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 锌刻度(ID:znkedu),作者陈邓新,经微新创想授权转载发布。生成式AI浪潮席卷而来,版权问题始终如影随形。近日,美国华盛顿一家法院作出惊人裁决:完全由人工智能独立创作的艺术作品,若无任何人类参与,将不受版权保护。这一判决为AI的未来发展投下浓重阴影。AI的版权之争,是否已迎来最终裁决?社会各界为何对AI创作仍存争议?在AI革命浪潮中,版权保护将如何演变?这场从成品延伸至数据的版权诉讼,其背后折射出更深层次的拷问。

版权之争的序幕拉开于2018年。当时,计算机科学家史蒂芬·泰勒研发出名为DABUS的人工智能系统,并创作出作品《天堂的新入口》。随后,他积极在全球多国申请专利,却屡遭美国版权局拒绝。该机构认为现行版权法仅适用于人类创作成果,而AI生成内容中的人类贡献难以量化评估。泰勒却坚持认为:”法律并未强制要求创作者必须是人类,美国宪法推崇版权保护的初衷是促进科学与艺术进步,AI创作完全符合这一精神。”

随着生成式AI技术的普及,类似泰勒的遭遇屡见不鲜,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就在各界争论尚未平息时,泰勒已直接将诉讼推向法院。然而,法官最终支持了美国版权局的观点,强调”人类作者身份始终是版权保护的基本前提”。这一判决不仅在美国引发热议,更将AI版权争议推向了新的高度。

国内AI版权之争同样激烈。不久前,插画师”是雪鱼啊”公开质疑某AI绘画系统未经授权使用其作品进行训练,将版权纠纷从最终成品推向了原始数据。值得注意的是,数据、算法、算力构成了AI的三大支柱,其中数据堪称AI发展的基石,是大模型持续进化的关键要素。因此,如何合法合规地获取数据,已成为AI领域无法回避的难题。

2023年8月24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了一起AI文生图著作权案,但未当庭宣判。这些案例无不显示,版权已成为悬在AI产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如何在各方利益间寻求平衡,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AI版权争议的根源,实则是人类对新生事物的适应滞后。在创新与传统之间如何把握平衡,考验着全社会的智慧。美国华盛顿地区法官贝丽尔·豪威尔指出:”随着艺术家将AI纳入创作工具箱,我们正迈向版权法的新领域,这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种观点主张严格依法办事。我国《著作权法》明确规定”创作作品的自然人是作者”,因此AI生成内容不应被视为作品,自然无版权可言。2023年4月1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生成式AI产品或服务必须尊重知识产权,特别强调预训练和优化训练数据不得侵权。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主任孙宝林提出,应在权属清晰的基础上,推动数据产权结构性治理和有序流通,其观点是”数字空间一切皆数据,一切数据皆有版权”。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需要更加包容。任何新技术的诞生都会打破固有认知,需要时间被社会接受,AI也不例外。华东政法大学教授陈绍玲指出:”AI技术发展有利于全人类福祉,为推动技术进步,训练过程中对他人作品的合理利用不可避免。日本和欧美国家在著作权法中已设立文本和数据挖掘限制例外制度,允许为训练AI而使用他人作品不构成侵权。”

目前,AI训练中利用未授权数据是否违法,各国仍存在争议。《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尚未正式实施,未来可能出现允许合理使用的转机。

总而言之,AI产业蓬勃发展,版权问题亟待解决。尽管国内外已有初步倾向,但最终裁决尚未到来。如何在各方利益间找到平衡点,仍需持续探索。这场关于AI版权的辩论,不仅关乎法律条文,更触及了科技伦理与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

最新快讯

2025年11月06日

17:18
一年一度的上海进博会,不仅是全球科技企业展示创新成果的重要舞台,也是各大企业争相展示实力的“竞技场”。作为连续8年参展的“全勤生”,在2025年的进博会上,三星依然以全球科技巨头的身份亮相,通过这一窗口,向世界传递其持续引领行业变革的坚定决心。三星第八届进博会展台作为科技企业领头羊之一,三星在2025年第三季度的成绩单令人瞩目。...
17:18
当文心一言等生成式AI成为主流信息入口,GEO(生成引擎优化)已从可选项变成企业品牌曝光的必答题。不同于传统SEO追求网页排名,GEO的核心是让品牌信息成为AI生成答案的首选引用源,而品牌AI搜索监控正是落地GEO策略的关键抓手。作为专注AI搜索引擎优化的工具,AIBase平台的品牌监控服务(https://app.aibase...
17:18
近日,中信建投研报显示,2023年1-9月电解铝表观消费量累计同比增长3.9%,超出市场预期。受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及光伏装机增长带动,2025年国内电解铝消费增速预期上调至2.5%,行业需求表现强劲。供需缺口扩大推动电解铝价格与利润双双走高,企业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分红能力随之提升。在需求支撑和供给约束双重作用下,铝企经营状况持续向好,行业整体维持高景气运...
17:18
11月6日,上交所决定终止对福建海创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审核。此前,公司及保荐人兴业证券主动提交撤回申请。海创光电于2023年5月递交IPO材料,经历一轮问询后长期未上会。公司主营激光光学元器件与模组,产品应用于激光发射、传输与接收系统。财务数据显示,2022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6.06亿元、8.33亿元、6.61亿元,同...
17:18
11月6日,北交所官网披露对无锡创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创达新材”)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的第二轮审核问询函。公司主营高性能热固性复合材料,产品涵盖环氧模塑料、液态环氧封装料等电子封装材料。监管关注其客户合作稳定性问题,部分前二十大客户在合作次年即终止合作或收入下滑。北交所要求说明相关原因及是否存在利益输送,并区分半导体、汽车电子等产业链环节,披...
17:18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最新信息显示,东方电子支付有限公司已完成股权变更,由宁智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100%控股。公开资料证实,宁智信息为小红书科技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标志着小红书正式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东方支付成立于2008年,注册资本2亿元,主要业务涵盖全国海关税费电子支付、跨境人民币及外汇支付等领域。根据央行官网信息,该公司支付牌照于今年8月完成...
17:18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2025年后续电影排片中,《鬼灭之刃》等具备强大市场影响力的系列IP作品将陆续登陆院线。此类IP凭借广泛的粉丝基础与成熟的商业价值,有望显著提振观影需求,拉动整体票房增长。研报认为,优质内容供给的增加将利好拥有重点项目储备的影视出品及发行公司,同时推动院线企业业绩回升。基于行业回暖趋势,维持传媒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17:18
近日,备受瞩目的国泰海通中际旭创科技股权投资基金在昆山正式宣告成立,其首期规模高达15亿元人民币,标志着国内股权投资领域再添重磅力量。该基金精准聚焦股权投资与资产管理两大核心领域,致力于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资金支持与战略赋能。 此次基金成立是多方深度合作的典范之作,主要出资方包括国泰君安创新投资、中际旭创、中国太保旗下太保战新并购基金以及太辰光等业内...
17:18
华创证券最新研报揭示,近期存储产品价格呈现普遍上涨趋势,这一现象背后存在多重驱动因素。一方面,DDR4存储芯片因供给端持续收缩,导致市场价格上涨;但更核心的推手则是数据中心建设的回暖以及AI服务器对存储需求的爆发式增长。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正引领存储行业迈入新一轮创新周期。 随着全球数据中心加速布局,特别是大型科技企业对算力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入,服务器单柜存储配...
17:18
2025年11月6日,全球领先的航运巨头马士基首席执行官发表重要声明,对第四季度行业发展趋势表达了显著的谨慎态度。这一表态背后,是即将涌入市场的海量新船交付计划,预示着全球航运供需关系可能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据行业分析,新船的集中交付或将导致运力出现阶段性过剩,进而引发市场竞争的白热化。面对运费下行的潜在风险,马士基已迅速启动运营策略调整,通过优化航线布局、...
17:18
近日,海南百迈科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正式披露上市辅导工作完成报告,并宣布拟登陆北京证券交易所。这一重要里程碑的实现,得益于其辅导机构——长城证券的鼎力支持。2025年6月18日,双方成功签署辅导协议,标志着百迈科迈出了资本市场的重要一步。目前,一期辅导工作已圆满完成,为后续的上市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一家专注于外科手术医疗器械研发与生...
17:18
华尔泰(sz001217)近日正式发布重大投资计划,拟通过自筹资金11.53亿元,启动年产12万吨氨基树脂项目的建设。根据规划,该项目预计建设周期为26个月,属于公司产业链的战略延伸布局。项目将充分利用公司现有产品作为原料,专注于生产一系列广泛应用于涂料领域的氨基树脂产品,进一步巩固公司在该领域的市场地位。 此次投资旨在丰富公司的产品结构,通过多元化发展提升...