彰显了国家严厉打击学术不端的坚定决心,更将有效引导广大学生树立诚信学习理念,共同维护学位的公平公正与崇高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